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作家的创作标志着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他“不仅创作了俄国生活的无比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的第一等作品。”(见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高尔基对这位伟大的作家也有极高的评价:“伯爵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可以说是我们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艺术创作,是俄罗斯文化的珍宝;他的文学遗产,具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玛克西姆·高尔基是伟大的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现名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工,早逝。高尔基由外祖母抚养成人。外祖母家贫,十一岁的高尔基就不得不出外谋生。他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以维生计,少年时期曾参加倾向民粹派的大学生秘密团体,这一切就是高尔基的“大学”。二十岁后,高尔基开始在祖国各地流浪,目的在于“了解一下俄罗斯”,“看一看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在长期的流浪…  相似文献   

3.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创作曾经在俄国解放运动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同时它使人类艺术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文学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者高尔基在谈到以天才的力量震憾了全世界并且给俄国招来了“全欧洲的惊奇注视”的作家托尔斯泰的  相似文献   

4.
1815年1月8日上午,阳光普照。俄国彼得堡皇村学校正举行升级考试。一位16岁的少年高声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皇村回忆》,这首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题材,热情赞美俄罗斯人战胜拿破仑的颂歌,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俄罗斯各界知名人士和达官显贵。这位朗诵《皇村回忆》的少年诗人就是后来被高尔基称为“俄国文学之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的普希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既是俄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在抒情诗、叙事诗、诗剧、小说等体裁的创作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在苏联革命文学史和世界进步文学史上,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年代,来自社会“底层”的高尔基,在革命导师列宁的亲切关怀下,象革命的海燕那样,迎着暴风雨战斗成长。他从一八九二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到一九三六年写完最后一部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四十多年中,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为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6.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文学活动的组织者。高尔基的文学创作继承了俄国和世界文学的优秀传统,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俄国无产阶级的觉醒过程和革命意识,以及他们为摧毁旧世界,建设新生活所进行的英勇斗争,艺术地概括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主要特征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开创了俄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列宁对高尔基的文学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誉他是“无产  相似文献   

7.
王观胜 《课外阅读》2006,(12):24-25
亚·马·高尔基在未成为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之前,是当时俄国最大的流浪汉。他穿着俄式钻洞烂布衬衣,左肩上挂着烂外衣,一头乱蓬蓬的长发,几乎跑遍了全俄。从伏尔加河到俄属中亚,都留下了这个高大的流浪汉的足迹。他在码头上当搬运工,在城市里送货,在面包房里当伙计。真所谓: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生于伏尔加河岸边的诺夫哥罗德市。曾祖父是沙皇时代军官,凶狠暴戾,动辄鞭打高尔基父亲。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高尔基寄居外祖父家。由于外祖父一直反对女儿婚事,对高尔基无半点怜爱之心。而几个舅舅和舅母,是一群“吃饭一直…  相似文献   

8.
论萨姆金     
高尔基一生的创作篇轶浩繁,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阔,全面评论高尔基的创作乃须大家手笔.本文仅从《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出发,探讨已和浮士德、哈姆雷特等典型并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萨姆金这一形象,以及高尔基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主义,对于市民市侩的鞭挞和批判.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在高尔基整个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高尔基在他一生的最后十年都在从事这部长篇巨著的创作.小说内容浩繁,规模宏大,人物众多.作品向人们提供了一幅十月革命前四十年俄国  相似文献   

9.
安·谢·马卡连柯是前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革新家和教育艺术家。从1920—1928年,他在“高尔基工学团”工作,这一时期是他创造性的建立新教育理论的时期。《教育诗篇》就是他以艺术的手法成功的描述了“高尔基工学团”的教育过程,表达集体形成的经过,集体发展的辩证法和集体在教育、改造人的过程中的强大作用。布·考斯捷良尼奇对《教育诗篇》作了长篇的评论,这对研究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有重要参考作用,本刊将连续刊载。  相似文献   

10.
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伟大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家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1925—1936)一直从事这部小说的创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共四卷。第四卷最后部分未能完成,高尔基就去世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小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作家全部创作生活的总结。《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有一个副标题:《四十年》。这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小说正是用鲜明的艺术画面再现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一九一七年这个历史时期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十月革命前的四十年是充满尖锐矛盾和斗争的年代。这四十年经历了俄国解放运动第二  相似文献   

