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探索教学、对话教学、交流合作学习等不同教学方式的倡导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存在表面、单向、垄断、对抗的现象。教师为了沟通而沟通,学生缺乏和教师沟通的动机,师生间的沟通呈现出僵硬教条的状态,严重影响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追溯虚假沟通背后的原因,还原师生沟通的真实,是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师生沟通,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师生会陷入互相埋怨指责之中,教师失望,学生伤心。针对中学语文课堂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师生有效沟通要把握语文课堂沟通的实质;运用多种课堂沟通方法;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既是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实现所有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师生有效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课题和不懈追求,是班主任最为重要的教育技巧之一。要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学生平等对话,实现双向的交流,让学生敢交流、愿交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用心倾听、平等交流和正向激励实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4.
教师不单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此,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私奉献给学生。与学生交往沟通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与学生谈心。与学生谈心既涉及态度,也涉及技巧。处理得好,学生心悦诚服,心情舒畅;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师生对立。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与学生经常沟通,而且要掌握交流的技巧,本人根据十余年的教学经验,遵循以下原则去与学生交流沟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就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尽快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职校学生更需要多多沟通,职校学生本身在素质和知识基础等方面较弱,教师要随时与职校学生进行沟通,稳定思想,提升素质.笔者在此从五方面探究教师如何与职校学生沟通,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沟通的成效。本文旨在从教学中的情感交流、课后的心灵沟通、评语里的精神鼓励这三个方面来探究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方法,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真正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是寻找有效途径,及时沟通与交流,设法去解决,而往往是为了避免"麻烦",便凭自己的"权威"身份草草了事,或以放任的态度"自然处理"。这样不但使原来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反而诱发了新的问题。导致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的原因,是一些教师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综合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师生间的沟通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对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沟通应该是师生目标一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愿意做的事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师生沟通困难,常常是因为教师与学生的目标不同,或者教师没有搞清楚学生的需求,与学生的交流不在一个频道上。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主动改变沟通方式,寻求有效  相似文献   

9.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其心理发展特点可概括为“长大未成人”,所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烦恼。如学习成绩,和同学的交往,强烈的孤独感等。这时,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其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进行心理指导。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师生适当的沟通在教育中何等重要。那么,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指师生之间传达思想观念或交换信息,完成信息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沟通有方,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现代教育,强调因才施教,注重对学生的独立能力、创造能力及健康个性的培养.只有师生间积极沟通,增加了解,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师生间的沟通不仅需要有共同的心理基础,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笔谈,是沟通师生的心桥。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教师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咀嚼,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交流的难得机会。在实践中,笔者对怎样写作文评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常常要与学生沟通。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方式沟通呢?一、积极聆听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的聆听对方,了解他心中的感受。听学生讲话时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往往是师生沟通失败的重  相似文献   

15.
爱是沟通的前提--谈教师沟通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班级的领导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眼睛盯着学生,讲课对着学生,教鞭指的还是学生。此外,工作中也常会产生认知偏见。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从而造成一定的心理距离。教师良好的沟通技巧将有助于缩小双方的心理距离,而沟通技巧的缺乏将会导致师生心理距离的增大。因此,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的沟通技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发展要求师生的积极沟通,师生沟通是教育交往活动的基本形式,教师通过师生的沟通达到知识的传播,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沟通,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本文借鉴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师生沟通的策略,即教师教师通过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策略,发挥教师的“期望效应”策略,运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策略,运用真诚、同感、接纳与尊重策略。  相似文献   

1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师生之间的沟通,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沟通教育更是心灵交流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电波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211-211,213
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很多,谈话、聊天、观察等都是实用且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而电话交流效果更好,师生在电话里无所不谈,轻松自在,不受拘束,学生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谈话方式。这让他们感到了平等.友善和无处不在的关怀,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一下就缩短了。利用电话与学生在假期中进行交流,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9.
师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沟通,一种是间接沟通;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沟通的条件,讲究沟通的原则和艺术。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乃至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在师生展开心灵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并运用各种教育理念指导工作,而心理咨询实践中的“来访者中心”理论对于师生交流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来访者中心”理论在师生心灵沟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