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源及泸沽湖地区汉族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开发,盐源及泸沽湖地区因其秀丽的湖光山色、浓郁的母系化而蜚声海内外,一时间世人皆以为当地只有摩梭人的“母系王国”、“女儿国”。实际上,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不仅如此,而且从汉、唐至明、清,历代都有汉族迁入,至今在泸沽湖畔仍能见到女性衣着保留着清代服饰特点的汉族,与当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劳作生活。本根据史料、民族调查资料与实地考察所见族谱,对汉唐至明清时期迁入盐源及泸沽湖地区的汉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四川盐源位于金沙江流域雅砻江下游,近年来这里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颇富艺术价值。盐源青铜艺术具有显的特征,形成了纹饰上的抽象性和造型上的写实性两大风格,体现出笮人的化特点和艺术眼界。  相似文献   

3.
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岷江上游地区在历史上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化走廊和民族走廊。2000年度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和试掘工作为研讨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化的内涵和发展演变序列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也为认识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地区之间的化交流和传播情况提供了新材料。营盘山遗存是岷江上游地区新发现的一种以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土化因素为主体成分,同时吸收了多种外来化因素的地方化类型。本次考古还为探讨古蜀化的渊源等相关学术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的集聚地,这里曾是邛、笮等古民族的所在地。其出土的青铜化除有自身的特点外,还与其他化有着相互交流和影响,特别是与巴蜀化和滇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甚至与越南的东山化也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凉山地区是连接古代川、滇化之间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东部位于柏林和德累斯顿、易北河和奥德河之间有一处风景如画名叫劳西茨的地区。此地居住着德国惟一少数民族——索布人。笔德国考察期间,恰逢一年一度的复活节,从而有机会实地观摩索布人的复活节仪式。在索布人的博物馆里,收藏了1000多年前从西斯拉夫迁徙至德国的索布人生活和生产的实物与图片。生动地讲述了这个民族有趣的化传统、生活方式,再现了其兴衰以及与德意志民族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巴蜀化研究已成为考古学、历史学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在其间起了关键性的突破作用的,是广汉三星堆的重大发现。对巴蜀古代历史化的认识,由此全面改观。中国明系由各民族、地区人民共同缔造。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对巴蜀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国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中国明研究中的不少问题,恐怕必须由巴蜀化求得解决。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不能没有化,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尤其如此。但是,其化必须是先进的化,而不是落后的化。化的先进与落后,是一个人的层次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群体生存能力和强弱表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利用化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世界各大国家的一项战略选择。由此看来,化是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汉字文化圈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字化圈”包括使用汉字或曾经使用汉字,并承袭汉字化的民族与国家。汉字化圈的存在,是一个垂之久远的历史事实。本对化圈、汉字化圈进行了界说,对汉字的境内传播与境外传播予以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发展方式是民族地区在新时期重要的旅游发展路径选择。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必将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产生明显文化涵化影响。全域旅游作为一种积极的旅游资源开发性保护模式,其文化涵化的正向影响将大于反向影响。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引导文化涵化正向发展,在保护好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文化开发,在文化传承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进行特色文化创新,构建新时期的特色民族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应古巴化部和多米尼加化部邀请,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古巴期间,中国对外化交流协会派出中国民族艺术团一行16人携中国古典宫廷舞蹈、民间舞蹈和中国民族器乐等节目,先后访演了古巴和多米尼加。中国民族艺术团由北京舞蹈学院汉唐专业学生舞蹈队和辽宁省葫芦岛市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组成,所携节目多为其近年的新编、新创曲目。  相似文献   

11.
阿昌族的语言民俗、信仰民俗、节日民俗、人生礼俗蕴含多民族文化内涵,是阿昌族与其周边其他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文化涵化的结果。阿昌族民俗深受傣文化和汉文化的浸润影响,地理环境、政治体制、宗教传播、族际通婚等是阿昌族民俗文化涵化的主要原因。阿昌族本着“和谐共存发展”的理念,对其他兄弟民族的民俗文化加以采借与调适,从而形成了具有融合特征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的文化共存与交融,奠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民俗文化融合逻辑。  相似文献   

12.
川东长江沿岸先秦考古学文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对川东长江沿岸先秦时期各阶段的考古学化进行了分期,为此揭示各阶段化的特征及早晚化的变迁轨迹,在石家河化衰落不久,哨棚嘴化也很快随之衰落,与此基本同时,成都平原的宝墩化也相继衰落,于是川东峡江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古化都发生了突变,伴随而来的是中原二里头化的渗透,这一路线由鄂西地区沿长江西进,成都平原正是在这一外力的作用下诞生了三星堆明,川东峡江地区亦成为三星堆化的分布范围,初期阶段东边甚至到达了鄂西地区,自此以后川东峡江地区与成都平原的化基本同步发展,并不断整合,形成了一个地域辽阔的三星堆化——十二桥化——战国青铜化承续发展的化区。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青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东与广东、海南为邻,东北与湖南接壤,北与贵州,西北与云南相连,西南与越南交界,南濒北部湾,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少数民族自治区。其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地貌特征,使它既能便捷地吸收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又可为西南各省提供直接的通道。作为多民族地区,壮、瑶、苗、侗、俄佬、毛南、回、京、水、彝、他借、汉等十二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民俗风情以及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为广西壮民族艺术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相映成趣的参照。在…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的26个民族中,玉溪生活着9个世居民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玉溪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族化。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各级化部门和广大化工作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按照“抢救、保护、收集、发掘、整理、研究、利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与人类明同步萌生,是连接不同民族和国家化的桥梁,是不同化互相学习充实的途径。纵观中外人类翻译化史,无处不昭示翻译和化发展的紧密关系,化繁荣与翻译是相辅相成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对长江化及其明研究已成为时尚,学术界普遍认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其化与明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历史进程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作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其化与明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对金沙江化客体,包括地理、民族及各时代考古发现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历史、民族、考古、生态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四川省巴蜀化研究中心于2001年中成立了“金沙江化开发与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大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花腰傣独特的化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学术界也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花腰傣主要分布在红河上游的新平、元江一带,人口七万多.世代与彝、哈尼、汉等民族相邻而居。处在多民族化格局中的花腰傣民族为什么能够顽强地固守着自己古朴的化?本试图从花腰傣的宗教信仰入手,对花腰傣的化传承之谜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9.
林非 《东方文化》2001,(1):54-61
任何一种在自己民族中间形成了独立影响的化现象,都有可能对于今后未来的时代继续发挥出这样的作用,或是滋润、鼓舞与推动它获得提高和升华,或是渗透、制约与左右它陷于滞留和倒退。某种愈是巨大的化现象,就愈会产生出上述这样正面抑或负面的作用来。  相似文献   

20.
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滇文化、滇西青铜文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古资料表明,岷江上游石棺葬化、滇化、滇西青铜化之间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近的化因素。这些相同或相近的化因素,反映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化、民族习俗、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反映出三种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根据考古发现结合献记载,滇化、滇西青铜化的形成与西汉初年岷江上游石棺葬化的南迁直接相关,岷江上游石棺葬化是滇化、滇西青铜化的重要源头。滇国王族、滇西昆明夷在族源上主要来源于岷江上游石棺葬化的创造民族蚕丛氏蜀人——汉代冉龙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