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新坤 《高教探索》2012,(3):115-118
对知识的无比崇拜、对教育的一贯尊崇一直滋长着学子们的"象牙塔"情结。直至文革后我国大学教育恢复,"象牙塔"式师生关系仍然魅现大学校园。近些年来,随着民主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等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日渐去魅,高校师生关系也随之变异。去魅后的高校师生关系非正常化发展,引发了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某种焦虑。而这种焦虑背后,隐藏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复魅诉求。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是思想文化交融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全新场域。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形成了对传统的高校德育话语的冲击。新媒体时代"去中心化"交互淡化高校德育的主流思想意识,文化"多元化"打破了德育话语权力垄断格局,传播的"碎片化"消解了德育话语的时空边界。面对公共理性"缺场"、交往关系虚拟化、技术工具理性异化等因素导致话语缺失的现状,高校应当主动变革:探寻高校德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从话语价值、话语能力、话语表达途径等多角度切入,实现德育话语从"祛魅"到"返魅"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3.
势利的教育造就了祛魅的教师,过度世俗化的教师角色使教师崇高的身份充满了危机。因此,教师角色必须返魅,教师必须勇敢地踏上自我救赎与自我超越之旅,体现崇高,体验良心,体悟智慧,召回并彰显师之魅。  相似文献   

4.
"祛魅"是建立在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及哲学起点之上的,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思想核心.从"祛魅"到"复魅"的转向,需要再次对自然美问题进行新的学理建构,并以此为前提重新确认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价值及身份认同.在新时期绿色发展语境下,"复魅"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精神敬畏,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融入,把"人在自然中存在"作为自然"复魅"审美转向后新的哲学起点,把对自然万物生命的体认作为构建新的自然美的审美核心,最终指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精英知识分子文学价值观和艺术观的祛魅层面,而是在"祛"魅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赋"了魅,建构起了数字媒介语境下的文艺反映论,建立起了"栖居"网络的文学欣赏构式,实现了文学的平民化,达到了文学主体的自我化,形成了非经典、非中心、非教化式的艺术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6.
古代技术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附魅技术,但自从它与现代科学相互结合后,就走上了祛魅的道路。祛魅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但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后现代的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技术返魅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祛魅带来了高校教师世俗化、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师道尊严和教师话语权的丧失。在高校中,部分教师出现了价值迷失与信仰缺失的现象。为消解现代性所带来的教育问题,高等教育必须返魅,高校教师必须进行自我救赎。以爱与良心为逻辑起点重构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教师自我救赎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的信仰世界中,除了我们普遍熟知的天神、地祇、人鬼之外,还有鲜为人知的魅。这种"魅"源于先秦,是一种异域之敌,它们危害中原,需要抵御。秦汉魏晋时期,魅的形象类型较多,出现了物魅、鬼魅、老魅、精魅、木魅、狐魅等各种类型。这些长期存在于民众观念中的"魅",是一种独具特点的人类崇拜信仰。  相似文献   

9.
祛魅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从建构走向解构,经典文化遭到颠覆,低俗文化借助快媒流行,社会、家庭、学校三大教育阵地处于失守状态,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成功观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针对三大教育缺失,提出三个维度的重构——民族道德、民族文化、情感价值观,明确返魅文化实现的途径和内容载体,从文化的角度实现从祛魅到返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相较于传统诗歌写作,1990年代诗歌书写反映出了明显的"祛魅"特征。这种"祛魅"主要体现在诗歌立场"祛魅"、诗歌主体"祛魅"、诗歌表意"祛魅"三方面。上述几点"祛魅",既有有效性和合理性的一面,又有各自的缺陷和偏颇。对以上"祛魅"进行剖析,可为1990年代诗歌的"生魅"和"失魅"辨析出依据和理由。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最早参与"国培计划"的高校之一,在经历十年中小学教师"国培"实践进程中,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培项目的一线教师,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战略,北京大学不断地调整培训设计思路,改进模式方法,完善培训教育理念,经历了一场从过往至未来的"赋魅""祛魅"到"返魅"回归。  相似文献   

12.
<正>在很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时,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并思考有效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方法。"教育科研"是一种简说,完整的说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什么呢?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育科学的研究,也就是对教育科学的研究;一种是教育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对教育进行科学研究。就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科研,我以为,理解成"教育科学的研究"更合理和具有实践意义。而从"教育的科学研究"到"教育科学的研究"需要"祛魅"和"返魅"。魅本意为传说中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两种方式。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科技就是要揭去客观世界神秘的面纱,为世界去魅;绘画则以艺术的方式复现世界的魅力。抽象艺术具有双面的意义,用抽象的形式表现丰富多彩的世界,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富有魅力。计算机技术通过解构、计算,把一切神奇的东西变成符号、元素和公式,揭去世界神秘的面纱,而又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来创造梦幻的理想的世界,为世界复魅。  相似文献   

14.
所谓“去魅” ,是西方学术界在论及现代与古典的区别时常用的一个术语。古典时期的人追求终极永恒的价值与真理 ,无条件地服从原则和理想 ,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就好像那些永恒的东西身上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魅力、魔法。而现代人对一切都抱怀疑的态度 ,一切都要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 ,自我取代了外在的标准而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从前一切笼罩着神圣光环的事物都现出了它们的本来面目 ,这就是“去魅”。爱情是古典型的“大魅”之一。我们所熟知的“孔雀东南飞”、“牛郎织女”的故事以及所谓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情节模式都是对爱情之永恒伟大、…  相似文献   

15.
从人类蒙昧时代的神话自然观、古代有机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到近代机械自然观,人类自然观的演变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并由此引发环境危机的全面爆发。因此,环境危机的解决也需要自然的“返魅“,即在科学的基础上重建自然观的技术、伦理和审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诗歌表意"祛魅"是当今诗歌"祛魅"书写的重要表征之一.当今诗歌表意"祛魅"主要体现为:在表意功能、表意行为体认上"祛魅",在语象和语素的采集与运用上"祛魅",在技艺策略、文体样式上"祛魅".上述几点"祛魅",既各自有其有效性和合理性,又分别有着缺陷和偏颇.因此,对其加以学理性的辨析、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199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对身体的表现往往十分醒目,这和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刑罚、爱情等情节中,关于身体、欲望的描写不再瞩意于塑造革命者"受苦受难"的崇高形象,而是潜在地对革命历史进行祛魅。在市场化的时代语境中,当身体描写纯粹降格为肉体描写不再承担任何思想意义时,祛魅便意外地通向了媚俗。这在呈示当前身体描写驳杂状况的同时,也触及了现代性自身的悖论。  相似文献   

18.
作为理性力量应用于教育的结果,教师身份的"祛魅"具有些许积极的意义,但也使其陷入了"祛魅"的悖论中。在现代性危机前,救赎的处方只能是寄望于教师身份的"返魅"。只有似冯志远一样具有人性之"魅"的教师才能引导那些懵懂的心灵"回家"。  相似文献   

19.
文学创作本身有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可作为作者财富与声誉的体现,也能通过作品警醒世人。以菲利普·罗斯作品为例,其利用祛魅对犹太人情感进行描述的同时,又将当时美国文化价值展现出来。正是因为这种祛魅的应用优势,使之成为当代文学领域中研究的主要话题。本文将从身份、心理以及政治等角度,对菲利普·罗斯中的祛魅特征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魅观念源远流长,在唐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魅故事,这些作品刻画的魅生动活泼。在唐代文学中以谏书和诗文最具代表,谏书所引"魑魅"常常用来表达一种对谏阻对象、不满、敌视情绪。诗文中的"魑魅"含义丰富,是鬼、是怪、是人、更是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