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SARS事件中,因为对SARS认识的诸多不确定性、缺乏安全感以及传言的影响,引起社会民众心理上的巨大恐慌.而要克服恐慌心理,则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去认识和应对SARS,并且还要重视人文关怀.同时,SARS事件启示我们:公众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和危机意识有待提高,迫切需要建立社会支持和心理援助系统,以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2.
杨丽霞 《中国德育》2004,(10):36-3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休戚相关,是民族心理的升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离不开对我国民族心理的扬弃与优化。民族心理包括个人心理素质和社会心理素质,本文主要是指社会心理,即中华民族的整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抗击非典的斗争,对于教育、思想战线来说既有严峻的挑战,又有难得的机遇。大学生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以实际行动弘扬了民族精神,为民族精神充实了新的内容,将自身的精神层面提升到新的境界。大学生在抗击非典斗争中表现出伟大民族精神的原因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者应结合突发事件教育、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并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承受力自测问卷》对1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与心理承受力存在极其显著性正相关;其中客观社会支持与心理承受力呈显著性正相关,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与心理承受力呈极其显著性正相关;(2)大学生主观社会支持的不同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的不同水平在心理承受力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主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能联合预测心理承受力的17.7%。说明培养大学生主动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能够提高其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5.
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探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民族心理内涵的分析,着重探究了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认为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皆为社会存在的反映,两者间的联系不仅是内在的,甚至可谓二者是以不同的形式反映着共同的民族本质。两者是处于异层次的社会意识,前者是后者的潜在形态,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形态。民族心理影响社会发展速度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化是一种圣贤化,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精神化现象都打上了这种圣贤化的烙印,民族审美意象作为民族精神力量的肯定性象征,同样积淀了由这种圣贤化形成的民族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当下民族经济生活已经从自然状态逐步向商品化形态转变,从而导致了民族心理结构的重组与来自各种渠道的文化交汇。全新的经济格局以及新的社会心理与观念,令人惶惑二己兴奋地进入到现代场景的社会生活之中。在这种精神变汇、思黼辐辏的当代场景里,向以稳重庄严著称的侗族文化也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表现出应和与参与的积极姿态。  相似文献   

8.
提高居民通胀社会心理承受力是保障改善民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主观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采取PPS抽样调查方法对居民通胀社会心理承受力开展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人口变量、组织变量、经济变量、社会心理变量探究不同群体、不同物品类别通胀社会心理承受力的差异。结果显示:居民通胀社会心理承受力呈现出随经济收入增加持续升高的趋势,同时个体主观价值态度对其亦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心理弹性量表及自编高校突发事件心理适应问卷,对11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及考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突发事件心理适应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能共同显著预测突发事件心理适应水平,其中心理弹性的影响作用大于社会支持,且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突发事件心理适应水平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初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洪宪复辟这一历史丑剧产生的原因。民初渴求社会稳定、避免动乱的心理为复辟提供了契机;滞后的民族文化心理是复辟的政治文化土壤;统治阶级的“帝制心理”是复辟的助产婆,它们都对复辟起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抗震救灾斗争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催生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一精神力量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民族是人类的一种群体分类。民族认同心理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它包括民族认知、民族心态、民族意识以及民族信仰,民族认同心理因其具有的强大聚合力仍是一种人们普遍重视的"政治资源",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然而,民族认同心理也是一柄双刃剑,进步的力量利用它,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反动势力利用它则可以制造分裂、破坏团结、危及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3.
袁祖社 《中国德育》2006,1(5):79-79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气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  相似文献   

14.
面对现在不断发生的社会突发事件,对当事的民众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引导他们尽快走出阴霾,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一种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消除公众由于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心理恐惧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平息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当前,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非典,为民族精神增加了新的内涵,使民族精神达到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不是系统的意识形态,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不具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可以干预和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因而也会对历史发展的面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负面心理反应解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突发事件引起的公众心理失衡可能会导致公众的负面心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会引起更大范围的群体恐慌和社会动荡,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控制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负面心理反应,不仅应该关注在突发事件中人们的负面心理反应本身,而且更应关注这些心理现象背后的诸多社会问题。因此,从社会学的视野,对突发事件中人们的负面心理反应进行公众知情权、社会信任、公共管理三个维度的解构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心理拓展训练的实验证明,学生参加训练后,能够很好地改善自我,让学生在集体中、在合作中、在矛盾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适应社会的知识,领悟做人的道理。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促进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及能力,对推动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研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尚聪 《宁夏教育》2009,(11):68-68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社会价值观、道德观还没有形成两方面考虑,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20.
研究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民族主义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民族主义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总是被置于宏观的国际关系中进行。对民族主义内涵的界定也是同仁见智,但都是基于一种彼此认同的情感,因而本文拟将民族主义理解为在某种心理之上的民族成员的行为方式,并将民族区分为传统民族和政治民族,以探寻民族主义起源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