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记述,赵王以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文下注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又记,魏公子自迎夷门侯生,"从车骑,虚左。"文下注释为"左边的位子是上位"。同属战国末期,为何人们尚左、尚右观念不同,本文就古代"尚左、尚右"与"尊、卑"关系的变化略加考证。周时规定,天子面南而坐,诸侯朝天子,同姓从西面向北而上,  相似文献   

2.
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尊卑界线分明.在古代通常以“右”为尊,以“左”为卑,用“右”借指较高的地位.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4,(4):65-69
从方位词"左"的语义入手,结合史料,对"尊左""卑左"现象加以归纳和分析,认为"卑左"和"尊左"的现象在古代中国同时并存,适用于不同的范围、情景。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人把握世界时的多元和灵活特性。  相似文献   

4.
在古汉语中,“左”和“右”两字的用法和意义比较复杂。它们可以分开用,也可以合用,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当“左”和“右”分开用时,它们常有以下两个意义。首先是表尊卑。不过,表尊卑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就名位而言,古代尚右,往往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句中的“右”,即是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9,(2):78-83
形声造字创造了"卑"字族,转注造词发展了"卑"词系。转注造词和形声造字是隐显的关系:前者是隐性的,由概念向语词的物化;后者是显性的,由语词向文字的显现。它们一起反映了汉语的独特性。"卑"字族和词系研究对字词典的编纂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是《汉书·艺文志》中,班固对《老子》基本思想的概括。班固认为,道家是先让人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然后才能够有正确的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拿清和虚作为智慧产生的前提,叫"清虚以自守",拿卑和弱作为持身之道、处事之方,"卑弱以自持"。给我们的启示:(一)清,清静为天下正,旁观者清;(二)虚,虚才能容,谦虚使人进步;(三)卑,善于处下,低调、韬晦;(四)弱,"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  相似文献   

7.
“左”与“右”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两个方位名词,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用“左”用“右”大有讲究。周朝、秦朝、汉朝时,以“右”为尊,世家大族称“右族”,皇亲国戚称“右戚”,西周大学称“右学”,专记历史大事的史官称“右史”。那时右尊左卑还具体表现在居住的方位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普通平民则居市区之左,等级十分森严。像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言及“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这里的“闾左”指的便是居住在里门左侧的平民。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亦写到,蔺相如完璧归赵后“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是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说文》里说:"卑,贱也,执事者。""卑"本义是伺候主人的奴仆,后泛指地位低下,它的反义词是"尊"。"鄙"本指远离都市的边远地区,和"都"(都市)相对。因为住在边远地区,消息闭塞,行为粗俗,所以"鄙"引申为"庸俗、浅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卑""鄙"合用,意思是"地位低下,庸俗浅陋",一般用于自谦。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现代的"卑鄙"是形容词,词语的感情色彩转为贬义,意思是"语言、品行恶劣,不道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小读者,我们都知道在现代汉语中,"左"和"右"是用来表示方位的词。但是你知道吗,在古代,"左"和"右"除了表示方位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哦。中国古代崇尚右。在官职上,通常把右作为上位,右比左的地位高。这种"尚右"的规定,从周、秦、汉时一直延续到后代。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都设有左丞相和右  相似文献   

10.
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尊卑界线分明.在古代通常以“右”为尊,以“左”为卑,用“右”借指较高的地位。例《廉颇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并且还用“右”指世家大户为“右姓”、“右族”,在《张衡传》中有:“时国王娇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又如:“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后汉书·郭伋传》)都属此类。古代尊崇“右”而以“左”为较低的地位,称住在里巷大门左边的贫苦人为“闾左”,《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古代称官员降职为“左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一般说来,人类的左半大脑比右半大脑更为发达,这是由于人类长期习惯使用右手的结果。唐朝的孔颖达在《左传·襄公十年》疏里就说过:“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这自然形成了古人特有的左贱右尊的尊卑观。董勋《答礼》言:“职高者名录在上,于人为右;职卑者名录在下,于人为左,是以谓下迁为左。”《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蔺相如完璧归赵,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被赵王委以重任,“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官职比廉颇大。《琵琶行》一句“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迁”,就表明白居易的官位是降职,人是被贬…  相似文献   

12.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汉字分析入手,通过对"男尊"与"女卑"的比较、总结。让人们看到"男尊女卑"思想的根深蒂固,以更好地认清这种传统思想,正视女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韩非子·五蠹》:"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此句的断句及解释历来说法各异。这句话应该断句为"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其中"趣"当是"去"或"弃"的讹字。正确释义应该是"让他的(国家中)从事工商业的人民变少并且身份低下,以便使放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的人(事)减少"。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21年9月上旬刊,转发了2021年6月2日《中华读书报》上一篇赞扬朱自清先生自省精神的文章,标题是“谦谦君子卑自以牧”这里的“卑自以牧”错了,应作“卑以自牧”。  相似文献   

15.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悲剧都是由很小的事情引起的。带来的后果,有的断了同胞之谊,有的断了手足之情,有的毁了家庭,有的甚至丢掉了江山社稷,怎不让人唏嘘长叹!例如“卑梁之衅”和“蚱蜢之战”的故事。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后期,吴国的边境城邑卑梁和楚国的城邑钟离一界之隔,鸡犬相闻。一天,卑梁与钟离的两个女孩一起采桑叶时,因争抢桑叶发生了口角。两家大人听说后随即赶到了出事地点,先是相互指责,既而大打出手,结果钟离的人打死了卑梁的人。卑梁的百姓怒不可遏,守城的长官带领大兵扫荡了钟离。楚平王接到钟离遭到攻击的报告后,不问曲直…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中,"左"和"右"主要用来表示方位。而在古代,"左"和"右"除了表示方位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表示尊卑古人崇"右",以"右"为上,为贵,为尊。《廉颇蔺相列传》中"以相如功大,拜  相似文献   

17.
"床"和"榻"在古代都是指一种坐卧用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床,安身之坐者。"东汉刘熙的《释名释床帐》也说:"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这就说明"床"在古代就是一种宜坐宜卧的用具。另外,《释名释床帐》对"榻"的解释是:"长狭而卑为榻。"又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中国大陆的交通规则是,不管你是步行,还是开车,都得靠右走。这个靠右走的规则似乎是约定俗成的了。但实际上,靠右走的历史远没有靠左走长久。要是往前追溯,近至清朝、明朝,远至隋唐两宋、秦汉魏晋,甚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走路和行车都是习惯靠左走的,这个简单的规则还蕴含着很多历史故事和渊源呢。在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周、秦、汉时"以右为尊",从东汉至隋唐、两宋,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而元朝又规定"以右为尊",到了明清又改为"以左为尊"。  相似文献   

19.
<正>"卑鄙"是古、今常用的词语,但现代的"卑鄙"和古代的"卑鄙",词语的结构和意义有较大区别。古代的"卑鄙",本是联合词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短浅;后凝固成形容词,意思是"卑微鄙陋"。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意思是:"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短浅……"。"卑鄙"合用,意思是"地位低下,庸俗浅陋",一般用  相似文献   

20.
"右文说"理论自出现之初便一直是训诂学界的关注热点,它是对早期不合理声训的修正,是以汉字的形体为关注点进行释义的理论,启发了后世训诂学者对因声求义的重视。但若是过于拘泥形体从而丢失声音这一客观线索,便会走入弃字音而重字形的流弊。从"右文"产生原因、发展及价值三方面来讨论"右文"之利弊,力求以客观视角看待"右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