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2年5月13日陶行知先生应邀在杭州师范学校作题为《儿童科学教育》的演讲,演讲后,他当即要他的次子陶晓光等人分四桌现场演示科学实验。时过境迁,八十多年后的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生了几何级的猛进;八十多年后的中国,社会体制变了,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老一辈数学教育家傅种孙先生诞生100周年(1898—1962),在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向“素质”转轨,并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刻,回忆傅先生勤奋耕耘,光明磊落的一生,对促进数学教育改革当是很有意义的.傅先生自幼酷爱几何,19岁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毕业后先后在母校附中部和数理部任教,全国解放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教务长,副校长等职,1950年起还兼任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并和华罗庚先生一起分任《中国数学杂志》(《数学通报》之前身)两总编辑,被称为“中国数学教育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而且有国际声誉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1927年3月,他在南京郊外建立晓庄师范学校,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形成了他独特的师范教育思想,不仅对改革旧的师范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沈百英先生生于1897年,江苏吴县角直镇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是我国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法的老专家和老前辈。沈先生八岁进私塾,九岁入公学。小学毕业即考入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本科就读。他一生酷爱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前系主任、名誉主任、本刊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任主编雷垣先生,在我国数学教育这块土地上,已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对我国、特别是对安徽省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又恰逢先生八十大寿,我们谨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雷垣先生是上海市松江县人,1912年1月(农历辛亥年底)出生。青年时期先后在上海大同大学理科和上海音乐学院读书。1935年9月去美国留学,在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攻读数学,1939年获博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在上海大同大学任数学教授,同时兼任上海沪江大学、震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数学家、原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泽涵教授,1902年10月诞生于安徽省旌德县江村,今年正好是他诞生100周年。11月初在他的家乡召开了学术讨论会,缅怀他对我国现代数学和数学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和他的高尚学术、育人风范。江泽涵先生一生闪烁的科学之光,照耀着每一个热爱科学的青年学子的心。正如江泽涵先生纪念文集的标题所书,他不愧称为我国的“数学泰斗,世代宗师”。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林砺儒先生(1889—1977),又名绳直,广东信宜人。他毕业于广东高州郡中学堂,因成绩优异,考取公费留学日本,那时才二十二岁。他在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就下定决心献身于祖国教育事业。“五四”运动前一年,林砺儒学成回国,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授,以后成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有影响有贡献的教育家,他的事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二)教育思想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三)有较丰富的教育著作。  相似文献   

8.
刘质平先生从1918年归国后就开始投入到我国近代音乐专业教育和音乐师范教育事业中,先后参与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上海美术学院音乐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并亲自担任教授。即使在抗日战争期间颠沛流离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在我国音乐教育第一线,先后在浙江金华师范学校、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温州师范学校担任音乐教师,培养了众多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刘质平受聘为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教授同时兼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推动了山东省音乐高等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刘质平先生长期坚持不渝的从事音乐教育,其教育足迹遍布于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各地,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他1980年从公安县师范学校毕业,1981年就以五门功课430分的成绩插班到华东师大本科函授二年级就读—这是他创造的第一个“奇迹”。到1984年底函授本科毕业时,他14门专业课的平均分为94.6分,其中两门课100分,三门课99分,两门课98分—这是他的第二个“奇迹”。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所教的1983年文科班57人的数学高考成绩平均105.5分,1984年文科班70人的数学高考成绩平均99.5分,两年均为全县的第一名——这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2012,(2):F0004-F0004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是一所具有八十年历史的公办完全中学,源于香山慈幼院女校,1931年由熊希龄先生、陶行知先生和张雪门先生创建北平幼稚师范学校,迁址到历代帝王庙,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1972年统编为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2003年迁至北京金融街北端。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杜克强纪念叶圣陶先生诞辰100周年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圣陶先生于1912年18岁走上小学教师岗位,后来担任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大学教授,还大量编写教材,创作儿童喜爱的文...  相似文献   

