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讲:述了一个天真美丽的农村少女在芝加哥这个繁华大都市中的奋斗经历。由于家庭所迫,社会不容,嘉莉在通过正当奋斗谋求幸福无望的情况下堕落为别人的情妇,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但这种单纯依靠男人的生活却不能使她满足,在经历了两次“虚幻”的婚姻后,嘉莉意识到尽管独立奋斗不成功,可依靠别人更不行。最后,嘉莉还是走上了另一种个人奋斗之路,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二次转折,但她仍然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嘉莉是美国作家德莱塞处女作《嘉莉妹妹》中的女主人公,在美国文学史中她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从自然主义的理论和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通过分析嘉莉在芝加哥和纽约两个大城市的经历,探析了嘉莉来到大城市后从纯朴的乡下妹堕落成依赖男人贪图享乐的情妇,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脱离男人,成为独立的职业女性的过程,同时探讨了促使她两次蜕变的外部因素与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3.
西奥图.德莱塞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自然主义理论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道德相对论。《嘉莉妹妹》的伦理观念,充分体现了他的相对论。小说主人公嘉莉先后做过两个男人的情妇,不仅没有受到惩罚,最终还成为了一个有钱的明星。在某种程度上,由嘉莉的经历所折射出的道德观,为现代社会中来到大城市寻梦的女孩子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美国的消费方式开始呈现出商品化趋势,而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最早反映这一社会现象的小说。《嘉莉妹妹》中的消费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消费、情感消费、身体消费等方面,女主人公迷惘、拼争、成功继而沉默自省的生活经历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现象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嘉莉妹妹》是美国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处女作,讲述的是农村少女嘉莉如何从社会底层登上白老汇红舞星宝座的过程,细腻地展示了嘉莉的生存景观及心路历程。本文试从马斯洛的不同层次需要理论出发,分析嘉莉为满足需要而走向自我迷失的内在原因;同时,从外界环境、城市生活的诱惑等方面强调了外在的原因,凸显出作者的阶级观念和自然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6.
杨帆 《海外英语》2014,(14):225-226,231
电影《欲望号街车》讲述了布兰琪自我救赎的失败,《嘉莉妹妹》讲述的是嘉莉追求梦想的历程。影片中,布兰琪饱受自责和悔恨的折磨,因而不断地撒谎和逃避。而其自责和悔恨的事由影片并未直接展现,而是通过布兰琪的回忆和斯坦利的调查逐渐浮出水面。事实上,布兰琪悔恨的不堪过去正是嘉莉妹妹追求梦想的经历。布兰琪最难以启齿的就是她曾经的风流韵事,与众多陌生男人寻欢作乐。而嘉莉正是依靠两个男人,以情妇的身份获得了最初的物质享受。布兰琪与嘉莉一样,都受到欲望的强烈驱使,都因为自己的作风问题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孤立,都试图利用服饰来丰满自己,企图通过婚姻达到自己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嘉莉的求生之路正是荧幕之外布兰琪曾走过的路,而荧幕之上的布兰琪正在为她曾经走过的路悔恨,寻求自我救赎之道却最终毁灭。  相似文献   

7.
栾明  辛莉 《海外英语》2011,(11):253-254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的杰出代表作,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全貌,对现代生活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拟从消费文化角度入手,解读了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分析了《嘉莉妹妹》所反映的新兴消费文化现象,揭示了社会生活状况对其消费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西奥多·德莱赛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一位杰出代表,《嘉莉妹妹》是他的处女作。20世纪初,美国正经历着一场急剧的社会变革,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而整个美国文学仍沉湎于理想主义。与同时代许多热衷于描写人生的乐观方面的作家不同,德莱赛在这部小说中如实揭示了美国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嘉莉妹妹》在美国文坛上一出现,就产生强烈反响,结果作者不断受迫害,小说竞被列为“禁书”,嘉莉妹妹的形象也备受争议。然而笔者认为,从乡村姑娘到百老汇名角,农村姑娘嘉莉从闭塞的村庄到城市来寻求新生活,  相似文献   

