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农牧区的现状分析,以锡盟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农牧区生态移民和小城镇建设的研究。一方面阐述生态移民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探讨生态移民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影响,指出在移民区的建设过程中,其空间布局、建设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布置等必须符合小城镇的规划。同时,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移民提高坚强的后盾,体现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基于不同指标的功能定位,研究提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质量评价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用于科学引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发展,客观评价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水平和质量以及准确评估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构建了包括"建设—评价-绩效考核"等全过程的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以指导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实践,提高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通过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反思当前常有的一些规划建设观念,并以黑龙江小城镇为例,提出构建生态的城镇结构,注重乡土景观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多学科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探讨小城镇及重点地段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适宜途径及方法,确定了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要保护小城镇生态格局完整和生态过程连续、重构生态链结,以优化小城镇生态格局、满足人居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彪 《科教文汇》2011,(6):203-204
目前我国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布局和规划破坏文化底蕴、居民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未重视当地的地方性知识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小城镇建设应从整体上考虑小城镇居民、小城镇环境、当地文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注重地方特色,加强小城镇文化建设,提高城镇居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依靠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加速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大发展的重要举措。信息化建设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按照"3E"(环保、节能、经济)的标准,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对论证,认为"氧化塘-人工湿地"工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在保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使污水处理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达到最低.该工艺适用于小城镇的投资发展能力,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小城镇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出发,阐释了小城镇规划和实施生态目标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分析仙居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谋求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发展思路,促进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长足发展,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评价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咸阳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且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措施,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大任务,贯穿于建设西部强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