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爱好者》2008,(8):76-76
《中国改革报》2008年5月15日刊登王秉礼的文章说,近一时期,在一些媒体的新闻标题中,“门”字日渐多了起来,什么“艳照门”、“广告门”、“报价门”、“歧视门”、“网络门”、“口水门”、“短信门”……甚而还有“眼泪门”,不禁扰得人们视觉疲劳。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报刊上各种人物专访难以计数,而其中影星、歌星的访问记尤为令人瞩目。写一写这些“星”们的奋斗史,本来是个好主意,可惜现在有些人追“星”成风,写得滥了、俗了。一是翻来复去翻烧饼、炒冷饭,那星刚一出现,可能光芒闪闪,只是以后没有什么大长进,但笔杆子们不罢休,还是一个劲地写,令读者乏味。二是写得空泛俗气,捧捧场而已,不少人物专访给人编个履历  相似文献   

3.
农民刘彦照,承包复兴乡轮窑厂得利后不忘企业发展。两年来,他从利润中拿出五万多元,更新、维修机械设备,兴建、  相似文献   

4.
我一读到刊于7月3日上海某大报第二版上《明天:第五号台风来了》一文的这个标题,就觉得别扭、不对劲。暇时琢磨,其问题之关键即在于题头和尾的“明天”和“了”3个字上,它们是不能搭配的。众所周知,“了”是助词,最常见、最主要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现代汉语词典》)。在英语语法中,则有“将来时”和“完成时”之分。那么,“了”应为“完成时”的字;而“明天”无疑是“将来时”词语。因此,若按上题去推  相似文献   

5.
大凡干记者的,都有个从“新记者”到“老记者”的过程,这是个时间上的概念,本文所要阐述的,尚不止于此。记得初当记者的时候,“每天都有新感觉”,世上万物在眼中是那样新鲜、有生命力,真所谓“太阳每天都  相似文献   

6.
据《解放日报》报道,散文的繁荣几乎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但专家认为,当前散文的表面红火现象掩盖了本质上的虚弱。传统散文强调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如建  相似文献   

7.
大凡干记者的,都有个从“新记者”到“老记者”的过程,这是个时间上的概念,本文所要阐述的,尚不止于此。 记得初当记者的时候,“每天都有新感觉”,世上万物在眼中是那样新鲜、有生命力,真所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也由此变得丰富多彩。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阅历的增多,司空见惯的东西多起来,就渐渐地习以为常,“见多不怪”了。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的句子中有多种成分,其中的定语和状语总称之为修饰语。它们在句子中起限制和描写的作用。请看以下几个句子:①在任何情况下,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②富贵的白人的孩子和贫穷的黑人的孩子,从他来到人世的第一天起,就是不平等的。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悠闲地坐在绿茵如毯的草地上,望着眼前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做游戏。例①如删去“首先”,意思就全相反了。例②删去修饰语,就成了“孩子和孩子……”,不知所云。例③删去修饰语就干巴巴的。由此看来,修饰语在句子中有时是必不可少的,用得正确,就能更准确、严  相似文献   

9.
百度新闻标题最美,0.096秒可以找到相关新闻约110,000篇:最美妈妈、最美大妈、最美奶奶、最美新娘、最美天使、最美校花、最美女孩、最美清洁工、最美爷爷……最美××之滥,暴露出传播语言之匮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奖太滥了谢国明每到年底,新闻界评奖颁奖的消息不断传来。其中既有国家级的新闻奖,又有地区性的新闻奖;既有综合性的新闻奖,又有各系统的专业奖,还有摄影、漫画、时事、文摘等单项奖;既有一年一度的定期奖,又有临时动议临时设置的临时奖。据手头不完全资料统...  相似文献   

