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益关联"原则是传统诉讼理论用来确定原告资格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利益如公共利益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益关联原则对这些利益的保护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环境利益是全人类永恒的公共利益,这一特性决定了环境诉讼必须突破利益关联原则的禁锢,重塑原告资格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是以"事后救济"为主的诉讼类型,但面对风险预防的紧迫性和行政公益诉讼的特殊性,构建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尤其必要.风险预防原则和域外实践经验也为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提供了容许性空间.未来我国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设要在划定受案范围、确定诉讼时机、分配举证责任、衔接诉前程序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任何一个诉讼程序中,双方当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司法过程的根本规则、它的推动力量以及效力保障,都是基于“对审原则”。对审原则表达的基本思想是确保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参与,应当体现在整个诉讼过程当中,主要适用于法官和双方当事人之间。此外,对审原则的贯彻有赖于一系列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任何一个诉讼程序中,双方当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司法过程的根本规则、它的推动力量以及效力保障,都是基于"对审原则".对审原则表达的基本思想是确保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参与,应当体现在整个诉讼过程当中,主要适用于法官和双方当事人之间.此外,对审原则的贯彻有赖于一系列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5.
“诉讼标的”概念可分解为“当事人希望法院对此作出判决而将其作为申请事项”的诉讼标的与“为了使作出的判决被赋予判决效力”的诉讼标的,诉讼标的具有两面性。在诉讼标的两面性的框架下,处分原则与约束性辩论原则各自作用范围中的法官释明适用领域各有不同,进而产生对新旧诉讼标的理论的影响。因此,诉讼标的理论的新视角下探讨其法官释明问题之间背后的逻辑联系和价值指向,可以为诉讼标的理论的争论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论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之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的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已具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诉讼中,法院、当事人双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诉讼共同体,所以,为使诉讼更加协调地进行,对各主体诉讼行为进行一定限制就成为必要。诚实信用原则能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它通过调整诉讼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诉讼在协作、诚实、善意的协同关系中进行,并以此实现诉讼的公正。  相似文献   

7.
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作为违反诉讼秩序的制裁方式,在三大诉讼法的法律规范中皆有体现。由于立法者对于强制措施的性质始终未能清晰地认识,导致在三大诉讼法中关于强制措施的规范不仅违背法理,而且存在相互抵牾之处。欲科学规范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首先应当廓清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为适应强制措施的秩序罚性质,其设定应当遵循平等原则与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国家主权原则、管辖权的国际协调原则、便利诉讼原则和有效原则是确立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四大基本原则。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管辖权的国际协调和便利诉讼终将成为确立国际民事管辖权的最重要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法官释明权在规范诉讼行为和发现案件事实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着释明权行使不规范的现象,在2014年新《行政诉讼法》颁布后各地司法实务界在行政诉讼法官释明权界限原则的确定方面做出了初步探索,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各地司法实务中确定行政诉讼法官释明权原则的过程,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行政诉讼领域确立行政诉讼法官释明权界限原则时应当充分考量行政诉讼的特质及其审查标准,将合法、中立、必要以及适度确定为具体的界限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制的历史,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经过四千多年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诉讼的一些共同原则,以及刑事诉讼原则和民事诉讼原则。这些原则的形成,跟我国古代的哲学基础、思维模式、客观条件是分不开的。这些古代诉讼原则中仍有值得令人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无罪推定原则是各国公认的一项国际司法准则。文章从产生、发展过程探索分析了“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和实质内容 ,并对我国贯彻无罪推定原则提出一些看法 ,特别是阐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与无罪推定原则相矛盾的内容。认为我国要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必须赋予被告沉默权和律师帮助权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从立法上得到根本完善  相似文献   

12.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保障人权的基本法律原则,可以说是刑事诉讼中应当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言论自由限制规则便是其中之一。未经过法定的司法程序,任何人在法律上都被认为是无罪的,这一理念应当在全社会普遍确立。然而,在实践中,以新闻媒体干预审判为代表的"舆论审判"现象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无罪推定的权利。对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确保无罪推定原则更好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审视近年来不断披露的冤假错案,不难发现任何一起冤假错案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应当对冤假错案的发生起着重要防范作用的审判环节,却因未能将程序公正的价值根植于法官内心,导致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审判依法独立等原则在具体的审判实践中无法实现,是一批冤假错案发生的主要根源。需要坚持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三大原则,以求将冤假错案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与这一原则在有罪无罪的落脚点、沉默权、疑罪从无的规定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无罪推定原则”和“沉默权制度”的发展趋势,给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国际通行的刑事法治原则,它在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功不可没,故而有人将其与罪刑法定原则并称为刑事司法的两大基石。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吸收了该原则的一些合理内核,但并不全面,我们应当在法律观念、诉讼形式、法律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期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最终确立真正的无罪推定原则,使刑事诉讼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权,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该条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因素,是刑事司法改革的重大进步,然而在本质上更着重于强调人民法院的统一定罪权,并在本法中相应废除了免予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诉法第12条规定“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种否定式表述只是禁止了有罪推定。而无罪推定的关键是在禁止有罪推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无罪的法律状态。我国刑诉法的修改应与国际通行表述接轨,采用“推定为无罪”或“视为无罪”等字眼准确表述、真正确立无罪推定原则,为人权保障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无罪推定原则的实施规则,剖析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和特点,以及司法实践的现状、不利因素和原因,由此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权利推定是现代司法的基本理念。司法中的权利推定是司法权行使的一个重要环节。司法过程中进行权利推定时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从程序和实体角度构成了对司法中权利推定的软法规制。规则、原则、立法意图、法律精神的内在关联性则在另一个操作层面规制着"法不禁止即自由"之常规的权利推定具体原则的司法适用。两者构成了司法中权利推定的基本规制进路,保障着权利推定的向善性。  相似文献   

20.
有着“展现当前司法制度弊端的一个标本”之称的佘祥林“杀妻”案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与追问。究其根源,“有罪推定”的办案潜意识是造成这些错案的根本原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中国,“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与落实,需要三个基本的制度构建来作为支撑:即确立“任何人不受强迫自我归罪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完善诉讼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