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同时,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当前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的这段报告,指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江泽民总书记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摘引第七节首段)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物质基础的现代企业,在搞好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服务于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的同时,不能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三重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会科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曾经特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者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文化也好,精神也好,都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要讨论人文、社会科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走向,当然离不开新世纪特别是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例如本世纪的上半个世纪,中国的以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将有哪些重大的发展变化,将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格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昭通,是我省、我国贫困面较大的地区之一,要脱贫,就要搞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发  相似文献   

7.
杨美芳 《天中学刊》2000,15(4):12-13
十五大报告指出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为我们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一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凝聚和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 ,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弱 ,不仅要看其财富 ,更要看精神文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水平 ,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决议》还特别强调:“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这就把思想理论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了。就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而言,它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灵魂,是统帅,而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又是理论建设,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即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9.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以“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为主题,立足中国的现在,面向未来,再次强调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其中,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它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特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类社会历史积淀的成果中,从文化和哲学的层面来划分,包含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大方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的物质文明,必然伴生出相应的精神文明。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一贯地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四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专门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都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好,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战略任务。那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本质关系如何!本文试从哲学的高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1994年8月23日向各地印发了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在通知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振奋民族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12.
<正>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在要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在南巡讲话中,他更明确地指出:“只有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才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不可偏废。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会走弯路、走错路。“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发展进行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一些关系文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大把精神文明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方面;十二届六中全会,坚持十二大的提法,只是将文化建设改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理论、理想道德、民主法制观念等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卫生等建设。但这些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或主要内容。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体是什么? 我们认为,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和主要依托。离开一定的文化作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就成了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古往今来,爱国主义都是我国统一战线的原则;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同样必须有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当前弘扬爱国统战“法宝”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即注重求同存异,形成“和合”之力,发挥民主党派和名人的历史作用,重视海外华人和友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先进文化”等概念。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用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概念,统一的术语来指导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上述问题得到了比较圆满地解决。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之一。在实现这个根本任务的过程中,作为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法宝的统一战线,其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从参政党的特定地位、角度和优势看,民主党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江苏理工大学党委十分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以爱国主义和讲政治作为主线,鼓励他们参政议政,进行民主监督和开展教书育人等工作,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一、发挥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监督不仅是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新阶段的指导思想。相对于革命年代的毛泽东思想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新时期、新阶段理论探索的成果;相对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层面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的、开放的、不断进取的理论体系。因此,采用创新性的思路发展这一理论体系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繁荣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