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方法:162例HIE患儿均作头颅CT扫描,并在病灶部位测量CT值.结果:162例HIE患儿CT改变主要为脑白质低密度,可合并颅内出血.结论:据新生儿宫内窒息缺氧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表现,对本病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ⅢE疗效.方法:对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并与胞二磷胆碱治疗组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来判定药物疗效.结果:脑蛋白水解物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ⅢE无明显差异,均能在7~10d使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脑蛋白水解物与胞二磷胆碱治疗HIE,两药药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方法:162例HIE患儿均作头颅CT扫描,并在病灶部位测量CT值.结果:162例HIE患儿CT改变主要为脑白质低密度,可合并颅内出血.结论:据新生儿宫内窒息缺氧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表现,对本病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综合治疗中是否需要用糖皮质激素。方法 本文就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11月收治174例HIE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观察组未用糠皮质激素。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高于观察组,但经统计学处理:(X~2=0.62,P>0.05)差异不显著。而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治疗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经统计学处理:(X~2=4.82,P<0.05)差异显著。结论 糖皮质激素在HIE治疗中并不能降低病死率,而其不良反应较多,利少弊多,主张不予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HIE30例,并与单纯综合治疗组30例进行对照。在患儿出院后12、18个月左右首次随访,4~6岁行智力测试。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和90%,对照组为26.7%和66.7%,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近期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智力测试正常率及平均智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丹参注射液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安全有效,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以下简称HIE)的发生发展及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围产期窒息史,经临床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110例,进行cCT扫描,按影像分级标准分轻、中、重三度.[结果]110例HIE患儿中,轻度58例(53%),中度38例(34%),重度14例(13%)与临床分级基本一致.[结论]CT对HIE的分级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80例HIE患儿发病原因,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作总结、分析。结果 HIE病因以窒息和宫内窘迫最常见,临床表现多见意识障碍,原始反射异常,CT检查对HIE确诊更有意义。结论 基层医院应重视病因及临床表现,CT结果对HIE诊断帮助很大,并提出临床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六十年代美国学者Volpe提出.是指因围产期各种因素,而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继而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不仅可以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而且是新生儿期以后造成伤残儿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发病率较高,推测国内每年约有75万新生儿发生窒息[1],约有25万婴儿因而成为伤残儿和/或低智儿童.围产期窒息约有50%发生在宫内,40%发生在分娩中,仅10%发生在生后.本文仅就HIE的发病机理的研究情况作以简介.1病因常见…  相似文献   

9.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足月新生儿缺氧后脑损伤的机理 ,总结其CT征象 ,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为临床采取及时而准确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经我院临床确诊的HIE患儿的临床资料和CT片 4 3例 ,分析其CT特征表现。结果 :4 3例均为足月产 ,生后出现不同程度缺氧体征 ,阿氏评分 3~ 6分 / 1min ,于发病 2h~ 2 2d行CT检查。影像学表现 :4 3例患儿双侧脑实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密度减低区 ,占 10 0 % ;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占 2 1% ,其中 ,发生于右颞部 1例 ,后纵裂池 8例 ;管膜下出血 1例 ,占 2 .3% ,并破入侧脑室。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依靠临床诊断 ,影像检查可以发现脑损害的程度范围及是否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脑组织发生缺氧时 ,随着时间及乏氧程度的进展 ,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因此 ,对临床怀疑及已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CT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最近6年96例住院新生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惊厥病因最多见的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5例(46.87%),其次是颅内出血18例(18.75%),低钙惊厥12例(12.5%),此三种病因占全部病例的78%以上.结论:减少新生儿惊厥发生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治愈率的方法是快速止惊,纠正缺氧,尽早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本院儿科1993年7月-1996年6月间收治的129例有围产缺氧史的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及与合并症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因缺氧程度严重而发生HIE、颅内出血、MAS等合并症组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缺氧较轻的无合并症组(P<0.01),且多数(69%)在生理范围(220.59μmol/L)以内。相反,无合并症组则以高胆占多数(64.44%)。因此认为黄疸程度与缺氧轻重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CT检查,对新生儿窒息的预后进行更好的评价。方法:选择114例窒息新生儿,其中26例早产儿、88例足月儿进行研究,选择48例无窒息新生儿,其中20例早产儿、28例足月儿进行对照分析。将其分为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根据CT表现,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分为轻、中、重度。按照Apgar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114例窒息新生儿中,轻度窒息78例,重度窒息36例,颅内出血48例,治愈109例,死亡5例。结论:轻度窒息新生儿发生HIE后,轻、中度较多,而重度窒息后发生HIE的新生儿重度者较多。轻度HIE新生儿,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重度HIE特别是合并颅内出血者预后较差。早产儿的额叶、枕叶低密度改变不能作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依据,应根据有无窒息史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索使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快速退黄的方法,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的退黄效果。方法:选择母乳性迁延性黄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抚触护理同时配合常规护理。两组新生儿在治疗护理期间每隔24h测定血清胆红素一次,至直胆红素下降至119.17μmol/L以下,停止治疗护理。结果:两组间每日胆红素平均下降幅度、黄疸消退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具有一定退黄效果,是一种见效快、不需母婴分离、并且无创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7,(18):90-91
目的:探讨林格氏液短时间快速静脉滴注行宫内复苏时改善胎儿宫内窘迫、减轻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0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宫内复苏治疗,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溶液加维生素C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胎心率恢复情况、最终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胎儿娩出时的羊水性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胎心率为(139.43±11.28)次/min,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9.94±10.46)次/min(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比例均较高。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新生儿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羊水粪染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林格氏液能够有效改善胎儿心率,减轻窒息程度和羊水粪染程度,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安宫定痛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本文对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应用安宫定痛丸进行治疗,并设立乌鸡白凤丸对照组30例,观察疗效.采用微循环显微镜,于治疗前后常规检查左手第四指甲襞第一排管袢,按田牛加权积分法对16项指标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疗效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安宫定痛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后甲襞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中度异常恢复到大致正常.结论:安宫定痛丸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机制与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沐舒坦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安宫定痛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本文对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应用安宫定痛丸进行治疗,并设立乌鸡白凤丸对照组30例,观察疗效.采用微循环显微镜,于治疗前后常规检查左手第四指甲襞第一排管袢,按田牛加权积分法对16项指标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疗效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安宫定痛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后甲襞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中度异常恢复到大致正常.结论:安宫定痛丸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机制与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 (自拟降糖汤 )对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治疗效果 .方法 :6 3例糖尿病患者分成A、B两组 .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汤 ,B组予以常规治疗 ,不加降糖汤 .结果 :A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 2小时血糖均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B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 2小时血糖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降糖汤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确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听觉统合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效果,选取 2020 年 1 月 -2021 年 1 月间在康复中心的 58 例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后,A 组 29 例采取听觉统合治疗,B 组 29 例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A 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 B 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A 组患儿的ABC 评分低于 B 组,对比有差异(P<0.05)。得出结论为孤独症儿童采取听觉统合治疗可以改善患儿行为,利于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 2 0 0 1.9~ 2 0 0 2 .2月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17例 (均有昏迷 ,呼吸衰竭指征 ) ,采用纳络酮进行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三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 ,分型在重度以上 ,治疗组 9例 ,对照组 8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心率、血压监护等对症支持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纳洛酮 0 .0 5~ 0 .1mg/kg/次 ,静点一天二次 ,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 ,均持续用药 2~ 3d。2 结果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