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莉敏 《广西教育》2014,(41):51-51
正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框架,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阅读教学更加开放、有效。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郑士忠 《新疆教育》2013,(7):163-16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邓雨宁 《现代语文》2013,(10):85-87
语文课堂的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语文教学的痼疾,亦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沈维芳 《双语学习》2007,(8M):74-7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进取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质疑问难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创新思维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化,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保证个体思考,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创新学习体验、获得科学认知,丰富成长阅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李倩倩 《教书育人》2013,(12):60-6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相似文献   

13.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进取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质疑问难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创新思维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化.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保证个体思考,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创新学习体验、获得科学认知,丰富成长阅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在字词训练、阅读朗诵、创设情境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学形式,既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当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这段话中有三个要素,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所以构建高效课堂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自主学习理想中的自主学习,应当是学生自己确定学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第一条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需要学生个体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