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有一位老人和他的儿子牵着一头驴去赶集。他们准备把这头驴卖掉。他们刚出门不久,就看到几个妇女对着他们指指点点:“你看你看,他们有驴子不骑,却用脚在地上走路。”老人听了以后,想一想,就让儿子骑上驴子,自己牵着驴子慢慢走。走了一会儿,遇上了一群去赶集的人,那群人望着他们,不断地头,指着孩子说:“这个孩子连起码的礼貌都不懂,自己骑着驴子,却让老父亲走路。”老人听了,赶紧让孩子下来,他自己骑上了驴子。可没走几步,又听见有人说:“喂,老家伙,只顾自己骑驴,孩子在后面跟不上啦!”老人急忙把孩子也抱上驴子,让他坐在自己身边,一块…  相似文献   

2.
暑期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操场上打球,一阵熟悉的哭声让我停下来,扭头一看,自己的孩子坐在地上正号啕大哭,一位小朋友不知所措地站在旁边。球友让我快去看看,我笑着说:“没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然后继续打球。后来我发现孩子已停止哭泣,和刚才那位小朋友又开心地在一起玩耍了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3~9日,第2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的主题是“体验科学健康成长”,来自全国各地共34支代表队的509名青少年选手和150名科技教师以及世界各地的观摩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8月7日,已经是大赛的第5天了,但观众和选手的热情丝毫未减,他们在各个展厅里尽情享受着创新中的乐趣。在机器人展厅,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动手做试验。一个6岁的孩子坐在妈妈的腿人人参与话创新上认真地拼装着汽车。有位家长更是花3000元为没能前来参观的孩子买了一套机器人套装,她说:“孩子上高中了,很喜欢机器人。”展览会中有许多家庭都…  相似文献   

4.
SOS儿童村自1985年进入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其独特的抚养方式,重新给予了孩子家庭的温暖。让他们在离开儿童村后能够真正融入社会、独立生活,是国际SOS组织提出的培养、教育孩子成功的检验标准。德育,是SOS儿童村孩子教育的主体工作内容,本文就齐齐哈尔SOS儿童村德育的具体实践加以分析、总结,对我国10所儿童村中的全体SOS孩子的德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是烟台国际SOS儿童村里一位普通的“妈妈”。SOS儿童村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慈善机构,其宗旨是为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提供一个家庭式的生活环境,使他们重新获得家庭的温暖,重新享受宽厚的母爱。儿童村的每个家庭由6到8个孤儿、1个妈妈组成,我的任务就是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教他们学习,教他们做人,直到年满16岁,再送他们到青年村去生活。志愿当妈妈1987年,我在烟台一家服装厂工作,偶尔从报纸上看到儿童村招  相似文献   

6.
儿子的爱心     
每当有人问儿子他最喜欢谁时,儿子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最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么多人我都喜欢。” 儿子的回答使我欣慰,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的爱心。 他看描写SOS儿童村的电视剧,当他知道了那些孩子都没有妈妈时,就动情地对我说:“妈妈,你当我和他们的亲妈妈吧。” 儿子对小动物们也充满了爱心。给他讲故事,结局如果是大灰狼吃了小白兔,他则会流下泪来,并一定要  相似文献   

7.
红灯亮“为什么两个人比一个人重要?”三个小伙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是不一会就吵起来了。明明要看奥特曼,聪聪和强强却都要看机器猫。明明说:“这是在我家,要听我的。”正说着,妈妈出来了,问清了缘由之后,对明明说:“明明,他们俩是小客人,而且他们两个人都要看机器猫,2比1,你应该让给他们。”明明一脸的不高兴:“为什么两个人比一个人重要?我要看奥特曼!”“拔萝卜”老师正在教“拔萝卜”的儿歌,解释过歌词之后,老师说:“萝卜需要小朋友齐心协力才能拔起来。”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就能拔起来,不需要其他人。”另一个孩子坐…  相似文献   

8.
谭美碧 《今日教育》2008,(10):44-45
“啪!”我把教科书往办公桌上一扔,坐在那里生闷气。都说城里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我可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古灵精怪、“活泼”与乱动,且一乱就“离题万里”,东拉西扯半天都回不了主题,说笑的、打闹的纷纷而来,让人烦不胜烦……我这个刚由农村过来的教师看多了农村孩子的规矩与纪律,还真受不了他们这一套……真郁闷啊。我趴在桌上为自己的无能而心酸……  相似文献   

9.
翁娅 《成才之路》2010,(8):77-78
孩子表现自己是自我发展的需要,是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价值、自我能力的需要。但在生活中,我们总可以看到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画、手工作品,从不愿意给别人看,也从不保存。他们的父母也经常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人”“不出趟”“明明在家里表现很好,就是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有苗不愁长”。的确如此,不知不觉间,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可一上学,有的家长认为愁事来了——为管孩子学习而发愁。于是孩子一上学,家长也开始了漫漫陪学路。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头上,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身上。早上送孩子出门时反复叮嘱:“要听话,好好学习。”中午坐在饭桌上边吃边问孩子:“今天学的啥?听懂了吗?”晚上孩子刚看一会儿动画片,就急忙催促:“快去学习吧,你都看了多长时间啦?”等孩子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又忙不迭地拿出搜集来的各种测试题放到孩子面前……这些家长只要看见孩子在玩或看电视,就忍不住要干涉…  相似文献   

