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那天,上美术课,徐老师让学生画脸盆.顽皮的阿昌说:"老师,我想画枪."心情不好的老师冲着他斥责道:"画枪?你想当土匪啊?"全班学生大笑.  相似文献   

2.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3.
顽皮生=差生,这是在某些老师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但我今天却要大声说:“顽皮生不等于差生!为什么在某些老师心里顽皮生=差生呢?我观察的结果是这样的:1、老师们总喜欢学生乖巧一些,听话一些,这样的学生好管教。  相似文献   

4.
[引言] <我的老师有点怪>是学生的一篇习作.小作者以新颖的视角,巧妙的构思,把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怪"老师推到读者面前,透视怪老师与众不同的行为,我思考颇多,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案例描述] 那天去听一位新教师的课,有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这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了.我坐在后面,最后一排是个看上去就比较顽皮的孩子,所以老师让他一个人坐,他旁边的座位空着.这也是我们老师惯用的伎俩,把顽皮的孩子安排在最后一排或者老师讲桌的边上,一个人坐.  相似文献   

6.
新上任的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布置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刚在黑板上写完标题,下面就唉声叹气.老师很吃惊,就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你会有这种反应?"学生说:"老师,您是让我说真话吗?"老师回答:"当然要说真话."学生立即说:"我觉得这个作文题目太可笑啦!"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那么,我想教师的幸福就是由学生来创造的. "秘密花园"这一做法的思路来源于对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尝试.一次上完课,我把一名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问题学生叫到办公室,把自己已经写好的"合同"拿给他看,问他愿不愿意与老师一起履行一项"合同"条款.他认真地看完,点点头,脸色稍稍泛红,大概是没想到老师竟会如此特别地对待自己吧. 所谓"合同",其实就是我对他的评价,对他近来表现的肯定,以及今后的希望,而且附上了"老师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你"几个字.他临走时,我随口说了句"这是你和老师之间的秘密哦!"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9.
感谢<小学教学>编辑部的领导与编辑们给我机会,使我能有幸听到特级教师郑桂元"观察的范围"这一课.听郑老师讲课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享受着郑老师引领学生展开数学思维活动的美丽,享受着学生在探索道路上演奏出的那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这些享受都源于郑老师的精心设计与恰当引导.郑老师的课在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非指示性"教学是衢州江山中学郑逸农老师提出的一种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理念.它能够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口头和书面)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尽管郑逸农老师说它的特征是"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但我认为,非指示性教学中还是有很多指示性因素在起作用,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张老师,在新的学期中,我保证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把字写端正。如果做不到,你就让我回老家读书。"这是我班刘昊同学写给我的一份保证书。刘昊,是我班上的一名外地学生,他顽皮而好动,懒惰又任性,最大的问题是怕做作业。特别是"家作",已经成为"校作",因为没有几天能在家中做完。"情感失效"刚接三(1)班,前任老师就向我介  相似文献   

12.
这一单元的习作是写一封书信,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我的看法,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写一封信给我.一个学生写下了自己对班主任的怨恨和渴望:"老师,班上语文成绩下降最快的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13.
从5年前开始,我改变了"班级通讯"的编写形式. 以前,在编写"通讯"时,我一般用B4大小的纸张,在左半部分记录学生的优点,右半部分抄写一部分学生发表在"学生生活"上的感想及反省内容并附上老师的评语.我所工作过的中学校,老师们大都采用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天,我匆匆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迎面走来-位学生和我打招呼:"老师好!" 我停住步伐随口回问了句: "你好!" 学生像捡了个宝贝似的笑嘻嘻的看着我.看着学生可爱的笑脸,这时<你认真还"礼"了吗>一文浮现在我脑海中.文章主要是说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诚心接受教师的教导.  相似文献   

15.
学生"打小报告",指的是学生在背后向老师反映其他学生的不是,向老师反映某些学生的问题.有许多学生看到某些学生做错了事,讲错了话,觉得向老师"打小报告",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而且很有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在一般老师的眼里,都易把学生向老师"打小报告"看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其实不然.学生向老师"打小报告",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正确引导和妥善处理学生"打小报告"的现象,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学生"小报告"的现象,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现提出一些看法,供广大教师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将这则"遭遇裸站"的新闻读给研究心理学的妻子听.她的第一反应是问:"这个老师是生理老师吗?是美术老师吗?他以前有类似行为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她初步判断这位老师有心理疾患,并认为老师"心理有病"是体罚学生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7.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中国的学校里,这早已成了"至理名言".分数真是学生的命根吗?不然也.学生一次考差了,大不了受受老师的训,挨挨家长的打,只要自己考后总结.再加把劲,在后来的考试中争取拿到满意的分数就是了.这"命根"之说只是"不识愁滋味"的学生的夸大之词.我倒认为应该改成"分分分,老师的命根"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乖巧、有的叛逆、有的忧郁、有的顽皮……个性迥异.作为班主任,是嫌弃"差生"、偏爱"优生",还是"不抛弃、不放弃"?对此,有的班主任是嫌"差"爱"优",但我是"不抛弃、不放弃",因人施教,全面关爱.  相似文献   

19.
一次闲聊中,听到高三的一名学生说:"我一上午没时间上厕所."另一个说:"我妈妈让我多喝水,可我在学校根本没时间喝水,老师不能按时下课,刚下课,下一节课的老师又进来了."听到这样的话,我先是震惊,再一想,"拖堂"致使学生不能休息足10分钟,在校园里,尤其是在毕业班中是司空见惯的.然而"拖堂"真的能提高成绩吗?"拖堂"真的是无足挂齿的小事吗?我以为,能否按时下课,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的体现,也不仅仅是能否遵守学校制度或纪律的事情,而是一个关系到教育观念、教学效率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要介绍的是一位"尽责"的老师.不过,这要从他的学生时代讲起.他从来都是个听话的学生,听了先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诲后,他真的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