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 《河北广播》2009,(5):70-72
新闻受众心理是泛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活动。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能否使受众接受,得到受众的认同和赞赏,可以说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传播学上讲,新闻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新闻传播心理规律。作为新闻从业者,认真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对采写优秀的稿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受众的意愿和心理,以期达到有效的传播。受众心理是指新闻信息接受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它是影响和制约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众需求的产生与变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等,都与受众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张沈平 《视听界》2010,(6):106-107
民生新闻节目既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力求价值判断的准确性;既要有说理性、宣传性,更要有可看性、欣赏性、服务性;既要满足观众对"可信、权威"的信息期待,又不能让人觉得高高在上、敬而远之。因此,主持人要真实地传播信息,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和观众在精神上达成共识、产生共鸣,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表达出节目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最重要的载体。能否准确运用新闻语言,是能否真实、及时、客观、全面地传播新闻事实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新闻语言运用“失准”,造成信息传播不全或受众信息接收发生误差等情形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意不全。即由于新闻语言遣词造句不到位,使得传播的信息没能“打中”媒体最需传递或受众最想获取的信息靶心。  相似文献   

5.
事实与文本     
一、新闻真实性的哲学逻辑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的真实性是他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根据学术界对新闻的传统定义,如“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多数受众注意的最近事实的信息”等,也可以看出新闻的本源一般被认为是客观世界的真实事件。然而根据传播学的理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要对信息进行编码传播给受众,首要的步骤就是对信息的理解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婷 《记者摇篮》2014,(1):12-13
新闻传播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面新闻报道作为新闻传播的一部分当然必不可少。负面报道由于其聚焦社会反常现象的特性,客观上反映了现实真实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受众传播权利的满足;加之负面报道的取材更容易迎合受众,因此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容易形成较高的关注度。但一些时候,一些具有绝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新闻,尤其是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受众接触更多的是“模糊的真实“。电视新闻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认知心理活动传播新闻信息。①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活动是一项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受众的意愿和心理,以期达到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王阳 《青年记者》2017,(30):35-36
真实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普适性伦理准则,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活动与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和基础问题.在新闻活动中,真实意味着抓住事物或者事件的核心议题、事件或人物的本质以及潜藏问题,向真实的追究和探索意味着穿透事物的表象而抵达内在,进而解释事物、事件或人物的深层含义.新闻真实具有两个维度:事件真实与意义真实;新闻真实具有三个面向:客观真实、媒介真实(符号真实)与理解真实(受众真实).新闻真实的实现由真实报道和理解真实、相信真实共同构筑,即由客观真实到媒介真实再到理解真实不断推动的过程,其核心是由新闻传收活动中的双重主体(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共同完成的.①一方面,新闻真实的实现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和再现;另一方面,新闻真实的实现是对客观事实的塑造与建构,这两方面均依赖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新闻报》事件可以看出,西方媒介用自己的理论打了自己的脸,反映出西方新闻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媒介自由、客观、公正、真实、独立的新闻理念与实践的背离,西方媒体与受众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均迷失了方向,媒体传播低俗信息,受众消费畸形信息,媒体监管无力,媒介呈现金钱利益至上的病态。这揭示出了西方新闻价值观和新闻理念的诸多深层次弊端,这些弊端的根本是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
张良君 《新闻界》2011,(7):45-47
网络时代电视新闻应切实尊重新闻规律:既尊重客观真实,又精心选择事实;既尊重新闻的时效性,又讲究新闻的时宜性;既传播信息,又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传播过程,表现为媒介发出信息到受众接受信息的分享过程。确切地说,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信息从记者到受众的空间延续过程。新闻信息发出却没有被受众接受,称之为新闻半传播。新闻没有被受众接受,标志着新闻在传播中失落,是新闻半传播现象的外部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 剖析常见的新闻半传播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说,由于受众的多样化,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渠道多元化,使得  相似文献   

13.
疏通协商对话渠道,把报纸办得更加可读、可信、可亲,这是我们宜兴报今后进行新闻改革的重点。大众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新闻信息传播,不能满足于单向传播,而要注重信息反馈,搞双向传播,既要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又要反映受众的意见,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上下沟通的作用。过去,我们宜兴报在疏通协商对话的渠道,把报纸办得可读、可信、可亲上作了一些探索。那么今后怎样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呢?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4.
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对新闻的驾驭能力要求非常高,想要当好一名有深度、有内容的主持人必须先从记者做起。首先,我们对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进行界定,它是由"记者"和"节目主持人"两个关键词组成,具有记者和主持人双重的身份。要做好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新闻素质,又要全面、客观、真实地发现新闻、反映事实,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然后用自己的主持风格去串联节目、传达思想、吸引受众。本文试与大家探讨记者型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5.
受众知情权保障中的媒体责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是:如实又有选择地及时公开传播受众需知又未知的新闻事实和信息。新闻接受者,也就是大众传播中的受众,在新闻传播行为中兼有客体和主体的双重性质。受众的未知和需知,是新闻选择的重要价值尺度和标准。“知情权”的概念是由美国人肯特·库柏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电视新闻应切实尊重新闻规律;既尊重客观真实,又精心选择事实;既尊重新闻的时效性,又讲究新闻的时宜性;既传播信息,又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一些新闻记者热衷于招揽广告业务,为了使广告搭上新闻这辆快车,演变出了所谓“新闻广告”和“广告新闻”这类“两栖新闻”。为了维护新闻在受众心目中客观、公正、真实的地位,有必要划清广告与新闻的界线。应当看到新闻和广告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它们的同一性表现在哪里? 新闻和广告的生命都在于真实。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和广告的立足之本。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广告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商品信息的传播。新闻和广告都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新闻以传播人们未知、需知的社会活动信息为主要对象,以  相似文献   

18.
<正>考虑到快新闻一统天下的现状和问题背后的复杂性,从目前看,仅仅依靠吸引长尾受众的慢新闻来挑战快新闻并改良传播环境,恐怕是痴人说梦。规范快新闻和改良传播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统筹考虑媒体变革、融合的深层次规律和受众阅读方式的变化,又要针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融合传播格局中,传统媒体的网络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凸显,如何评估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传统的做法是专家的阅评、受众的调查和媒体与受众的互动考查,而这些方式都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影响了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客观评估。基于大数据挖掘的传统媒体网络传播效果评估,以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为基本研究对象、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媒体整体传播效力,使传统媒体扩大传播领域、提升传播效力具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多种多样,信息无穷无尽,任何受众接受传播都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新闻价值为标准的积极主动的选择。因此,在探讨新闻价值时,一定要对其受传因素作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受传的价值标准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恩全集》第19卷406页)这告诉我们,在研究价值时,不仅要看到它的客体即外界物,还要看到它的主体即满足需要的人。就新闻传播而言,新闻产品的消费主体是受众,受众接收传播,就是对新闻产品的消费。对于新闻价值来说,既要研究作为客体的新闻事实,更要研究作为主体的受众,受众是新闻价值的真正主体和最后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