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新闻单位在报道刑事犯罪案件时,常见用错法律概念的现象,就笔者所见,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混淆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两者无论在性质上、适用对象上都不同。前者是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依法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重大嫌疑犯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而后者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采取的一种行政处罚手段,被处罚的人只是一般违法或犯了错误,而没有构成犯罪。二、缓刑与“缓期执行”不能混同。缓刑是对一定刑期以下剥夺自由的刑罚有条件地不予执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我怎么也没想到,一篇在地方报刊发的“豆腐块”,还能上《人民日报》。 那是八年前的事了。 1987年1月1日,西安市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施行了。新条例规定:“被裁决受治安处罚的人或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治安处罚裁决的,可在接到裁决书后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上级公安机关在接到申诉后5日内作出裁决;不服上一级公安机关裁决的,可在接到裁决后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一件划时代意义的事,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迈出  相似文献   

3.
要加强公安宣传工作,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提高公安机关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认清公安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公安宣传工作是党和政府整个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公安机关必须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开展宣传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公安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一个“门面”,作为社会的一个“窗口”。因此,公安宣传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应该在促进精神文  相似文献   

4.
医院息事宁人、花钱买平安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医闹行为;而地方政府“绝不允许因为处置不当而引发更大的矛盾、将医患间的纠纷转变为患者家属和公安机关甚至政府的矛盾”的担心,以及这种担心下的做法,则在客观上成了对医闹的一种纵容  相似文献   

5.
吴旖旎 《大观周刊》2012,(51):465-465
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作为网络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因网络舆情的演化和扩散而短时间内在现实中触发的突发性事件。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舆情信息收集工作要注重收集的内容和方法。公安机关既要从人、载体、事方面来研究信息收集的内容,也要运用及时和系统的信息收集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洪 《记者摇篮》2005,(2):58-58
“说”新闻最早是作为一种新闻播讲方式而提出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它只是作为新闻“播报(播讲)”式语体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的.而且也只是更多地在语言外在形式上进行的雕琢。而现在对“说”新闻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播音时的快节奏和所采取的亲切、平等、松弛的语气和语调。而更多地将播音员的个性和文化积淀所习得的一种素质和修养融人到了播音创作中,也就是说,现在人们更关注的是“说”新闻的人所具有的外在气质和内在修养。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对微博的认识上曾经是相当滞后的。比如对待微博的监管态度最初是从政治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2009年初,广州的一位教师因为在课堂上讲授和使用Twitter,而被公安机关传讯。而一些干部不敢、不会说话,不愿回应热点,因此非常害怕微博这种简洁和迅速的大众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有些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在报道犯罪案件时,时常出现这样的提法:“当地公安机关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将被告人逮捕法办。”“逮捕法办”的提法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确切的。因为:一、在我国,国家法律只给予各级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这就是说,对公民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定罪科刑,通常称法办。其他任何部门(包括公安、检察机关)都无权对违法犯罪者定罪科刑。实际上,公安机关只是对被告人进行逮捕,而没有也不可能予以法办。二、对按照法律程序已经逮捕  相似文献   

9.
传媒小语     
《新闻世界》2008,(12):126-126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  相似文献   

10.
传媒小语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  相似文献   

11.
传媒小语     
《新闻世界》2009,(1):91-91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李希光  相似文献   

12.
按照《现代汉语词其》的解释,"观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也"专指政治观点。"从这个定义来看,一个人只要思维正常,对事情都会有自己的"观点"的。而"观点新闻"则不同。所谓"观点新闻",一般是指对专家学者,也包括一些党政官员在各类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学术讲座上提出的新观点所作的一种报道。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一种事实的报道,它不可以超脱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而不同的社会存在决定着大众对客观事物的不同认识。在当今新闻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行业中一些人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采取了一些不当的甚至是不道德的方式。如何正确提高新闻行业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不可否认,案例报道是向群众具体生动地进行法制教育的一种好形式。但有些案例,如凶杀、抢劫、强奸、盗窃等,如将整个情节不加取舍地详细报道其社会效果并不好。譬如,山西一家报纸于今年8月19日第三版上刊载了一篇通讯《公共汽车上发生的惨案》,报道一外地乘客来运城地区临猗县出差,被3个行窃的暴徒活活打死,车上20余名乘客竟无一人挺身相救,同时司机还被迫停车让凶手逃走。幸亏公安机关连续作战,才将罪犯擒拿归案。这是一桩在当地引起轰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从本质上讲,都是通过职能行为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稳定的部门,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实践中,两个部门的组织性质、职能任务、业务内容、价值取舍均有不同,不可避免会产生分歧,一方竭力搜索的内容,恰是另一方尽量回避的,由此形成了矛盾冲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媒体离不开丰富的公安宣传资源,公安机关也需要新闻媒体宣扬公安精神和公安风貌。这是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关系,关键是找准契合点,促进警方与媒体的双向沟通互动,化解分歧,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6.
作者原文: 北京公安机关查获一假冒新华社名义 “编书”骗钱团伙 北京市公安机关近日破获一起江苏省无业人员假冒新华社名义,以“编书”为手段骗取钱财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赵成甜、周桂祥等人全部落入法网。 据公安机关介绍,今年11月6日,新华通讯社保卫处派人到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白纸坊派出所反映:有人盗用中央领导同志名义招摇撞骗,假冒新  相似文献   

17.
逆反现象从心理学的观点看,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在任何场合下都与他人相对立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的产生,是社会生活作用于人脑的结果。具有逆反心理的人,经常采取一种与他人相反的观念、态度。具有逆反心理的受众,往往采取与传播者相悖,甚至对抗的态度和行为。实际上,这种受众是极少的。目前人们常说的“逆反心理”已大大超出了心理学规定这一概念的原义,而泛指传播活动中出现的对传播内容的怀疑、抵制乃至对立的倾向。这种倾向并非对所有传播内容抗拒,而仅对某些传播的抗拒,是由  相似文献   

18.
档案的科学分类,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目前,公安机关档案分类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给档案的日常管理带来的问题,是有待探讨的,笔者仅此谈点拙见。 一、要明确什么是“公安档案” 我们平时所讲的档案分类,是一般意义上的分类,是统称。实际上,档案分类包含了档案概念分类、档案信息分类和档案实体分类等多层含义。因此,就公安机关档案实体分类而言,不能只知道“什么是档案”,更重要的是根据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能正确回答“什么档案”这一理性问题。然而,在回答“什么档案”这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19.
实景拍摄,就是采取客观现实中存在的真实景物作为人物冲突的所在环境而进行拍摄的一种方法。它同人工搭景一样,都是为塑造典型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表现手段,本质是为了表现人。实景构成的环境,如果不表现人,本身就失去其意义。一、对全剧场景设计要有整体构思,选择具体场景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我在长篇电视剧《五爱街》中的美术设计就是这样将大环境与小环境做了整体定位,使局部服从整体的。(五》剧以全国闻名的十大集贸市场之一的沈阳“五爱街集贸市场”为背景,描写这个市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逐步建立、发展、壮大的过程;通过…  相似文献   

20.
马笋 《大观周刊》2012,(27):45-46
群体性事件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要求地方党委政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处置这类事件,切实有效地解决好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防发生社会动乱。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处在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第一线,也是处置群体性事件最重要的应急处置力量,因此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力量,研究公安机关对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策略对于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