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代名臣曾国藩出身低微,然而他不仅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而且当时的朝庭信赖他,满朝文武官员钦佩、尊敬他;死后被谥为"文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他的儿子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他不幸早逝;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曾国藩在教子方面有三个方面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倡行船山学,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之后,船山学便走出湘学地域,成为近代中国的一种“显学”。曾国藩力倡船山学,是出于“保卫中国传统文化”和树立湘军思想旗帜这样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官至一品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毅勇侯,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可曾国藩却说他自己远不如其祖父曾星冈.曾星冈在曾国藩心目中形象高大,地位崇高.曾星冈的言行对曾国藩及其家族后辈的影响深远,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处世,二是治家齐家.在曾星冈言行的影响下,曾国藩家族人才辈出,成为近代以来家庭文化建设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自幼即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传统文化铸造就了他的品格。同时,曾国藩又是近代文化的重要开拓者,他积极引入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作为一个"旧教育中之特产人物",曾国藩能够接受近代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受赐于传统的礼学思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是晚清士绅精英阶层与传统文化的代表,面对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即使很难摆脱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情结,还是表现出与一般传统士大夫不一般的见识,不仅对传统经典内容产生了一些“认同危机”,在把阅读视野投向建国安邦策略的同时,并于晚年非常重视西学图书阅读与传播——认识到西学图书的重要性,进行西学图书阅读,接受当时著名科学家徐寿的建议,在江南制造局内附设翻译馆和印书处,开启了近代西学图书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耕读文化思想是曾国藩家族经营的基本文化理念。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湖湘地域文化和曾氏家族文化传统是曾国藩耕读文化的思想渊源。曾国藩耕读文化思想对曾氏家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当今中国家庭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家庭教育思想以其洞悉世事的凝练语句和对儒家优良文化的有效传承而广泛流传.本文,论述了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并就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2年8月1日,记者从曾国藩学堂获悉,曾国藩学堂国学丛书之《曾氏家风与教育》一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晚清一代大儒曾国藩,是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从一介书生成为一代名帅、晚清名相,被毛泽东、蒋介石推崇,其鸿篇大著《曾国藩家书》流芳百世,其家书家训影响深远,影响曾氏家族一代又一代后人,曾氏后裔如曾纪泽成为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约农担任台湾东海大学校长,曾昭燏担任南京博物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也是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著述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对于加速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对于我们当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嵩焘与湖湘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全面探讨了郭嵩焘对湖湘文化的重要贡献,即:弘扬光大了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特别是突出宣传了从屈原、周敦颐到王船山、曾国藩一脉相承的思想精华;探讨了湖湘文化兴盛于近代的原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与勇敢探索,为丰富和发展湖湘文化作出了卓越的新贡献,特别是引进和介绍了西方近代先进的资本主义新文明,对中国近代的社会进步与政治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船山遗书>的重刻发行,是作为组建"理(礼)学经世"文化秩序这一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曾国藩的高度重视.通过重刻<船山遗书>,不仅引发了曾国藩主持重刻中国传统典籍和翻译出版西方书籍的兴趣,而且对于传统中国图书出版业在近代转型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是一位在中国近代恪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的典型人物。他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既传承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又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中吸取营养。历史地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孝"、"严、"勤"、"俭"、"和"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与湘中地域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品性的形成与湘军的崛起,离不开湘中这片故土的社会文化风气的熏陶与浸染;曾国藩的思想文化对近现代湘中地区社会文化风气的形成、变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深远,尤其是曾国藩统领的湘军的崛起,更加剧了曾氏对湘中民间乡土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是一位在中国近代恪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的典型人物.他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既传承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又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中吸取营养.历史地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孝"、"严、"勤"、"俭"、"和"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湘军首领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中兴名臣,他对延续清王朝的命脉,乃至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所谓过犹不及。对曾国藩的评价也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准则,过度地拔高和过度地贬低其地位和作用都不是严肃的治学态度。当下学术界就有一种过度拔高曾国藩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湘声报》2007年1月29日刊载的《人文双峰影响百年——对曾国藩现象的文化解读》一文,提出“近现代湖南能引领中国,这其中与曾氏不无关系。可以说,曾国藩影响了湖南,湖南影响了全国”、“曾国藩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现代文化的创造者”的评价就有过分拔高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罗系纲说:“总起曾国藩的一生来说,他是一个穷凶极恶残民以逞的大刽子手,他是媚外卖国的大汉奸,他是一个集中国封建文化的反动黑暗面的大成的恶魔。”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一、曾国藩并非无民族气节 曾国藩一生正处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折的时期。作为封建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面对列强的侵略,他通过对君主的绝对忠诚,表现出对国家与民族危亡的忧虑,尤其在其初期,这种忧虑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7.
湘军首领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中兴名臣,他对延续清王朝的命脉,乃至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所谓过犹不及。对曾国藩的评价也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准则,过度地拔高和过度地贬低其地位和作用都不是严肃的治学态度。当下学术界就有一种过度拔高曾国藩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湘声报》2007年1月29日刊载的《人文双峰影响百年——对曾国藩现象的文化解读》一文,提出“近现代湖南能引领中国,这其中与曾氏不无关系。可以说,曾国藩影响了湖南,湖南影响了全国”、“曾国藩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现代文化的创造者”的评价就有过分拔高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独特的治军思想有其精华部分,对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介绍曾国藩治军思想对李鸿章、蔡锷、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的影响,说明曾国藩治军思想在中国近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论曾国藩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反,中西文化发生了猛烈碰撞。这一严峻的现实摆在曾国藩等中国土大夫面前,是死抱儒家学说不放,继续实行排外,还是在维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时接纳近代西方文化?曾国藩对近代西方文化这位不速之客采取的是既痛恨又欢迎的矛盾态度。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举起西方基督的旗帜,对统治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之久的孔孟之道给了致命一击。作为理学家的曾国藩自然不能漠视孔孟之道和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覆灭。他说:“粤匪窃外夷之绪,祟天主之数,……土不能涌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曾门五兄弟》,写的是曾国藩兄弟五人曾国藩、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和曾国葆的故事。为什么读这本书呢?是名人效应在起作用。曾国藩是一个载入中华史册的名人。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今湖南人。他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组建湘军,振兴清廷军政,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他效法西方,坚持富国强兵,堪为洋务运动先驱;他在义理考据方面,成就斐然,公推天下文章领袖;他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由此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