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意     
赵丽宏  王鲁 《现代语文》2004,(12):12-12,5
诗意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大概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公式化的标准答案、不过我以为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诗意是一种美,是一种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相似文献   

2.
吴根华 《新高考》2004,(1):14-15
在近年的高考和各地模拟考卷的仿写题中,被仿材料较多采用的是诗歌,我们称之为“诗意仿写题”。命题者要求考生尝试诗歌的创作,而考生在完成仿写的同时,也初涉了诗歌神秘而奇妙的境界。这类试题具有“一石双鸟”的考查效果。  相似文献   

3.
诗意夏夜     
落日像个醉汉,红着脸跌倒在乡村的山那边。乡间的小路上,一头头活泼的小羊和牛犊,跟在它们母亲的后面蹦蹦跳跳的,尽情地撒着欢儿。几个淘气的小孩想骑羊,可羊儿不领情,撒腿就跑。形形色色的鸟儿都急忙地往窝里钻;鸡、鸭、猪在叫个不停,向主人觅食;烟囱冒着缕缕炊烟,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黄昏图。  相似文献   

4.
诗意童年     
<正>诗与远方,是所有人的终极梦想,其实也正是每一个孩子来的地方。诗,是每个人心中都曾绽放过的花,它是童年的快乐,青春的音符,成年的寄托,永远在心底回响。随着金秋时节北京“十月文学月”再次拉开帷幕,我们和《十月少年文学》杂志再次一起策划了今年关于“童年与文学”的话题。本期我们将走访5位杰出诗人,听他们分享童年点滴,以及这段纯真岁月与他们创作灵感的关联。从乡村田园到现代都市,从纸笔年代到数字时代,他们将带领我们穿越时光,重返那段充满诗意的童年时光。  相似文献   

5.
诗意田园     
一大早醒来,就听见了许许多多的声音,有小孩子的玩闹声,有鸡叫声,有吆喝声,有水流声,还有许多分辨不出来的声音。我迫不及待的拉开窗帘,看到了一片如梦般的景色,窗外,虽然太阳从云层里露出来了,但是村子里还是被一层薄薄的雾笼罩着,有种莫名的神秘感,太阳光透过薄雾慵懒地撒在村落、田野里,虽然不暖和,但是映着房顶上的缕缕炊烟,有种陶渊明诗中“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诗意地生活     
面对现实,每天奔走在三点一线之间,有的只是繁忙与焦虑,有的只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希冀。然而,蓦然回首,你会赫然发现,枯燥的高中生活本可以诗意地度过……  相似文献   

7.
诗意清秋     
落 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空气中熟悉的味道,又在这个清秋如约而至。桂花的清香, 在周围弥漫,思绪不得不为此停留,看这深院的梧桐怎样锁住了 清秋。 闲暇中随手拿了本书,在这看似冷清的小院走着,乏了,便倚 着那略带沧桑的梧桐树干,翻开手中的书,让其中很多动人的故 事都在此开始或结束。一阵秋风夹杂着那熟悉的清香拂面而来, 经意间,二片梧桐飘旋着,冉冉如蝶,轻盈地落在书上,让人有些 欣喜,有些愕然。 轻抚着这记载着季节变迁的使者,不禁有些畏惧,凹凹凸凸 的叶脉正在诊释着它的经历,似乎有些憔悴。小心翼翼地合上书, 收藏…  相似文献   

8.
诗意梳理     
楚江上落着细雨,而建业这地方正敲响晚钟。隐隐约约的风篷一艘艘地驶过来,似乎很沉重;鸟儿迟缓地飞过暗沉沉的天际。那海门地方,深远得不能看见,远处浦口边的树木,透着润绿的色泽。今天为你送别,心中怀有无限的凄情,眼泪不禁滴到衣襟上,就像飘散的雨丝一样。诗意梳理  相似文献   

