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军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2):19-19,21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政治信仰多元,价值观念多样,文化思潮多派。这种现状导致当代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了困境和问题。它要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多种角色,并发挥其不同的作用,真正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分析了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新的教育模式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能胜任远程教育的教学任务,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相似文献
4.
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正进入全球化(globalization)新时期.正如美国著名全球化问题专家罗兰·罗伯森(Roland Roberston)教授所揭示的那样:"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所谓"压缩",指由发达的现代交通技术和以信息高速公路为载体的国际网络所形成的人类物理时空乃至心理距离的空前缩小;而所谓"整体的意识的增强",则意味着由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自由化、全球经贸的市场化和国际网络化所引发的各国政治、文化和教育联动互补的综合效应和整合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的今天,教育的基点已转至学习,作为较符合学习的本质、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力、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促使我们对成人教育中的教师做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给成教的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成教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的质量,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适应时代要求。准确为自己定位,培养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成教教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应是教学的主体,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共同的趋向。本文分析了教师在英语课堂提问中所承担的角色,重新梳理了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角色定位,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10.
正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1.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 相似文献
11.
吴东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116-117
利益是一个关涉个人存在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从利益对社会发展、道德进步的推动作用入手对我国道德教育中利益引导的缺失进行了探讨,指出要使道德教育关联利益,发展培养学生建之于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社会转型期的影响"、"职业教育注重内涵发展"、"功利性职业教育的‘遮羞布’"、"提高经济竞争力的要求"四个方面的影响,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的重视。开展好道德教育就要转变道德教育观,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目中有人",意识到道德教育是生活,而不是灌输。 相似文献
13.
14.
15.
<思想道德修养>是我国高校两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它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记叙了对师专中文系学生讲授人生价值观一课的具体做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邹大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1):80-82
孔子的思想学说在我国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化的基础,其道德伦理思想也长期成为我国传统道德生活的准则,他的德育心理思想,如德育的首要地位、德育心理的四阶段、德育心理的培养方法等,也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校德育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不高。通过对传统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并结合当前世界学校德育发展的趋向,认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相统一,开放性、整体性、主体性与参与性、层次性,以及研究性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师成为引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具体为导演、舵手、记者、主持人、裁判员,并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实现朋友似的交往。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析德育教育如何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和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
体育课是高职体育最主要组成的部分,是提高学生体质,培养体育技术,加强体育能力,磨练毅力与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紧密结合体育课堂常规和课堂内容,积极争取从不同角度全力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试析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工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重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3):33-37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所构建的德育工作模式在世界教育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对我国目前的德育工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其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