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强调“读写结合”,即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读”与“写”可谓语文教学的灵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如今的“读写结合”却存在着有其名却无其实的弊端:对“读写结合”认知不足;对“读”与“写”的结合点比较迷茫.读与写在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中的结合方式可因地制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浓厚兴趣,而且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畏难的痛苦心理,还有利于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提升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叶圣陶曾经明确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倩;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这段话揭示了读与写的实质,说明了读与写是相通的。吸收有助于促进表达,在表达过程中,又可以加深理解。读与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从读书中学会写作呢?我认为有四点要处理好。 一、找准读写结合点。以教学大纲对某学年(学期)的教学要求,以各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和本班学生写作的现状为依据确定结合点。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不仅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阅读的方法,理解积累精美的词句,还要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的写作技法的训练。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对儿童来说模仿就是学习,写作并非创作。模仿是一种学习的手段,也是学生独立作文前的准备。在阅读。模仿、写作中,要注意读写的对应关系:(1)从读学解题——作文练审题和拟题;(2)从读学分段、概括段意  相似文献   

3.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原则。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及写作特色。写作教学是通过作文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提高写作能力。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8,(22):F0003-F0003
从2008年7月起,《高考语文》全新推出一系列新栏目:“名校学案”、“主题读写”、“考场作文”、“创新试题”等。“名校学案”分8个重点专题,一期杂志一个专题,分别是语言基础知识;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上、下);现代文阅读(上、下);古诗文鉴赏;语言实际运用;考场写作。学案结合学科复习备考实际,  相似文献   

5.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以学习任务群为主体,将“大单元”的主题学习与单元写作任务相融合,充分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借助写作任务驱动文本阅读,做到以读助写;将单个写作任务融入学习任务群,形成专项写作活动;注重在交际语境写作,逆向探究文本。基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拟从写作任务驱动性、综合性、交际性等方面构建系统化的“读写共融”模式。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读”是基础,“写”是目的。只有“读”这个基础打好了,才能厚积而薄发,但只“读”不写,就如过眼云烟。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实际上是“举一”与“反三”的结合,是“学习”与“运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为高中写作教学带来新机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实质上是一个“任务驱动”的过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写作教学中,强调任务提炼,重在生成驱动性任务;借助阅读和活动,强化任务驱动作用,意在有效推进写作学习;从任务驱动迈向任务解决,旨在培养指向问题解决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朱玉霞 《学子》2013,(12):92-92
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对语言的表达都属于语言行为的范畴,二者之间相互关联。所谓语文的“读写一体”,指的就是阅读和写作的相互结合,通过“读”和“写”的训练,使人的思维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升华,从而学会更好地去表达。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只有将阅读和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涵和提高表达能力。而想要更好地促进读写的结合,实现语文教学的读写一体化,就需要通过有效的策略作为辅助。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想办法利用好教材中的课文,跟着课文学语言、学技法、学生活,坚持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在突破作文教学的重难点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导”来培养学生写作情趣,将学生“导”入作文环境中,使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写作锻炼。一、导“阅读”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以读悟写、读写结合,能促使学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写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社会语言现象。语文教学要置阅读与写作于整体化的学习状态之中。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三部曲"为:立足文本,聚集表达,阅读中揣摩读写训练的结合点;精心设计,指向语用,迁移中内化读写训练点;因写而读,读中求法,习作中强化读写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读写结合”是一个在中语界很有影响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所谓“读写结合”,是利用“读”与“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在完成各自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读”来促进“写”,通过“写”反过来促进“读”。但是近年来,“读写结合”受到较为普遍的质疑和冷落。有人认为,““读写结合’只不过是把读物作为写作样本,作为一种仿效的对象”,“实质上是以写作为中心,阅读不过是写作的附庸”(章熊);一味“读写结合”,“既挤走了精心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又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写作思路偏狭,‘读’与‘写’两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解决教师作文批阅负担重、读写结合杂糅、作文教学质量低的问题,可运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将读写改整合于一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把教学任务分解为知道“写什么”、知道“怎么写”、掌握“怎么写”三个板块,并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顾妹娟 《作文》2023,(40):61-62
<正>读写能力是高中语文语言能力素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师要以“写”为重,积极探索为写而读、以写促读的教学方式,促使读写教学活动同步开展,达到最佳的读写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有效提升。在语文教学中,读写同步的实践策略具体有:日常教学融合读写,渗透读写转化;文本词句鉴赏分析,积累写作技法;课前课后拓展习作,深化以写促读;深度解读文本内涵,做好写作铺垫。  相似文献   

15.
许金炎 《辽宁教育》2023,(21):67-69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即从阅读与写作主题的结合、阅读与写作结构的结合以及阅读与仿续写训练的结合三个层面,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着力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作文教学成效低微的现状,笔者尝试进行"以写带读,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模式。这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通过写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定向阅读和扩展阅读,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九义小语《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小学是学习作文的启蒙阶段,课文本身就是范文,是写作的例子,是模仿写作的好教材。读写结合,即以记叙文为主线,在讲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读写一体化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看作一个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互动的整体,紧紧抓住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文本魅力,鉴赏文本的形象、语言和技巧,进而把读的过程转换为写的冲动,把写的体验再融入新一轮的阅读活动中,达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以写助读,以读促写,读写一体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读与写的结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点之一。教学中阅读主要通过阅读文本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写作能力,写作主要通过作文将习得表达。前者是“输入”,后者是“输出”,两者相辅相成。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厘清读写融合点,系统性地选择读写训练重点,循序渐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陈佳 《中学生天地》2023,(12):42-45
<正>写作营项目:《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写作营目标:学写语言鉴赏札记语言鉴赏札记,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品味文章中的精彩语句或段落,立足“语言”,分析锤炼语言的技巧,从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等角度对精彩语句或段落进行赏析,从而形成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布局合理、分析到位、形式灵活的语言鉴赏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