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如雷先生以百折不挠的治学精神献身学术研究事业 ,在史学理论研究领域有着卓越的创见 ,在隋唐史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形成了一元化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史学方法 ,这是胡先生为学术界留下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2.
胡如雷先生的治学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特点: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历史研究,强调“论史结合”,重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著目录既是学者成就的具体体现,又是了解、研究学者的入门向导.为方便学习、研究胡先生著述,在前人基础上扩大收集范围,编成了胡如雷先生论著要目编年,分为著作、论文、书评与回忆三部分,分别按年代先后排列.力求全面反映胡先生的论著情况,为研究者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4,(3):96-98
胡如雷先生在隋唐史研究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批驳了学术界存在的所谓隋唐史研究已走到尽头的悲观论调,提出了历史研究中的通才论,他重视文献的体例研究,主张创新研究方法,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历史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对年轻学者从事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31-134
胡如雷是陈寅恪史学的继承者,他继承了陈寅恪索隐探微的治学方法,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进一步拓宽了史料范围,重视新史料的挖掘与运用,主张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中国古代史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田居俭研究员从任大学教师到任杂志编辑,史学研究始终贯穿其中;他的研究注重从古到今、博采贯通,同时着意从源头做起,重点在史学理论、中国历史和历史人物;其学术宗旨是"求真求新,经世致用";著述原则是"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治学途径是"充分地占有史料,史贵‘惟义之求',戒陈言,求新意";行文风格是"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简洁明快,笔端带感情".  相似文献   

7.
顾颉刚先生追求的“为学术而学术”道路,不仅体现在他学术研究中有一种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的韧性,而且体现在他组织禹贡学会,辛勤地培养青年学子的活动中;而这种追求之所以受到阻碍,使顾颉刚深入彷徨,苦闷,就在于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左”倾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等对学术研究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以学术为基质建构起的五十余种学术用语作为一道独特的景观,表征了他作为一个学者的风范和对学术要义的阐扬,道出了学术成为学者理想与追求的应然之义和实然之道.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史学家对史学研究的目的一直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学以致用,经世治国,为现实政治和社会服务;有人则主张避开尘世的烦扰和争斗,为学术而学术,做纯学术研究。由此导致他们在文章的选题和具体研究方面,大相径庭。“现实派”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是中国出版机构中的杰出典范,它为中国的出版事业开创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其“守正出新”的举措,也为当前和未来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华书局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把具有商业属性的出版活动同时变成一种开启民智的文化活动,把出版业当作为国家积累知识、向民众传播知识的一种途径。研究中华书局的出版文化和学术追求,将会给中国出版界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号称"史学大师"、"国学大师",其生涯不过半百,然造述惊人.其所涉及的学术领域之广,并世罕有其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故蔚为一代宗师.若将王氏一生的学术成就归结起来,其前期成就主要在文学,包括文艺批评、诗词与戏曲史研究,他融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哲学、美学理论为一炉,著有腾誉士林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迄今仍被学术界奉为经典名著.王氏匪夷所思地沉潜于西方哲学家那布满艰涩而又幽邃的思想丛林,采撷下盈溢着文化芬芳的花蕾,并播撒在近代那贫瘠的美学园圃中,堪称将西方美学系统引入中国并使其独立为一门学科的第一人.王氏后期,学术重心转入对金甲文字、汉晋简牍、汉魏石经、敦煌卷子、古器物学的考释,仍是当代史坛无法逾越的学术空间;王氏于商周史、蒙元史等方面的研究,更是生面别开,创获尤多.至于传统的"说文"学、训诂学、音韵学、版本目录学、校勘学,亦皆渊萃卓如;王氏纯熟地以小学沟通学术之林,诚为其治学中的一大法宝.就其治学特点而言,大抵有四:一是视野开阔,气象宏深,大气包举;二是果于自信,而又不武断、更不师心自用.对学术自由的笃信和力行,是王氏作为一个成熟学者的重要标志;三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与独立意识.王氏自觉地追求学术上的"无我之境",即注重学术、知识本身相对存在的客观价值与长远效用,并强调学术上的"三无"主张;四是方法科学,观念先进.尤以其"二重证据法"和"阙疑法"为著.胡适、吴宓等人之所以极力聘请王氏入主清华国学研究院,不仅缘于王氏卓荦的学术成就,他们同时也看到了王氏身上所透发的那种强烈的学术魅力与超凡气象.环顾近现代学术界,大家辈出,却鲜有像王氏这样的旷世奇才,在哲学、经学、小学、文学、史学、美学、考古学、戏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版本目录学、古器物学等各个方面丰饶地展开.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精神主要是学术精神,大学校园文化也首先是指大学的校园学术文化.因此,努力营造学术环境、培育学生的学术追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满张泽院士的办公室,张院士的笑容和这春日阳光一样温暖而亲切。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谈起他负责的纳米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黄永年先生是当代享誉国内外的历史学家,总结他的治学路径,能为后学提供典范,进而振颓风、纠偏差.黄先生的治学三昧,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点:求真务实、当仁不让的学术品格;极致境界的学术追求;渊博的知识依托;严谨精湛的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费孝通先生所走过的长达70余年的学术道路,可以说是中国近百年学术历史的一个缩影,生动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认识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费先生的思想早已超出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范围,而成为影响众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导向。  相似文献   

16.
学术生活是丰富多样的,学术圈是变动不居的,但是学术界的追求是共同的。学术之间的不同群体犹如不同的部落,有着不同的部落边界,沿着不同的部落轨迹,遵循着不同的部落准则。然而,不同的部落有着相似的生活,共通的文化,共同的追求,这些才是学术圈的实质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著名大学的金字招牌,既不是行政御封的,也不是自我标榜的,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来自于历史的长期积淀,来自于社会的普遍公认。不同的著名大学.各有各的著名之处,所有著名大学都是南名牌学科、知名学者和优秀学术构成的。名校的定律是:学校的知名度与学科、学者与学术的知名度成正比,与名牌学科、知名学者和优秀学术的衰减度成反比。穷尽一切力量去维护这一定律.努力提升学科的品牌、学者的品第、学术的品位,是著名大学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滕大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外国教育史学家。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系,先后在山东、安徽和四川等地任职。1947年滕先生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外国教育史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学界公认的我国新时期外国教育史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滕先生在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以及美国教育史和西方教育思...  相似文献   

19.
蒋孔阳先生虽然已离我们而去,却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的学术品格为: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巍然卓立。同时,这种品格的形成,又是以蒋先生的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高尚人格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0.
李迪先生(1927-206)是中国数学史、科学史界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师,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科学史家。他走过的学术道路是:矢志不移、锲而不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专题起步、纵向开拓;扩大战果、横向开拓。这条道路对于从事学术研究,具有普遍的、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