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在本质上是叙事的。青少年通过微博叙事表达和建构其线上自我。基于此,微博德育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触动青少年的线上道德叙事,从而促进其线上道德自我的建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将道德活动设置为学生的具体生活事件,积极应用丰富的、物化的道德符号营造现实道德环境,同时作为意见领袖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在线生活。  相似文献   

2.
道德叙事:德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是对世界的诠释,是人们引导自己的启明之路.故事与道德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故事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参考模式,故事让抽象的道德教育更加形象具体.叙事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性的途径,学生可以从书本、媒体、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中学习道德知识,更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以及自已对自己的经历的自省过程中做出道德的判断.叙事法为多种价值观冲突提供了包容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德育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对于德育叙事这一德育教学中极其关键的教学方式,其应用水平却有待提升。德育叙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叙事方式,想要发挥德育叙事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充分了解德育叙事的特点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叙事方式。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德育叙事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动三个方面对德育叙事应用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叙事德育有助于道德教育回归自由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即增进学生对道德、对人和生命的理解;叙事德育通过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而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能够训练学生换位思考的道德思维品质;叙事德育通过形成积极的道德舆论而增强学校德育的效果,其过程中体现出的宽容、民主、平等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会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5.
德育教材开发中的叙事素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教材中的叙事素材具有启发与激活、交往与对话、引导与示范等功能;有效地发挥诸种功能,须克服“再叙事”过程中权威型叙事关系的弊端,遵循人性化、生活化、情境性等呈现原则,从引发儿童的道德叙事、促进儿童的道德生长出发,以叙事意图为指引,综合考虑叙事类型、叙事结构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道德叙事模式的提出背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与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隔阂,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研究是建立在对大量教育现象的积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式,道德叙事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着力呈现中国传统社会教化中道德叙事的历史样态,并深入探究如何,促动传统道德叙事的现实转向,使其为当今的高校德育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道德叙事应用在学生德育教学实践中,指教师通常借助口头表达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将具有道德性的故事或者是生活中的小场景艺术地进行叙述,使学生在听故事时获得德育的一种方式。道德教育,可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开发道德叙事的课程资源,在课程中实施道德叙事,探究其应用路径和有效策略,通过寓教于事的道德教化、陶冶、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德性提升。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儿童德育中道德叙事的批判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当前儿童德育中道德叙事所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即叙事知识等同于科学知识、多元对话的叙事关系变成单向灌输、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压倒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展开了批判和反思,力图揭示什么是真正的道德叙事。  相似文献   

10.
德育叙事及其课堂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虽然源于文学活动,但它也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日常实践之中,尤其是在德育领域,课堂中的叙事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相比于传统的说教法、榜样法、熏陶法等德育方法而言,德育叙事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的,而不是英雄、伟人或成功人士的道德故事进入德育课堂,这就为学生个体建构自己的道德经验提供了现实机会。但是,叙事对于德育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新型的德育理念。当代教师只有放弃长期固守的理性化、概念化的德育思路,采取科学的课堂叙事策略,才能收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叙事可以弥补青少年社会阅历不足的弊端,以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形成紧密的历史链条,从历史进程的必然性揭示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礼法制度,从很多方面对人们的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伦理道德范畴的规范,这些都可以成为青少年德育的重要教学素材。而且历史叙事和思想品德教学理论相结合,形成积极的教学模式,对于青少年而言,能让德育更具感召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的路径和有效性是研究的关键。博客和微博作为信息时代新型的沟通方式,具有较强的叙事功能。教育叙事研究、博客和微博具有各自的特征,以博客和微博整合平台为路径的教育叙事研究具有高效性、个体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对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促进作用,围绕叙事的博客与微博整合策略主要是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跨区域的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促进教师与专家的交流,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道德叙事及其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叙事被引入西方道德教育的领域。它的兴起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又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道德叙事具有三大特点,即教育内容贴近生活世界而又内隐着深刻的价值;教育过程自然、互动;叙事主体交互多样。道德叙事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德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视野。借鉴道德叙事,对探索我国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道德主体从单一向多样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裘指挥 《江西教育》2001,(11):24-25
当前德育实效不够理想的原因,从根本上看主要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过程的本质和特殊性的认识不透。特别是许多德育工作者习惯于把德育过程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忽略德育过程中的“特殊双主体结构”,未能深刻理解德育过程固有本质赋予德育过程中的组织形式、内容、方法等的特殊意义。本文拟就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特殊性做一点探讨。一、德育过程本质的界说根据唯物论的观点,在事物发展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对象这一内因的能动作用,德育工作者的作用是组织适合德育对象…  相似文献   

15.
微博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微博受到热捧有其缘故,微博影响青少年有其根由。在微博中,青少年容易与微博过度互动,轻视自身言行,甚至产生角色冲突。为此,我们应从健全法制、弘扬道德、全民共建、技术支持等层面加强微博治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博、微信等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统慈善活动受到公众的质疑,微慈善这种来自民间的现代慈善模式逐渐出现并迅速普及,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到微博公益活动中来。微博公益活动具有参与主体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线上与线下的多形式互动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退行性变化"中的微博对青少年仍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利弊兼具,不可小觑。新形势下,要加强微博治理,必然依赖于政府的积极作为、运营商的社会责任、社会的共同努力、"大V"的示范效应、青少年的有效参与以及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叙事、德育叙事和叙事教育的基本内涵出发,着重探讨了高职德育采用叙事教育方法的意义,提出了在高职德育中运用教师叙事、家长叙事、学生叙事、典型叙事等叙事教育的方法,为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德育叙事的异化及其改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形式,德育叙事在我国德育理论探讨和德育课堂实践中不断兴盛和发展。但由于认知的偏颇以及经验的匮乏,德育叙事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目标的功利性、内容的空疏性、策略的控制性、模式的预设性和情节的虚拟性等弊病,背离了德育叙事的初衷。要还德育叙事以本真面目,需要注意:提升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树立完善人性的叙事观;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叙事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打破单一预设叙事,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尊重学生心声的自由表达,变压迫叙事为解放叙事;关注真实的教育事件,走向真实的德育叙事。  相似文献   

20.
网络背景下的德育叙事作为新兴的事物,随着德育叙事研究的深入,已经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然而,基于网络的德育叙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叙事视野狭窄化、叙事内容浅薄化、叙事情节虚拟化等弊病,背离了德育叙事的初衷。论文立足德育与网络学习的特点,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德育叙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