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热书微评     
《中国记者》2014,(1):39
《朱军荧屏悟语》:这本书重点在于一个"悟"字,即朱军二十年来在央视主持的职业感悟的一次理论升华。主要从传播学中传播者的角度,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主持人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如何在国家舞台这一主流媒体上施展专业技巧、传播策略,以吸引、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和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许力以先生主编的《中国出版百科全书》中,图书宣传与图书广告是作为两个条目来解释的。今天,我们把广告也视作宣传的一种样式。因为很多条件下,已难分宣传和促销谁主谁次了。一、整合优势突出效果新书发布会、座谈会,作者签名售书,书评书讯,是以往我们经常采用的宣传方式,看似集中,实际上是零散的。常常是活动一搞完,书也就无声无息了。图书宣传如果不蕴含对出版社形象和图书品牌的烘托,其眼光是短浅的。出版社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能够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话题,借此形成宣传阵势。如辽宁出版集团在钱钟书先生去世之后,出版了…  相似文献   

3.
4.
丹亚  张明 《声屏世界》2003,(1):43-43
作为广电报人,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局面,责无旁贷的思考与努力只有一个目标:如何在众多媒体竞争并日趋激烈的出版市场中,不断  相似文献   

5.
6.
记者,《新闻学简明词典》上说,是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那什么叫采访呢?是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问、听、看。记、想是采访中的五个环节。从这些经典语言中透出的信息是采访必须到现场,必须掌握第一手材料。难以想象,不到新闻发生地,不见新闻当事人,不访不问,就能写稿发稿,就能当记者。 可现实中既不乏这样的事,也不乏这样的人。一是要现成材料。记者不是直接去“望、闻、问、切”,而是让别人代劳,苦功别人下,材料别人整。记者成了编辑,拿着别人的材料涂涂抹抹,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去发表。…  相似文献   

7.
8.
9.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现代报纸的沿革是不断寻求对读者阅读方便、节约精力、醒目、有吸引力的方向改进,不断寻求和发掘读者的需要与兴趣而改进。”这些话今天读来依然不无教益。应该说,今天的报纸新闻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发展变革。已经有众多报纸新闻更加醒目抓人,更加满足着读者的不同需求,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但还有不少报纸的新闻依然显得陈旧、老套、生硬和缺乏吸引力,亟待我们去改进,用创新的思维把我们报纸中已经落伍的东西减到最少。一、让视角再独特些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视角决定着…  相似文献   

10.
王少军 《新闻世界》2008,(11):39-40
读者评报在业内不算是新鲜事,但长年坚持让读者对每一期、每一版、每一篇稿件进行评判,读者评报“常态化”,这在目前国内可能还是少见的。《安徽日报农村版》自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读者评报机制。把报纸好不好的“话语权”交给读者,以评报促办报,有效地提升了办报水平和报纸质量.收到了较好的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有位新闻界的前辈曾经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记者要当读者的眼睛。”意思是:当记者站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是面对新闻事实时,他要将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去“看”读者所欲知晓的情景、信息、细节,用读者的眼光去选择,去组织新闻事实。这样,他的报道才能成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一读为快的报道。此言诚哉!  相似文献   

12.
13.
一年一度的期刊征订竞争,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广告攻势。在2002年的期刊征订中,期刊广告词作为富有渗透性的“心理武器”,成了争夺期刊帝场注意力的耀眼“亮点”。但我们在为一些精妙绝伦的广告词叫好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有为数相当的期刊广告词,却受到读者的冷遇,甚至引起读者的反感,笔者尝试着从五个方面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4.
15.
16.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图片以其特有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新闻图片堪称"报纸的眼睛"。如何提高新闻图片质量,使新闻图片保持直观鲜活的本  相似文献   

17.
“规章制度”在图书馆的管理上是不能缺少的。但各馆的内容,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因此,按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观点,在“成倍赔偿制度”上,我们作了一些革新。公共图书馆所藏的图书,其目的都是为了让读者使用。但图书一经外借,几经流传,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出版社将目光投向礼品书出版。高定价带来的高利润,极大地刺激了出版社的出版欲望,礼品书出版热已经成为当前出版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图书发行无热点、图书市场平抑的今天,就出版社而言,重视礼品书出版不失为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从人类社会的进步来看,从出版工作的历史使命来看,礼品书出版热,无疑是新时期出版领域的一种不正常现象。 一、礼品书出版热的原因及危害 礼品书出版热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产生的一种盲动,是出版大合唱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是在特定社会背景条件下的一种出版异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只要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你的情感去体验,你就会觉得世界也许并不该就是这般天经地义的,或者我们都应该有理由相信,一切还有更好的选择作为一个资深的左派电影人,年过七旬的英国导演肯·洛奇依然活跃在纷繁热闹的主流电影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20.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谈到他办出版社的经验时说,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欺读者”。不欺读者,是出版界的公德,也是办好出版社的秘诀——以自己的不欺读者的出版物,去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以求得出版社的发展与繁荣。所以,有远见的出版家讲究“以质量求生存”。然而,当今的某些出版社,却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内容提要、征订广告、书的封面封底,以眩惑诱人的文字,明目张胆地欺骗读者。例如:某文艺出版社把盗自台湾天一版的艳情小说吹嘘为“皇室孤本”;某出版社从吴楚材的《古文观止》抽出几十篇来标榜着《古文观止小学生读本》出售;某出版社竟然编造“毛泽东测姓论胜负”、“刘少奇测天掀工潮”、“周恩来测万解危难”……之类的荒谬传闻,为他们出版的《生活中测字术》作广告;某大学出版社为了宣传《十二生肖查命方》,竟然说:“1993年是鸡年,鸡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