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若要问一年写了多少新闻,恐怕连自己一下子也回答不出来。别看新闻写得不少,但要获个大奖却真不容易,所以,有的记者把采写出获奖新闻形象地叫做“沙里淘金”。如果每年都能淘点“金”出来,对做记者的来说,可算是可喜可贺之事。我做记者10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1996年采写的《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省好新闻二等奖,奖项虽不算高,但给我的感触却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当我提出新闻稿件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时,不少同志脱口而出:“那自然是写出来的!”我说:“这个回答顶多是说对了一部分。”新闻稿件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任何新闻稿件都是先采出来,然后才能写出来。但是,不少年轻记者和通讯员只看到新闻稿件是写出来的,却不理解它首先是采出来的。因此,对待一篇新闻在写作上下的功夫较大,而忽视或不重视采访。即使出去采访也像蜻蜒点水一样抓些一鳞半爪的材料,回到办公室闷头写上半天或一天。结果是,尽管在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也难出“精品”。穆青同志曾说过:“手里没有好的素材,文字再考究,也弄不出好东西。”笔者刚步入新闻工作岗位时,就有过这样的教训。那是40年前的一个秋天,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  相似文献   

3.
凡搞几年新闻写作的人,也出过一些力作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哪就是时间一长易患“新闻疲劳症”,有股厌烦之感。因而让许多具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当别人捕捉写到报纸上时,自己又拍大腿自嗟自怨:我也觉察到的,为什么没有动手呢! 这个问题(或叫毛病)我也犯过,深有体会,细究起来,克服它并不难,关键是要经常想想当年自己奋斗拚搏出土的“第一篇”见报稿有人称之为“处女作”,对治治新闻疲劳症有好处。记得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大包干后,在我眼里满是新鲜事,正是山新水新人更新,走路碰到新闻,村头巷尾听到新闻,田里场上到处都有写不完的东西,说实在的前几年。在我笔下出了不少令自己满意的“村头新闻”,可近年来倒又感到没东西写了,  相似文献   

4.
陈布雷号称“南京城里第一支笔”。他作为蒋总统的秘书,自然为蒋氏草拟过不少应用文告。但是,1947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一次重要会议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蒋看到这个报告的文本后,生气地把报告摔到陈布雷的面前说:“看人家写得多好!”当时,陈布雷也按捺不住,便顶了一句:“人家可是自己写的!”言下之意是;我不如人家,你呢?没有我代笔,你怕寸步难行。直把蒋气得几乎要晕过去。就文章而论,陈布雷与毛泽东的高低,自然泾渭分明。这个高与低,取决于文章本身技巧吗?当然不  相似文献   

5.
不是废话     
不是废话刘洪波关于《江苏健康报》告南京克立公司造假报纸一案,我曾经写过一,点东西,大意是说这桩官司且不谈报社的正负,光是一家报纸,竞可干自卖的事儿,就够让人体味“有偿新闻”的泛滥了。那时,我仅知克立公司拿着“版权”做了广告,只是说这种东西打着“指导健...  相似文献   

6.
难忘的记忆     
人老好忘事.我已过了“耳顺”之年,可有几件事儿却从未忘记,至今,还深印在脑子里. 一、坐车1956年,三门峡枢纽工程加紧筹建.因为它是人民治黄以来的第一座大工程,好几个新闻单位都派驻了记者,其中就有新华总社的特派记者华山同志.按三门峡工程局规定,记者去工地,可以要车.但是,华山这位资格老,级别高,写过《鸡毛信》、《英雄的十月》等名篇的名记者,下工地采访却从不要车.不论是在距工地近的史家滩、大安居住,  相似文献   

7.
当记者不久,我曾给自己树了一个目标:别人写过的东西(指主题、角度)不写。回顾多年的记者生涯,虽未完全实现上述目标,却时时告诫自己要写有新意的稿子,少给读者“老面孔”。我在学校里学的是新闻专业。整天耳濡目染,接受了这样的概念: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给读者提供新鲜事实和思想,要使每一篇稿子能给读者以某些启迪。如果尽给读者“老面孔”,让人一见“似曾相识”,这是事业心不强的表现。多年来,我遵循师嘱,努力在实践中体现上述精神。(一)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拟好了,文章成一半”。这话是颇有道理的。然而真正使自己的“眼睛”能够达到传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却要下不少苦功夫,对此我有着独特的感受。记得三年前,我当团队报道员时,一次,我写了一篇自认为内容不错的稿子,却无论如何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一个确切的标题,便随便拟了一个标题匆匆寄报社,过后几个月毫无动静。新闻干事知道后,仔细的看了看,把我的标题给“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鲜、活泼而又耐人寻味的标题。发出不到两周,报纸上便原文照发了。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标题的重要,并…  相似文献   

