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意义重大 ,是解读、阐释作品的重要原则。在“解诗”活动中 ,虽有读者主观因素参与 ,但探求结果越契合作者作品原意越好。在“用诗”活动中 ,往往能突出表现用诗者的创造性 ,但是正确深入理解作者作品原意是重要前提 ,不能很好地“解诗”就不能很好地“用诗”。  相似文献   

2.
3.
作为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个组成部分,鉴赏古诗词自然就成了中考语文命题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考点。面对中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习古诗,努力把自己打造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相似文献   

4.
“扩展语句”是2000年高考增加的新考点、新题型,这个考点怎样考,题型是个什么样子,《考试说明》只字未提。笔者根据语句“扩展”的不同地方,把“扩展语句”归纳为三种方式,即:前扩、后扩、插扩。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章明 《考试》2004,(2):11-12
一首诗的诗题往往起到提示全诗中心的作用,因而对诗题必须认真分析,不可轻易放过。如杜甫诗《望岳》:  相似文献   

6.
“点悟”,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准确地点出问题的关键,引发学生认识上的飞跃,由头脑中的零碎想法形成对问题的总体而深刻的认识,使疑难问题豁然而解。“点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可追溯到南宋名思想家、教育家陆九渊的“顿悟”教学法,其渊源盖出自于佛教“禅说”。佛教禅师授徒就是用“顿悟”法,重在让弟子用心悟其真谛。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年事已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规整来探究谷雨名称的来源,用图表结合的方式分析谷雨时节在天文所处的位置及历史演变;用物候知识解读谷雨三候及其蕴含的自然规律,引入概念隐喻和语义分析理论释读谷雨农谚;考证花信概念的起源和择取古人关于花信的合理分类,从花信诗管窥文人对于谷雨三信的歌咏和对人生节律的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8.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首诗主旨所在句,或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诗眼犹如人眼,最为生动传情,因而成为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如何鉴赏“诗眼”?笔者总结出以下六法。以“一字”或“一词”为眼,以“一句”或“一联”为眼,方法各有三。  相似文献   

9.
前人的“细读”,汗牛充栋,有思维、观念、原则、方法等的不同。本文撮其大略,以注疏、文选、观止、别裁种种,粗分“细读”大要,以为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方渔 《语文知识》2003,(9):12-12
我国古代的诗歌,题材、格式繁多,其中最奇特的当数宝塔诗和枣核诗。宝塔诗是杂言体诗的一种,常以一个字开头,接着每句或每两句增加一两个字,诗的排列格式如同宝塔,故称宝塔诗。通常从一字句递增至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如令狐楚的宝塔诗《山》:  相似文献   

12.
在与数的整除相关的知识中,每个知识点都有它的实际价值。我们要在辨析、应用中理解并掌握它们。如约分要应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及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要应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那么,分解质因数有它的实用价值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合逻辑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提到的六种病旬类型之一,历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经常涉及这种类型的病句。那么,什么叫“不合逻辑”呢?逻辑,是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科学。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所以,不合逻辑指语言表达中在概念、判断、推理方面出现的毛病,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15.
经统计,2005年全国16套高考卷中,有14套考了“情”。所以,在高考的诗歌鉴赏复习中,对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的“情”的类别做些归纳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与“史”的关系有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代诗与史是不分的,诗即是史,史即是诗。清钱谦益《胡致梁诗序》:“孟子曰:《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未作以前之诗,皆国史也。人知夫子之删诗,不知其为定史。人知夫子之作《春秋》,不知其为续诗。《诗》也,《书》也,《春秋》也,首尾为一,书离而三之者也。三代以降,史自史,诗自诗。”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全国高考数学第12题是一道网络题,学生解答起来颇感困难,得分率偏低.网络题是一类题意新颖、构思精巧,极富思考性、挑  相似文献   

18.
陶麟老师在题为《“诗三百”辨》的文章(载《中学语文教学》2000.6)中对“诗三百” 进行了考证,提出了“诗三百就是《诗》三百,而不是‘诗三百’,更不是《诗三百》”的结论,对长久以来认为“诗三百”就是《诗》的代称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令人耳目一新。但我觉得陶老师的论证对其结论的支配力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20.
现行的许多中学课本中对《诗经》的注解都说《诗经》也称(或古称)“诗三百”。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中也说“先秦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这都是把“诗三百”作为《诗》的代称。我觉得这么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