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天地》2008,(12):I0002-I0004
9月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迎新的笑脸伴着憧憬的喜悦,在秋日的暖阳里欢腾。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蔡威同学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脸上洋溢着自信而坚定的笑容——他是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芙蓉学子——情系5·12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项目的受益人之一,每年将获得“芙蓉学子”5000元的奖学金,一共四年,直到大学毕业。这成为“芙蓉学子”公益品牌从“关注一刻”到“关注一生”理念升华后的又一新案例,标志着中国的公益品牌从传统的方便一时到关爱过程的转变,从而丰富了责任中国语境下的公益内涵。  相似文献   

2.
策略飙升价值,企业就要创造公益、创新品牌。2008年是一个悲喜交加的特殊年份,从年初的冰天雪地到5·12汶川地震,再到8月份的奥运盛世,整整一年时间里,公益广告在全社会起到了巨大作  相似文献   

3.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天地》2008,(6):10-10
“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4.
从资助百余名寒门学子完成大学梦想,到为800多个困难家庭解决生活难题;从帮助一个孩子了却看似简单的小心愿,到帮助更多的家庭实现愿望……《张家口晚报》"山城一家亲"品牌活动,形成一种以媒体为纽带,以捐助者和受助者为一体的新的公益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王亮 《中国广播》2008,(7):56-5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从5月12日19:00起,开始24小时无间断直播,直击灾情,传递温暖,中国之声被灾区群众称为“生命的电波”。地震发生后,中央台军事记者王亮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他是第一个冒着生命危险随部队乘冲锋舟并徒步进入震中汶川映秀镇,并最早从现场发回报道的媒体记者。进入灾区工作以来,他几乎走遍了震中最危险的地段:  相似文献   

6.
6月15日,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社的支持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在京启动了"与希望同行——为了汶川地震灾区孩子们明天更美好"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以帮助汶川地震灾区筹建爱心图书馆为目  相似文献   

7.
汶川“命脉桥”的轮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后15个月,连接灾区震中汶川唯一的生命线依旧悬于一线  相似文献   

8.
坚守到最后     
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情况,虽然身在外地采访,还是积极委托同事向灾区捐款。5月20日下午4点半从廊坊采访回来,刚到家门便接到自愿报名去汶川地震灾区采访的电话,自己不顾连续多日出差的疲惫,坚定的报了名。我是在26日下午6点接到去四川地震灾区采访通知的,由于母亲身体最近一直不太好,春节期间因高血压曾经晕倒,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之际,《华西都市报》精心组织、倾情创意,以三年立川为主题,大手笔推出了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珍藏特刊。通过32个图片版、8个主题、32个关键词,以史诗般的全景呈现,直观、形象、生动地重现了汶川特大地震感人至深的抗震救灾场面,重现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成就,重现了汶川地震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10.
距汶川地震发生刚刚一年,各电视台纷纷围绕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策划节目,最值得期待的当属一周年直播特别节目,这不仅是直播常态化的进一步表现,也是国人关注汶川地震一周年后灾区人民重振信心恢复重建的必然。作为灾区重要的省级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卫视频道、新闻资讯频道也在5.12当天从7:00到19:00并机直播《坚强奋进走向未来》大型新闻节目,整档直播节目展现了汶川地震一周年来灾区的坚强奋进、自强不息,援建者与志愿者的友爱互助、大爱无疆等感人故事,以及灾后重建所呈现出的新家园、新面貌、新生活、新气象,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天地》2008,(7):33-33
当第一批汶川地震灾区伤员转运入湘抵达长沙时,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夜线》栏目便在第一时间推出专题报道《回家》,运用独特的视角来关注这批“身心俱伤”的特殊病人。  相似文献   

12.
由地震捐款风波看名人危机事件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遭遇公众道德批判危机的名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的社会各界都迅速行动起来,从政府、企事业单位到普通民众都加入到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的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天地》2008,(6):18-18
32年前唐山大地震,四川人民千里迢迢送去巴蜀大地的关爱和支援;32年后汶川大地震,唐山人宋志永和他的12个农民弟兄,带着感恩与回报的心,不惜举债,千里迢迢来到四川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后,灾区的各种文献资料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有必要对灾区的艺术文献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充分利用这些艺术文献为灾区各项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人永远铭记的一刻.汶川地震,死难者数万人,伤残者数十万人,财产损失数千亿元.但从地震的那一刻起,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全球各国人民源源不断的物资援助和精神关爱很快被送达灾区.抗震救灾的积极开展与电视媒体的快速反应能力密不可分,在大众传播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通过真实直接的报道,让广大受众在最快的时间里了解灾区人民的困苦,让更多人关注灾区、心系灾区、帮助灾区.同时,在这次关于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中,公益广告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特有的号召力量,成为电视媒体抗震救灾期间的重要呈现模式,充分展示了公益广告的诸多社会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亮 《中国广播》2011,(1):47-49
一 2010年12月,一股入冬以来的最强寒流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之声推出重点策划《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三路记者重返舟曲、玉树、汶川灾区,用话筒、声音真实记录沿途景象,重寻心中的记忆与感动。  相似文献   

17.
在这次汶川地震中,许多个人利用网络等新传播技术,积极主动地传播信息。比如在汶川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就有一些在灾区的人利用手机等技术手段拍摄了图片和视频,并通过网络,向人们发布第一手的信息。在地震发生后,一些去地震现场的人又主动把地震救援、地震灾难等信息传播给公众,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新华社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全球公益行动——"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随着比赛进入中段,组委会陆续收到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以色列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摄影师的3000多幅作品.7月26日,"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摄影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摄影界、传媒界、文化界的十余位专家对来稿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分析,并围绕"关注贫困"的主题,就大赛选题思路、影响力辐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将围绕这些积极探讨,进一步解读大赛.  相似文献   

19.
广州立白集团和贵州台在合作《中国农民工》节目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广州立白集团是一家拥有一万多名员工,跻身于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三十强的一个企业,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洗涤用品唯一的一个赞助伙伴。在中国人每使用100袋洗衣粉时就有15袋来自广州立白集团。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立白集团从1994年就一直在以一种公益的形式回报社会。他们正是以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独到的眼光与贵州电视台一起一直在关注中国农民工。  相似文献   

20.
何东 《中国广播》2013,(9):18-19
从5·12到4·20,从汶川到芦山,短短5年时间之内,四川经历了两次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广播,为抗震救灾指引着方向,为灾区群众送来了温暖。第一,第一时间反应,应急广播组建。由于在5·12汶川地震中有过应急广播的实践,这次芦山地震一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