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气词主要用来标示句子的各种语气,在古代散文中较为常见,如《醉翁亭记》中的一段: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相似文献   

2.
醉翁亭记     
课内检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采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相似文献   

3.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相似文献   

4.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  相似文献   

5.
梁楚之欢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  相似文献   

6.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①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②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已,因往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清新秀丽,别具风格,情趣盎然;收放自如,流畅玩转,读来琅琅上口,真是处处皆美,美不胜收. 一、意境美 (一)山水之美 作者在文中写了山,写了泉,写了亭.“蔚然而深秀者”是琅琊山,“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是酿泉,“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是醉翁亭.无山,酿泉则不美;无泉,群山则孤独;无亭,山泉皆失色.此处山泉相依,泉亭相衬,简直是一幅山水画,有山有水有亭,它们互相增辉生色,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8.
新莽时期,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多有改造,史称“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文也。”这些改署“亭”称的县名与所属郡名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仅在局部有效的特点也令学界十分费解,因此在依据这种关联试图复原新莽政区的讨论中,时有分歧。抛开关联,分析“亭”名县的地理分布,隐约可以看出“亭”名县在交通上的功能意义,这也许是新莽“亭”名县分析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新莽时期,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多有改造,史称"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文也."这些改署"亭"称的县名与所属郡名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仅在局部有效的特点也令学界十分费解,因此在依据这种关联试图复原新莽政区的讨论中,时有分歧.抛开关联,分析"亭"名县的地理分布,隐约可以看出"亭"名县在交通上的功能意义,这也许是新莽"亭"名县分析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阅读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①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相似文献   

11.
李文藻《南涧文集》卷上《琉璃厂书肆记》中有云:“……夏间,从内城买书数十部,每部有楝亭曹印,其上又有长白敷槎氏堇斋昌龄图书记,盖本曹氏而归于昌龄者。昌龄官至学士,楝亭之甥也。楝亭掌织造盐政十余年,竭力以事铅椠,又交于朱竹垞。曝书亭之书,楝亭皆钞有副本。以予所见,如石刻铺叙《宋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太平寰宇记》、《春秋经传阙疑》、《三朝北盟会编》、《后汉书年表》、《崇祯长编》,诸书皆钞本。魏鹤山《毛诗要义》、《楼攻媿文集》诸书皆宗椠本,余不可尽数”。由此可见曹代藏书之盛,而曹雪芹家学之渊源也。  相似文献   

12.
尚节亭记     
原文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  相似文献   

13.
<正> 《醉翁亭记》语言及其精炼,仅以短短400余字就写尽了琅琊山、醉翁亭的自然美色,使其千古流芳。那么,《醉翁亭记》究竟写了哪些自然美景呢?细加分析有如下几种:(1)山水相映之美。“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远近、上下、左右构成了主体山水画面,作者对山、泉、林、亭并不孤立用墨,而协调组织,浓淡相宜,使其各尽其美。(2)朝幕变化之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个周末,清晨的阳光照在草地上,柔柔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睡梦中的儿子。一阵风吹来,夹杂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我贪婪地吮吸着,心里感到久违的熨贴。绕着校园慢慢地走着,心中细数种种欣喜和骄傲,为自己、为母校。请让我带着你也绕着校园走一圈,领略她的风韵与内涵……沁心亭有亭临于湖上者,沁心亭也。透过荡漾的湖水,看着荡漾的亭影,你的心旌也会随着摇荡起来。踱进亭中,一阵阵馨软的风儿夹着水汽飘到脸上,好凉爽。抬眼望亭,古色古香,美伦美奂。光滑的琉璃一片片错落有致地叠盖着,栩栩如生的图画一幅幅精美绝伦,龙爪犀利无比,凤冠绚丽奢…  相似文献   

15.
鲍娟  李本松 《新高考》2008,(3):19-21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试题历来是相对稳定的一块。下面我们以广东省2008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的文言文阅读为例,从主旨探究、命题特点、答题指导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技巧。一、文本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  相似文献   

16.
避暑山庄内与环境相应的风景亭有三类。一类冠于高山之巅,登临其上,可远眺山庄外峰峦岑岭以及半环山庄的寺庙群,使庄内庄外景观在空间上联系起来,扩大山庄的观赏领域。一类座落在湖水岸边的景亭,可使登者得以在欣赏烟水迷离的景色同时,品味环水借影的妙趣。一类因荷而设的景亭,可使登亭者在饱览花色的同时,尽情地享受大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7.
沧浪亭记〔明〕归有光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①,此  相似文献   

18.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淳淳,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  相似文献   

19.
镜头描写法请看下面这则材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饰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治而退中干而破了问吉龈表也。峰回路获翼然临于泉者.醉翁事一欧阳修《醉翁亭记》这段由山到泉再到亭”的景物描写,交代了醉翁亭的周”边环境,由(远)“望”到“渐闻水声”再到“有亭翼然”.显然.这是一种由远而近的写景方法,这种写法类似于今天的电影镜”头的推移。我们把这种描写方法,称为镜头描写法,具体而言,即:远镜头勾勒~近镜头展示一特写镜头描绘上面这则材料一、二句是远镜头勾勒琅挪山,三句是近镜头展示…  相似文献   

20.
视点是视觉重点的简称。这是影视艺术常用的一个专有名词。其实在影视艺术出现之前,凡写叙述体的文章,甚至某些诗词,都会遇到视点的问题。如欧阳修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一开头就是一幅高空乌瞰图: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也, 醉翁亭也。如果以电影镜头来展现这全过程,就是一组俯拍镜头。先是全景,继而渐摇镜头,从远景变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