9.
诗意的失意     
舒兴庆 《现代语文》2006,(10):95-96
将诗意作为语教学或课堂教学的最高要求和价值的观点,一直得到不少语教师和研究的认可和推崇。持这种观点的人,分别使用两种体:严格的论或散式论。前为语教学诗意化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后则是理论章的学变体,目的不仅在于理论,更要以自身的审美价值来证明语教学审美——诗意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载体,以务真、纯美、扬善为核心内容,以精炼、隽永、简洁、韵律和谐为追求形式,构筑了一个个绚丽多姿的精神家园。品读之,既可陶冶性情、激发灵感,又能提升素养、烛照人生。在进行唐宋诗词教学时,我们要优化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讲解的古诗文学习方式,深入挖掘其间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因素,使古诗文教学呈现本该富有的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11.
春天诗意     
简评:春天如梦,幸福如春,手掌中长出绿色的情怀,美丽无限。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向我们诉说春天的灿烂。让我们拥有春天的心情,一起唱响春天的赞歌!  相似文献   

12.
诗意中秋     
活动目的 1、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秋传统典故。 2、在诗词的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诗意生活     
人要生活,因为人离开生活而去谈论人生是毫无意义的。长时间置身于毫无改变的生活环境中,疲惫之意袭上心头,不禁会对天长叹:生活的缤纷在何方?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工作,干得久了,就难免会有重复单调之嫌。其实,我们不妨学学欧阳修笔下的那位卖油翁和《庄子》里那位宰牛的扈丁,在日常的看似平淡琐细的劳作中营造出一点诗意,使育人工作更具魅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让我们自身倘徉在美的意境之中,体验到一份做教师的乐趣。曾听...  相似文献   

15.
点燃诗意     
教师是耕耘爱的人,他的神圣职责就是在每一颗童心上播撒希望的阳光。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选择一种优美的教育方式,我选择的是“诗教”。  相似文献   

16.
涛意语文,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语文。语文是“艺术的空壳”,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它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相似文献   

17.
诗意秋天     
李桂龙 《山东教育》2011,(12):59-59
入了秋.恰读林语堂先生的《秋天的况味》。 “秋天的黄昏”.林先生“一人独自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灰白之下露出些红光,微微透露出寒暖.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将手中已点了三四次的雪茄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一点的声息也没有”。  相似文献   

18.
工作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面对一群刚满两周岁的孩子。于是,在我的人生路上,有了更丰富的色彩;在我的记忆里,有了更多幸福和快乐的痕迹……每次翻开那些细致真实的记忆片段,我心中满溢而出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随风起舞,散落在每一个阳光照得到的角落,弥漫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19.
诗意的告别     
<正>午后,我在教室里批改学生的习作,标题是“小学生涯里最难忘的瞬间”。改着改着,小陈的文字映入眼帘:秋风吹过落叶,“沙沙”“沙沙”,那是秋语残留的呢喃;秋风拂过脸庞,“呼呼”“呼呼”,吹起秋天余味的香甜。朱老师带着我们,走过曲折的小径,来到孔庙,探寻秋天的瞬间。朱老师拉起我们的手。我们围成圈坐下,讨论着秋天的足迹。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落下各自心中的万千思绪。银杏飘拂,祈祷着冬眠后的青春。  相似文献   

20.
张晓风,女,江苏铜山人。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现为东吴大学和阳明医学院教授。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戏剧家、小说家,著有《晓风散文集》、《晓风戏剧集》、《晓风小说集》等,共10余种,并被译成英、法多种文字。她是台湾获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作家之一。——题注一位评论家说:“张晓风散文所蕴涵的诗意光辉是卓尔不群的,她的颖悟和灵慧常常给读者以猝不及防的惊喜,读她的作品所得到的审美享受主要表现为如坐春风,如沐春日般的艺术智慧的洗礼。”一个女青年说:“张晓风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情调。诗意和情调像一条静静的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