9.
《嘉莉妹妹》是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天真美貌的乡村少女嘉莉来到大城市寻找机遇,为了追求物质幸福两度私奔,经历种种波折,最终成为纽约剧院当红女演员的故事,通过嘉莉看似成功的生存道路,揭示出美国城市对单纯青年的腐蚀。对这部小说的评述大都着眼于嘉莉自身的成长以及她背后的男性,但是小说中的其他女性角色其实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烘托作用,与女主角嘉莉一起构成了时代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嘉莉妹妹》的作者是20世纪美国文坛杰出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小说以欲望为主线,讲述了农村姑娘嘉莉妹妹由一个农村少女一跃成为当红演员的经历,但是在无尽欲望的驱使下嘉莉妹妹始终追寻不到自己所想要的"幸福"。本文从促成嘉莉妹妹欲望膨胀的根源、嘉莉妹妹个人的原因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嘉莉妹妹的悲剧一生。  相似文献   

11.
《嘉莉妹妹》中嘉莉为了极力摆脱物质的贫困,只追求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而精神生活却极度空虚。嘉莉只顾自己的感受,从不理会别人以及社会,为了获得物质快乐而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最终成为一个追求物质成功却精神孤独的失败者。拟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角度,试图分析嘉莉最终取得成功事实上是孤独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嘉莉妹妹》是美国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处女作,讲述了纯真、美丽的乡下姑娘嘉莉从社会底层登上百老汇红舞星宝座的过程。作品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底层劳动者们的生活,着力描绘了各种不同的环境对嘉莉所造成的深刻影响,真实地揭露了20世纪初人们狂热的追求美国之梦的悲剧事实,深刻地揭示与批判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沦丧及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  相似文献   

13.
精神反叛与灵魂拯救--王小波创作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作家王小波及其作品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旨在揭示当前我们这个社会的虚无的文化虚荣心和面对现实的畸形承受能力。王小波作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作家人格上的精神反叛以及由精神反叛的初衷引发的灵魂拯救,从而在精神反叛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二是从当前文坛文本肆无忌惮的性描写与传统士大夫文化对“性”躲躲闪闪的道貌崖然的尴尬对抗中,揭示其“性学”的真实内涵,指明灵魂拯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黄茹  史志梅 《海外英语》2012,(12):202-203
Sister Carrie is the young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who moves from Wiscons to Chicago and accomplishes her rise to aristocracy in the cutthroat city environment.This novel mainly depicts this girl’ s metamorphosis.At first,she is no more than a poor bumpkin.However,in the end,she unexpectedly transforms into a glamorous actress.Yet,things by no means are as idealized as they appear to be.On the contrary,it is a process of struggle along with d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5.
《嘉莉妹妹》不同译介和研究视角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年来《嘉莉妹妹》在中国的译介和主要研究情况,分析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德莱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中的“嘉莉妹妹”现象和实质,揭示中国学者译介和研究它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在中国文坛上引起了一次震动,还引发我们对当下社会环境、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裴水妹 《华章》2007,(11):196
Sister Carrie i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characters in American literature.Thought as a "fallen woman" firstly,she was defined as a "new woman" by some critics later. However, by digging into the motivaton behind the whole process of Carrie's "suc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rie and her creator (the author),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n American, it can be found that Carrie has never been free-standing on her thought and she has never found her real-sdf even after becoming a famous actress. In a society dominated by mass consumerism Carrie is only an adherent of her own desires. She also is a representative of all those country girls flooded into cities, a symbol and a sacrifice of the urbanization of America in a time countryside was overcome by cities.  相似文献   

17.
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基督教文化的渲染下,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化中表现最多的主题。《追风筝的人》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精神救赎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为主人公,以它的经历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书成书以后风靡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主人公在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漫长的寻觅之旅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文学作品中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18.
阎连科作为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所关注的焦点一直是家乡河南底层农民的苦难与畸形的生活状态。而在《风雅颂》这本著作中,阎连科一转常态,将自己关注的视角对准了高校的知识分子行列,用批判的视角与反讽的手法对当下知识分子精神迷失的现状进行了呈现与反思,具有一定程度的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1900年发表的《嘉莉妹妹》是其成名作,自然主义始终贯穿整部小说。作者把嘉莉的性格归因于无法摆脱的环境的约束,欲望的控制和适者生存的法则制约,从而折射出《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