12.
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1790——1866年)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在政治上他衷心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痛恨德国的封建势力。他一生为反抗德国的封建教育而斗争,力图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系。他对德国教育的贡献尤其体现在改革师范教育方面。他曾长期从事师范教育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对改革师范学校的教学,提高教师的作用以及师范教育如何培养教师等方面提出许多深刻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于1835年出版了由他主编的《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相似文献   

13.
林砺儒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2009年是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在一起座谈来纪念这个日子,是缅怀他的教育思想和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林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师范教育,回国以后就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师大附中任教。他积极推动师范教育建设和中小学的学制改革,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他率先在附中试行中小学六三三学制,促进了我国1922年的新学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 ,陶行知先生是最有影响而且有国际声誉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极为丰富而深邃 ,尤其是在师范教育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理论上有着精辟而完备的论述。这些 ,对于改革和促进我国的师范教育事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师范教育的社会地位“师范教育可以兴邦 ,也可以促国之亡。”〔1〕陶行知的这种认识来源于他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设想及他从事师范教育的实践。他于 1917年留美归国后 ,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务主任。“五四”运动后 ,他积极投身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 ,对国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痛感中国之贫穷 ,教育之…  相似文献   

15.
教师家园     
教师家园陶行知对“白马王子”风波的处理众所周知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民主战士,平民诗人和社会活动家。1972年初春,他与蔡元培等一起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实行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学校创办不久,发生了“白马王子”风波。...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与师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我国的师范教育事业,一向很重视。二十年代初,当时二十七岁的叶圣陶已在我国的文坛上享有相当的声誉,并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一九二一年秋,朱自清先生受杭州第一师范的委托邀请叶圣陶先生去任教。圣陶先生欣然应邀于十一月到达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国文教师。当时叶先生与朱先生联床共灯,一起担任杭州—师学生的文学社团——晨光文学社的顾问。叶先生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培育了新的一代,其中有后来成为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的,如潘漠华、汪静  相似文献   

17.
金华 《江苏教育》2022,(22):79-80
<正>1993年,六安师范学校毕业的我走上了三尺讲台。在我成长道路上总有盏“明灯”照亮我的前行之路,我的教育之梦源于心中对他的敬仰,他就是我在师范学校的班主任——方衡老师,他用毕生的精力教书育人,激励一代又一代学生甘为人师。扎实学识是教师立身之本犹记六安师范学校开学的第一课,我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是人民教师了;紧张的是我在美术专业班,没有一点美术功底,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12,(2):74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是一所具有八十年历史的公办完全中学,源于香山慈幼院女校,1931年由熊希龄先生、陶行知先生和张雪门先生创建北平幼稚师范学校,迁址到历代帝王庙,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1972年统编为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2003年迁至北京金融街北端。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校风、学风严谨,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西城区属于较高层次。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曾说:"一五九中是我市的一所名校,经历了沧桑,也创造了辉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学校注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形成了敬业爱生、好学上进、精研业务的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先生的怀念文章《怀念李叔同先生》,回忆了李叔同先生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认真、执著、谦和的工作作风。据丰子恺先生的回忆,那是1914年,当时李叔同先生在那里任音乐教师,他的为师之道给丰子恺留下了深刻印象,堪为师表,堪为典范。  相似文献   

20.
登上无锡城南的南禅古塔,眺望繁华的市区,可以看到一块引人注目的“绿洲”,这就是树木苍翠的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的校园。该校创建于一九一一年九月,七十年来培养了上万名学生,其中解放前三十八年毕业二千八百名,解放后三十五年毕业七千三百名。这所学校一向以“校风好、治学严、质量高”而蜚声大江南北,是江苏省重点师范学校之一。该校创建时称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一九三二年改称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奠基人顾倬先生,号述之,早年留学日本。他以日本东京师范学堂为蓝本建造校舍,并学习日本重视培养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