9.
今年,解放军报社“红色足迹万里行”采访活动,我是在其他同志刊发10多个专版的稿子后,开始进入写作状态的。因此从别人的文章中学习、领会到不少好东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此外,我本人在25年前参加过军报策划的一次“周边行”采访活动,也积累了一些行进中采写稿件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一位同志兴高彩烈地来找我:“小孟,这篇报道看了没有?你看人家写得多好呀!”我接过一瞅,原来是1987年10月11日《河南日报》二版登载的成海、李瑟二人合写的消息《“冒富大叔”吴天喜张贴文明经商告示》,文中不少地方还被这位同志用红笔勾了红道儿。“有眼力!”我不由称赞这位门外汉。其实,我早就被这篇消息吸住了,反复研读之后又把它剪贴到存报册子里。这篇消息报道了镇平县经营清真冷冻厂的个体户吴天喜经营讲信誉,不坑人骗钱的事儿。事情虽平  相似文献   

11.
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有句名言:“我讨厌抄袭自己”。在艺术领域,艺术家尚且致力于冲破自己的模式,那么在以“新”为本的新闻领域,就更应锐意求新了。可惜,在新闻界人们虽然对剽窃、抄袭他人的作品已经深恶痛绝,但对“抄袭自己”的做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我们经常使用那么几种文体,提起笔来,就易囿于“俗套”之中:写科技人员攻关,总忘不了写这个人读了多少本书,不厌其烦地在文章中开列一串书单子,写通讯,不看事件的结局有无吸引力,动辄采取倒叙写法;写消息,不论需要不需要,非得在导语后面过一个“背景山”。甚至在语言上也“抄袭自己”。  相似文献   

12.
胡四海 《新闻三昧》2005,(11):55-56
一位老通讯员为一名新手改稿子时,指出稿中某些地方说得有点儿过,这样就不真实了。可这位年轻人却不以为然地说:“不这样写发表不了”。在基层通讯员中,持这种想法不少。一位朋友告诉笔,某单位经济效益好时,媒体记经常光顾,每年在各种媒体上刊(播)新闻报道上百篇,老百姓读了说“好的不多,报道与事实有出入的不少”。原因是个别通讯员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不自觉地成了鼓吹当地“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宣传员。  相似文献   

13.
当了几年编辑,也写了几年新闻评论。每观前辈新闻评论家的佳作,无不体现着鲜明的个性;反顾我们自己写的东西,连词汇、句法、结构都是标准件。报刊评论的观点和立意目前还难以个性化,但文笔的个性化总是允许的吧?后者的不行,只能怪评论员的无能。而学写杂文,实在是练性格文笔的最好办法。杂文是八股的死对头,杂文的“杂”从来是包含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我自己的体会,学写杂文就是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而全不要管无论怎样时髦的拿腔拿调的东西。“唯套话之务去”,才是杂文的生机。写过一段杂文,再提笔写新闻评论,我个人的感觉是手中的笔轻灵得多了。《人民日报》第三版近几年每有以“叶伴”署名的短评,大多数出自敝人手笔。那是在当天晚上对当天的新闻作当天的评论。如果说其  相似文献   

14.
在我一年的百多篇稿子中,大部分都是写家庭生活小事的.有些文友问我,如何才能写好这方面的稿子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第一,要多写“枣核”社会中“两头尖”人和事。我以为,家庭生活小事,也属于社会新闻范畴。要写好这类稿件,就必须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来个“包打听”。特别是那些所谓“新闻人物”,更应加意留神。我身在基层,对于经常生活在一起的下层人们的“内幕”,确是知道不少,据此我写了不少关于平民百姓中喜怒哀乐方面的稿子。如去年冬天,我听到一位母亲虐待她亲生女儿的事后,即怀着伤感的心情写了一篇题为《妈妈,女儿在呼唤你的爱》的稿  相似文献   

