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蔡君威 《学语文》2014,(1):70-71
诗歌文本解读的含义有很多,但实际上往往被称作阅读鉴赏行为,尽管文本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的,但解读的过程又是具体的、细微的、分散的,因此文本解读作为鉴赏活动就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本身.也包括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目的。诗歌文本如何解读是与诗歌文本解读什么的问题紧密结合的。只针对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研究都会使问题变得更片面、更琐碎,因此将二者结合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诗歌分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近年来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查,在对古代诗歌的考查中尤为显现出这一点。一方面古代诗歌在高考中的考查无论是地方卷还是全国卷都占有相当的比例;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诗歌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诗歌的风采,加强自身文化素养。下面将以古代诗歌着手展开其解读分析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人教版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为研究教材,以九年级中Unit 7的一首诗歌Mom Knows Best为案例,设计读前、读中、读后不同的活动,从体验诗歌情感、感受诗歌语言到欣赏诗作、创作诗篇,对诗歌教学中文本的解读思路与拓展活动两个环节进行了有效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对文本的解读是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正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地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是通过语言媒介来接受信息、感知体验和获得美感的过程。在广大的解读群体中,语文教师是比较独特的一群,他们既面对文本,又面向学生,需要将此端文本中呈现的“世界景观”和彼端学生的解读水平及个体解读差异联系起来,架起一条往来通衢。因此,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有三种身份,一是读者,二是教者,三是学生。该文结合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阐释了对解读文本的三点思考:一是读懂是前提,读出主问题是关键;二是注重比较——有效解读的一把钥匙;三是超越文本的个性阅读——让解读闪现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出现频率比较高,诗歌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古典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思想,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诗歌的这种陶冶情操、涵养思想的作用发挥出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使诗歌文本解读的教学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张扬个性、注重人文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通过分析诗歌的内涵与意境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特殊的人物意象、深远悠扬的意境等特征,诗歌是最能表现作品价值的文学形式。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的解读,除了加强学生的文学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诗歌的意义和文本解读含义的阐述,探讨在教学上诗歌解读的不足之处,最终讨论出相应的对策用来改善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文学鉴赏试题,高考考查始于1985年。当时考查的是对《雷雨》、《守财奴》课本人物形象的赏析。1993年,古诗词鉴赏试题在高考试卷中开始固定下来。就阅卷情况来看。古诗词鉴赏试题普遍得分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思考方向模糊,不清楚从哪儿入手去进行鉴赏解读。高考古诗词试题应从哪些方向思考和角度入手去进行鉴赏、解读呢?我以为应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文本解读主要是指解读诗歌文本的能力,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文本成为中学教材解读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以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为例,探讨中学教材的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三种阅读理论在西方渐次登场,我国中学语文文本解读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受其影响,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则兼顾了不同理论中的要素。三种理论对文本解读的要求和价值是不同的,梳理要求之差异,分析价值之不同,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本一词,源于拉丁文的texere,本是联结、编织的意思。文本定义颇多,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等被用话语记录下来,都可被视为文本。什么是解读?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条,称:"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解读是读者通过阅读从文学文本中获取和解释意义的过程。它的价值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  相似文献   

12.
诗歌之所以能够传情依靠的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仔细分析这一概念.我们就会发现它实际包含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意境这个概念有如下特征:(一)从表现上看。它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二)从结构上看,它包含虚实两部分。(三)从审美上看.它具有韵味无穷的特点。总体上来说,这个概念包含虚实两部分。而且虚实互相作用。一实即可触之景也.一虚即情和情景互动而产生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不可否认,文本解读主要是针对"标准答案"、"答案唯一"这一对阅读主体个性的忽视与泯灭的阅读教学现状而提出的,它强调阅读主体的背景、经验、能力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作用。"解读"是什么意思?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样解释:"通过分析来理解。"那么,"文本解读"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这样解释过于笼统,说具体点,文本解读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建构,是物我同化、相融互生的,是自我灵魂的写照,是主体生命意义的投射。  相似文献   

14.
诗歌文本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直接影响着高中生对诗歌文本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和掌握,诗歌文本解读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内容。因为相对于其他题材的文章来说,诗歌更加抽象,其内涵更加含蓄隽永,高中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创新,以此促使高中生能够更好地解读诗歌文本。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的含义和重要作用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高中生感悟到诗歌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课堂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对文章整体内容和情感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近年来全国多地高考语文试卷纷纷出现了对文本思路、行文脉络考查的试题,学生要想准确且快速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就必须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文章的行文思路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广清 《语文知识》2003,(11):F003-F004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或许正是基于这一认知规律,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2003年秋季投入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对2000年版教材作了合理的调整,将原第三册第一单元(新诗单元)调至第一册第一单元,并加大了新诗的分量,力图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为他们以后  相似文献   

17.
朱光潜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言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文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18.
19.
谈英语诗歌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读者反应论的观点出发,结合文体学在英语诗歌解读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英语诗歌欣赏的不同模式,指出英语诗歌的解读应该聚焦于诗歌文本,从语音、语义、语法层面寻找诗歌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闫学 《福建教育》2008,(6):18-19
在今年第3期,本刊刊发了“聚焦‘文本解读’(一)”,邀请了几位一线教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积淀为基础,总结了自己解读文本和引导学生走上解读文本之路的一些有效经验。本期,我们刊发“聚焦‘文本解读’(二)”,邀请几位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名师以具体的课例谈他们解读文本的方法。闫学老师认为,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背景下,文本解读应有宽度、有深度、有个人见解;胡兰老师提出,文本解读须经历三个心理阶段,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戴建荣老师通过不同目的的“读”,读出了文本的崭新境界;王风和孙建锋老师通过比较阅读,为读者展示了解读名家名作改编的课文的思路;而朱国忠老师的文章则通过破译疑难句意的途径告诉读者文本解读的另一思路:打蛇打七寸,牵牛牵鼻子。他们不同风格的解读思路既为我们道出了文本解读的共性方法,也阐释了富有特色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