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录学的发展趋向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学的发展趋向简论马学博(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1对传统目录学理论的反思我国目录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之学,曾一度成为“显学”。然而历史的辉煌并未延续下来,在现代信息社会环境中,目录学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王重民先生诞辰120周年,本研究从“文史融通的辨章学术”“基于史料的文献目录研究”“目录学研究的系统思维”“书目事业的国际视野”“目录学的社会功能与现实意义”五个维度对先生的目录学思想进行探索,以示对传承中华学术文化的一代目录学大师的纪念。参考文献32。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目录学起源辨周九常(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目录学是我国传统旧学中的一门,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般说它起源于汉代。公元前一世纪,在刘向刘欲父子整理皇室藏书的过程中诞生了目录学,所以目录学有“向欲之学”之称谓,正如刘纪泽所说,“目录之学,启自西京。...  相似文献   

4.
钱振新同志在“章学诚的‘考辨’思想及其文化意义”一文中指出:“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代表了乾嘉学术的一个重要学派,他是由于对文化学术史起了总结性的作用而成为传统目录学的一位著名代表,是由传统目录学向近代目录学进展的先驱人物。他的目录学理论集中形成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体系。”这一观点不仅对章学诚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高度概括,而且对章氏的目录学思想体系之精华予以科学  相似文献   

5.
关于目录学,我国现代目录学家刘咸炘先生曾经指出,“古之为此者,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西方所谓批评学者相当。”“目录学者,所以明书之体性为其历史者也。”强调目录学必须“具批评之能”,“正伪补脱”,“定体达例”,进而才能“为读书门径”。无疑,这是一种很有见地的目录学观。此中国目录学所以优于西方目录学之所在,亦目录学作为独立的文献学科之使命所在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后期国外目录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目录学对中国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学者对国外目录学的研究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小高潮期、70年代未-80年代中的过渡期和80年代后期-21世纪初的稳定发展期。研究主题包括国外书目和书目工作、目录学基础理论、目录学史、中西目录学比较、西方目录学分支理论和研究综述6个方面。研究中出现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内容从单一肤浅走向广泛深入、研究队伍相对集中与总体分散”等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录学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当前目录学存在的三个问题:①目录学概念混用;②目录学实践相互层级关系不明确;③传统目录学理论没有做好包容网络环境下新目录学的实践。笔者试图建立一个以“书目学”和“学科目录学”为双核心内容的目录学新体系,并把所有的目录学实践分门别类地归入到这个体系中,以此来解答上述提到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和知识化(精确化、个性化、综合化、多样化)是新时期目录学发展过程中两大最明显的特征。目录的本质是知识地图,目录工作的使命是绘制和构建知识地图,目录学是研究知识地图绘制、构建和利用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用“知识地图学”来替代目录学,是传统目录学的新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相似文献   

10.
新文化与我国目录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在整个目录学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它是古代目录学衰亡,西洋目录学传入并影响我国近代目录学建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目录学思想在内容方面,从传统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禁锢下解放出来;在方法方面,完成了由经验描述到理论抽象这一重大转折,使目录学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近代目录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社会文化的革命密切相关,经历了近代目录学研究的萌芽、变革和建立三个时期。从江人度对四部分类法的疑异,经“康、梁”的否定,到杜定友、姚名达批判的继承,其间经历了思想上的几次转折。从总结古典目录学开始到建立近代目录学思想体系终结,花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种目录  相似文献   

11.
时代需求与目录学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录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时代和谐共振,就会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目录学的自身发展机制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80年代以来,目录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诸多不足.未来目录学应朝整体化、科学化、致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文献目录学到数字目录学》创新颇多,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集中反映了柯平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目录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该文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88年第4期《图书馆学通讯》发表了乔好勤先生文章——《我国近十年目录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乔先生“其一,关于目录学理论体系”的标题下,及文中的其它地方,着重地谈了“目录学理论体系”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几个令人颇不易理解的问题,现简略陈述如下,并求教于乔好勤先生。 1、关于“目录学理论体系”之名《思考》中先后六次出现了引人注目,带引号的三个字——“论、史、法”。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80年代以来研究章学诚目录学思想的文献从目录学思想、书目工作方法、思想源流演变、方法学理论与方法、索引理论与实践五个方面综述了这十四年中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及其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贺修铭 《图书馆》1994,(5):14-17
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别形成了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形成的契机是缘于对西方目录学的评价,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古代目录学的总结、对目录学定义对象的探讨、目录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第二次高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目录学和目录学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目录学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重视对书目情报工作和目录学应用研究等。通过两次高潮,中国目录学总结了传统,吸收了西方目录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西方目录学思想开始传入我国,1950年代以前西方目录学思想在我国的传播经历三个阶段。1920-1930年代前后对西方目录学著作的译介达到顶峰,公开发表的目录学译作40余篇(部),主题涵盖目录学方方面面,在目录学基础理论、分类与编目法方面出现了一批深远影响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目录学构建了2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基本格局.本文通过对杜定友<校雠新义>、刘纪泽<目录学概论>和姚名达<目录学>3部著作的介绍和比较研究,探讨了3部著作对2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视角的转换和新方法的引入大大拓宽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产生丁一批有影响的目录学论著,目录学理论、历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同时,目录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柯平 《图书馆》1992,(1):22-26
在新中国目录学发展的四十二年里,目录学的变革最引人注目的是最近十余年,而它的“序曲”则是从1979年到1982年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合编《目录学概论》的诞生开始的。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目录学教科书,它继往开来,融学术性、知识性为一体,它超出当时书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