15.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浙江青年报》,很快就喜欢上其中的“女性、婚恋”和“文学、文史”栏目,看上面的文章把平常的日子和平凡的人都写得那么美好,忍不住手痒痒的也想写。待把稿子写好后,心里却打起退堂鼓来,想自己是个读理科的,如此专业不对口地写文章,能成功吗?会不会给人添乱,遭人笑话?会不会压根就无人理睬,看也没人看?心里七上八下的,犹犹豫豫地过了好几天,才闭着眼睛把稿子和信塞入信箱。一  相似文献   

16.
“‘冰点’刚开办时,谁也不知道哪些人可以做这儿的记者,许多人都来试,拼杀出来.留下来的就是‘冰点’记者。”“她们都是有过文学训练的.都有一定的文学基础.能写出大东西。而且她们阅历丰富,有10年以上的新闻工作经验;能吃苦,为了完成任务,在大山里一走几十里上百里的经历她们都有,防空洞,破窑洞都住过;稿件的表现力比较强,写的稿子都比较有味道.那么长的东西,读者能读下去.能产生共鸣.还能眼睛热一热.心里软一软。”她们也都到了要提升自己的“坎儿”上,否则许多思辨性.探究性强的题材没法把握,社会在发展,冰点也在不断改变,记者的知识储备跟不上,不能不断提升自己,有些领域的东西就无法写。——《冰点》专栏主编李大同谈冰点记者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部队的业余报道员,爱好影评写作.入伍三年来,写影评稿件不下五十篇,却都石沉大海.我曾为此苦恼过,怨恨过,并发誓今后再不写影评了.看了《新闻与写作》“影评漫笔”的文章,我找到了影评稿件不被采用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对影片看得不透,没有抓住其评论要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我写影评稿的信心又大了.部队看了电影《希望这不是真的》以后,我便试着写了一篇观后感《记取“失火”的教训》,寄给《电影宣  相似文献   

18.
这是1996年的事儿。北京市诗词学会在西山的一个大院儿里开会。作为报纸副刊的编辑,笔者应邀参加了这个会议。 这些年,有不少从工作岗位上离退休下来的老同志参加了诗词学会。这些同志为革命操劳多半生,现在从岗位上退下来,吟吟诗,写写字,安度晚年,是一件好事。然而,某些人在写诗填词的过程中,走上了歧路:他们成天陷在了诗词的格律里,写一首诗,把最大的精力放在了格律上,看合不合平仄,对仗是否工整,有没有拗句等。这样做的结果,是失去了诗歌最根本的东西:诗意。他们写出来的诗,缺少诗味,成了标语口号的堆砌,许多不该入诗的一些概  相似文献   

19.
我刚搞新闻报道时,启蒙老师告诉我,写新闻要学会掌握多种“武器”。要学会写消息、通讯、小故事,还要学会写言论,甚至连不属新闻管的小小说、散文、诗歌,也要学写。初学写消息时,老师讲要写好导语、背景材料、主体、结尾等,我似乎并没有听明白,写稿时总是找来几张报纸,凡带有“本报讯”字样的稿子,都认真去看,去研究分析,看它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然后就比葫芦画瓢,写自己的“消息”。每写一篇都这样去看别人的东西,看得多了,写得多了,就学会了写消  相似文献   

20.
感觉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了一辈子东西,说大话算是作品,说实话仅算作文。几十几的人了,又靠卖文为生,老说自己写的东西是小学生的作文,自己脸红不说,别人还会说是虚伪。为了给自己抹粉,也为了让别人说声真诚,就硬着脖子承认作家了作品了。我这人土里生土里长,没上过几年学,也没读过几本书,更没研究过土夫子和洋夫子,不敢冒充秀才。要说创作经验,一点也没有。经验是什么?是把成绩和成就总结起来,供别人学习,供自己陶醉的东西。这东西是个好玩艺,越总结成就越大,越总结缺点越少。我不会总结,也没这个宝贵习惯,便找不出自己的伟大自己的辉煌,便总是没有信心,越写越发现自己不中。这不是虚心,我也是个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