11.
继母的词汇     
肖洛姆·阿莱汉姆是俄国著名的犹太作家,他的书信体小说《美纳汉·孟德尔》曾被高尔基称赞为“一本绝妙的好书”。据说,他那犀利、幽默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同他的继母还有关呢!阿莱汉姆13岁时失去了母亲,他父亲续弦了。他家中人多收入少,日子过得很艰难。继母为人十分厉害,经常打骂他,但他既不顶嘴,也不十分生气,而是十分注意她的话,背地里拿个小本子把她咒骂他的话记录下来。这些话尖酸刻薄,却很有特色。她的每个字都要带上咒骂,常常还有押韵的。例如“吃——让蛆虫把你吃掉”、“叫——让你牙疼得叫起来”、“缝——给你缝…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不但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爱读俄罗斯和其它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青年时代还写过一些很好的诗,用“索谢洛”的笔名发表在《伊利维亚报》上。①他同苏联作家阿·马·高尔基、杰米扬·别德内  相似文献   

13.
巴·安·菲多托夫(1815—1852)是俄国最早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的创作为俄国造型艺术奠定了批判现实主义基础。菲多托夫原来想当军事画画家,后来却作了风俗画画家。他的风俗画表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他所运用的幽默而深刻的讽刺,使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同时代的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作品,因此他被人们称为“俄国绘画中的果戈理”。他的艺术创作开辟了俄国现实主义艺术新领域,对19世纪下半期  相似文献   

14.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一位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①托马斯·曼断言:“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属于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②契诃夫来自下层社会,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始终坚持民主主义立场,揭露、嘲讽俄国社会的丑恶现象,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契诃夫短篇小说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一、创作的基调——哀伤和苦恼19世纪80年代,民主党人炸死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相似文献   

15.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反法西斯运动的积极拥护者。在其创作生涯中,他以独特风格的传记文学和中短篇小说赢得世界声誉,被誉为本世纪驰名世界文坛的奥地利著名作家。德国现代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称誉他“以德语的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高尔基推崇他“不愧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世界文学的一代宗师,俄罗斯不朽的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活动中,创造了登峰造极的成就,被高尔基誉为人类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他的作品“朴素和自然是任何一个小说家都难以达到的。”(《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112页)按照他自己的意愿造起来的坟墓,更是把他的纪念碑式的朴素静人了后人。著名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于一九二八年在俄国旅行时,瞻仰了托尔斯泰墓,写下了充满真情和至理的游记《世界最美的坟墓》,今年高考,把这篇短文选入现代文阅读,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 “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一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致叶·帕·彼什科娃》收录了高尔基在1895至1907年间写给叶卡捷琳娜·帕甫洛芙娜·彼什科娃的二百二十五封信件。这些信件是全面研究高尔基的生平创作和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当时的社会动态、文艺斗争的重要文献。收信人叶·帕·彼什科娃(1877—1965)于1895年在《萨马拉日报》社和高尔基相识,后来成为他的夫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曾应捷尔任斯基同志之请,出任波兰红十字会主席,并荣获波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勋章。这些信件在一九五四年排印之前由她本人亲自作了校订。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1868—1936)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他出身于“底层”——一个细木匠的家庭,亲身经历过沙皇统治下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高尔基在创作中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过程,表现了俄国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夺取政权的英勇斗争,歌颂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成就。伟大导师列宁称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他说:高尔基“用他的伟大的艺术作品把自己同俄国和全世界的工人运动结合得太牢固了。”同时,列宁对高尔基的某些错误思想,也进行过严肃的批评,热情的帮助和耐心的教育,及时地为他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乌申斯基简介: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0)是俄罗斯教育家,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俄国国民学校和教育科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欧美人名与汉族人名有一大不同:汉族人姓在先,名在后,而欧美人则是名在先,姓在后。举例来说,现任美国总统全称比尔·克林顿,“比尔”是他的名,“克林顿”只是他的姓。以式类推,俄国总统鲍尔斯·叶利钦,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叶利钦”与“布莱尔”都是姓。为什么不用全名呢?为了省事。凡是正式文件、法律文书之类,却都要用全名。通常不必用全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