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对事物的认识逻辑是一个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同理,我们对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认识逻辑形式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两条清晰的发展脉络:第一条脉络以主观认识逻辑发展而表现的三种形式,由低到高依次是直接知识、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第二条脉络以客观认识逻辑发展而表现的三种形式,由低到高依次是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两条理论认识逻辑形式发展主线是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逻辑体系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其客观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2.
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它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认识论出发,我们不难分析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原因有为: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往往是片面的、表层的、非本质的,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3.
王晓秦 《考试周刊》2010,(35):180-181
所谓感性认识,就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个别外部属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固有的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教育经验中包含着大量的因果关系,需要人们去认真揭示.形式逻辑学中的科学归纳法是帮助判明现象间因果关系或建立假说的逻辑方法,对经验的分析研究常采用这些方法.因果逻辑的方法主要有:(1)差异法甲、乙两事物除一个特殊因素A外,在各方面基本相同,即甲具有因素A、B、C、D,乙具有因素B、C、D.如果甲事物显现一种现象X,乙事物不显现该现象,那末,特殊因素A便是产生现象X的  相似文献   

5.
要用哲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段晓宁(吉安师范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首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也就是说人们首先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而产生关于事物的现...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7.
逻辑证明作为人类的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手段,也是人们探索真理、论证认识、检验认识和指导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有探索真理、论证认识、检验认识和指导实践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训练项目因果思维二、训练导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出现,都会有各自的原因.没有原因,就不会产生结果.因果关系是客观世界中永恒的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客观世界错综复杂,反映客观事物的因果关系也纷繁交织.文章写作是做为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因此,在写作中运用因果思维的技巧,有利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出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从而准确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所谓因果思维,是指在写作时,通过对涉及论题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深入细致分析,由因溯果或由果求因来证明文章论点的思维方式.其特点一般是通过对事物结果的各种内容、形式和现象的分析,探究出决定事物结果的原因.运用因果思维常见的失误是主观武断,以致造成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的语文中考试卷中,说明文语段占有一定的比例,对说明顺序的考查已成为一个必考的知识点,怎样准确地掌握这个知识点,从而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呢?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①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至后,或从总体到部分依次进行说明。②时间顺序。即:以时间先后为说明顺序。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说明对象的不同,采用的…  相似文献   

10.
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直观到抽象的一个上升过程,其中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直观形象的感知.通过事物的直观形象来考察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掌握,这就是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人们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观念和意向.具有普遍的  相似文献   

11.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活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所谓地理思维,就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考察地理事物或现象,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揭示地理事物的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同歧义(ambiguity)一样,模糊(Vagueness)也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思维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分析到综合,再到抽象概括的过程。根据事物的本质特性,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概念,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人们只有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才能逐步认识世界.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人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浩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客观事物形形色色,千变万化,而且事物之间彼此  相似文献   

13.
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作了界定,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依笔者浅见,关于“深刻”的具体内涵分别指向认识对象本身、认识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认识对象的发展走向。“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要求我们拨开假象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则要求我们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规律的反映,它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人们通过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运用思维来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进程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94):6-7
<正>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作了界定,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关于"深刻"的具体内涵分别指向认识对象本身、认识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认识对象的发展走向。"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要求我们拨开假象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要求我们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梳理和揭示事物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因  相似文献   

16.
概念·语词·词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学是以推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推理是由命题(或者说判断)组成的.命题是由什么组成的?目前逻辑学界包括逻辑教科书中的讲法是不一致的.有人讲概念,有人讲语词,有人讲词项.多种讲法并存,不利于逻辑学的普及和发展,很有必要经过研究统一起来.我们的学习体会是以讲词项为好.概念、语词和词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的联系可用抽象化的方法这样描述:人们要认识某类事物,总是要通过实践先获得关于该类事物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头脑的加工将感性认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后勤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岚清副总理在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在新形势下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他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仍然是后勤设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果还是阶段性的,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的直接任务.因此,对高校后勤及其社会化的本质进行考察,无疑有利于我们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事物的存在形式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本质我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现象通过感觉就能感到,本质作为认识对象是极其广大的,而感性的范围则是比较小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物质"是极其广大的.理性才能把握,因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理性哲学.而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范围则是较小的,是感性哲学.当我们谈实践时,我们的认识范围就缩小了,缩小了的范围一般就是感性能够感到的.理性本体作为认识的一极是关于事物起源发展的东西,因而是更重要的本体,但感性本体作为认识的起点也是不能丢的,舍此我们对事物就会毫无认识.割裂感性与理性的联系会陷入唯心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刘敏芳、(亻儿)琴等同学问:“《万紫千红的花》为什么运用逻辑顺序,本文的逻辑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什么叫逻辑顺序?所谓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顺序的一种顺序、通常包括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等。在说明文中,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主要并且必须运用逻辑顺序,因为这类文章主要是阐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部规律的。《万紫千红的花》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阐释花儿万紫千红的因果关系的科学原理为主。万紫千红是结果,是现象,其原因、本质又是什  相似文献   

20.
关于逻辑规律的客观性问题,我国逻辑界长期以来一直在进行着时断时续的讨论。在讨论中,多数人认为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具有客观基础,其客观基础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本文认为,逻辑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是事物的规律,而不是思维规律,并拟通过对以下几方面的阐述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