11.
12.
最近在读报中发现一类“巧合新闻”。比如,徐洪刚事迹的报道刚刚见诸报端,便有题为《他也叫徐洪刚》的报道出现。仔细一读,报道中除了这位战士碰巧与徐洪刚同名外,并无其它的新闻价值可言。再如,新闻媒介刚刚宣传了好军嫂韩素云,不久就出现了有关“秦素云”、“张素云”的新闻。也是军嫂,也是“素云”,却并没有什么感人的事迹。某报不久前登出了孪生兄弟双双应征入伍的消息,随后便有好几篇孪生兄弟个个刻苦训练、双双立功受奖的文字、图片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报纸、广播、电视“好新闻”作品的滥评现象不仅牵制了新闻单位的精力,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冲击和干扰了正常的评选活动,还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贬低了评选的意义和作用。 一年一度的好新闻作品评选,原先主要由全国、省(市)两级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学会联合组织实施,可是部分行业的主管部门也纷纷向新闻单位发出系统好新闻作品评选通知,某些新闻主管部门对此不置可否,更有甚者参与联合发通知,要新闻单位按规定执行,有的地方级新闻单位去年先后收到近20个评选通知,诸如绿化、科技、科普、教育、卫  相似文献   

14.
时下,“冒风险”成了时髦名词,报刊上提得很多,特别是在宣传改革人物的时候。仿佛那些改革家一个个都是“冒险家”,都是靠“冒风险”冒出来的。其实不然。宣传改革,要反对畏缩不前、瞻前顾后的思想,要提倡敢想敢干敢于冒风险的精神,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冒风险”不能滥提,动辄“冒风险”会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偏见:仿佛冒风险是万  相似文献   

15.
日前看到一条对一些企业进行清理计划外用工检查的电视新闻,新闻对那些措施得力、成绩显著的单位进行了表扬,同时对一些落后单位,也一样指名道姓进行了批评。这种旗帜鲜明的做法实在是太好了。对先进,表彰其事扬其名,理所当然。但长期来我们似有一个“惯例”,对落后者的批评,言辞可以激烈,针砭不乏深刻,然而对其名,却都  相似文献   

16.
“某一意见,或出于国人之口,或出于外国友人之口,其价值是相同的,怎么能厚此薄彼呢?”。这是1986年10月15日《新华日报》在《细流集》专栏发表的《有感于“洋人告状”》一  相似文献   

17.
《人民法院报》载,一位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在《多伦多时报》实习时,到一家新开张的饭店去采访,回来后写了一条消息交总编。当总编得知他在那家饭店吃了饭时,就把那篇稿子退给他说:“吃了饭的消息不能用”。 “吃了饭的消息”为何不能用?原因很简单,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既然吃了人家的饭,已入人家彀中,即使是黑的,难免也会说成白的,即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一个有知识的人?简言之:横求其博,纵求其渊。这两句话,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一个孤陋寡闻,知识贫乏的人,是不可能当好记者、干好编辑的。今年6月,安徽省对部分新闻工作者进行了一次评定职称的考试,考试内容大多是基本常识,可是有不少同志不及格,尤其是文史方面不及格者更多。究其原因,有的同志平时读书甚少,长期以“干”代“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考起来傻了眼。  相似文献   

19.
时下,“冒风险”成了时髦名词,报刊上提得很多,特别是在宣传改革人物的时候。仿佛那些改革家一个个都是“冒险家”,都是靠“冒风险”冒出来的。其实不然。宣传改革,要反对畏缩不前、瞻前顾后的思想,要提倡敢想敢干敢于冒风险的精神,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冒风险”不能滥提,动辄“冒风险”会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偏见:仿佛冒风险是万  相似文献   

20.
吴宗宪 《青年记者》2006,(17):24-24
现在内地的选秀太多了,太滥了,到处都在选,我称这种现象为“僵尸片”。过去香港曾有过这种现象,僵尸片一个大卖后,就有一大批跟着上来,什么《昨日鬼见鬼》啊,《僵尸大劫》啊,什么都能跟鬼扯上关系。内地的选秀太滥了@吴宗宪!台湾知名娱乐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