11.
蓝梦     
“蓝的天空,有很多梦想,可以自由飞翔,可以热情奔放……”这是一首阿牛的歌,我的朋友“小鸟”很喜欢。小鸟是个有些自闭的孩子,至少我认识她的时候是这样。她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呆呆地望着人群,有时低下头玩自己的手指头,然后长久地盯着白得有些病态的手背看。这在我看来是极有自恋倾向的,与其他自闭的孩子不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天真纯洁的孩子本来就有一颗善良的心,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只要和孩子一起善良就行了。去年冬天一个寒冷的下午,邻居一家子正围坐在火炉前烤火,门口走来个母子俩,母子俩衣着单薄,冻得嘴唇紫黑紫黑的,牙齿咯咯响,他们问能不能进屋烤烤火。五岁的小亮亮听了,不等父母开口,急急地说:“行,行,快进来!快进来!”母子俩见大人未许诺,犹豫不决,小亮亮立即扭回头看父母,要他们表态,两口子微笑着说:“怎么不行,快进来吧!”母子俩进来了,小亮亮把自己坐在椅子让给  相似文献   

13.
“黄色孩子”是直觉的外向性格,最有创作倾向。在幼年时,“黄色孩子”喜欢一个人玩,他丰富的想象力会把玩具赋予任何角色。长大后,这种孩子适合各种有趣的工作。他总是相信着,期待着,他更多地生活在未来,而不是现在。“紫色孩子”生活在丰富的内心世界里。他总是疲于应付情感中的、愿望里的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他们很敏感,容易激动。他们努力给周围人留下好印象,同时能够从另一面看自己。他们很容易受伤害,更需要他人的支持、鼓励和激发。“红色孩子”最直爽和积极。他们通常是自己圈子的领袖。当要求或者吩咐这些孩子做某事时,他们通常会…  相似文献   

14.
王晓泓  林晨 《家庭教育》2005,(9B):32-33
经常听到有些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担心这样下去,孩子长大了在社会上“吃不开”。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无论内向还是外向,他们一开都是天生的“人际大师”,就看你怎么培养!  相似文献   

15.
尴尬的父母     
当今的孩子确实是“人精” ,你看 :“他们早早地会爬会走会说外语 ,不足周岁就能拆玩具听电话和使用遥控器……” ,我想 ,如果说年轻的父母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几岁便能烂熟游戏机玩残电脑仍然喜忧参半的话 ;那么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孩子 10岁便开始春心萌动悄悄“恋爱”并开始嫌弃自己时 ,一定是坐立不安、如临大敌的了。可怜的父母们这时才发现自己精心培育的“希望”竟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在高度竞争的现代社会里 ,父母们当然不想使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们的良好愿望 ,于是教他们说外语 ,用遥控器 ,玩电脑 ,…  相似文献   

16.
一、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 活泼、爱动、调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有很多家长和老师,特别注意他们的言谈举止。一有调皮行为就严加批评,甚至经常用“好”与“坏”去评价孩子。我认为用“坏”这个词去评价一个孩子,有欠妥当,这样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因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真实,每个孩子都有地闪光的一面,不要因一两次错误,就戴上有色眼镜,只看孩子的缺点,大加斥责,而忽视了他们的可爱可取之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随时观察每个孩子,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对孩子给予热情的…  相似文献   

17.
幼儿表现自己是自我发展的需要,是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价值、自我能力的需要。但在生活中,我们总可以看到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画、手工作品,从不愿意给别人看,也从不保存。他们的父母也经常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出趟”,“明明觉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三点沧桑     
孩子VS成年总是喜欢在各色各样的文字里写下“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这样的话,我总把自己当成个孩子,看爱情剧时可以哭得稀里哗啦,在父母身边喜欢肆意撒娇,心情不好的时候“砰”的一声把自己关在房里,第二天出来又是喜笑颜开。因为我是个孩子,而孩子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可以被原谅的。那个时候我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肆意地享受并且挥霍着这段快乐的时光。直到某一天,一个孩子看着我叫我阿姨的时候,我才忽然间惊觉自己早已越过了那个可被称为孩子的时代。姐姐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对我说:“我已经老啦,想想三我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我做了些什么,我时常坐在…  相似文献   

19.
典型情境描述:这次班级家长会的主题是“家长经验交流”。不同的家长坐在一起,彼此分享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心得、体会,以下是两位家长所讲的他们孩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1 幼儿什么时候开始阅读以下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镜头,父母会认为这是阅读吗?·3个月的宝宝抓着一本书,咿咿呀呀地玩着、啃着……·妈妈抱着宝宝,翻着图画书说:“宝宝,你看,这是一只猫。”宝宝却只顾自己用小手拍着图画书,拍得越重越开心……·3岁的孩子在街上,看到自己认识的字,兴奋地叫:“妈妈,这儿有个‘人’……”·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宝宝也拿起报纸,学着爸爸的模样,但报纸却拿倒了……·4岁的孩子像模像样地坐在桌前,在纸上乱画,说是写字。……如果父母回答“这些不算阅读,只是孩子的玩耍而已”,那么,父母可能没有理解什么是幼儿的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