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卷完毕归来,张、王、李三考生接踵来访。张:赵老师,今年考命题作文,真没有料到。赵:写好作文,一是靠打好基本功,二是靠开拓知识面,至于考什么那是没有法子预料的。王:高考题不就是“指挥棒”吗? 赵:“指挥棒”是指挥你老老实实抓基本功。前几年考“缩写”、“改写”、“读后感”,并不就是指挥你永远只练习这类方式的作文。命题作文是传统的通行考试方式。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张:幸亏我们老师估计到可能考命题作文,让我们练习过命题作文。王:啊,那你抓到题目了? 张:哈,还凑合! 赵:凑合,什么意思? 张:老师出的题目中,有一题是《忘我的人》,我写的是一位工程师。他被错划为右派后,忍辱含冤,勤奋工作,从无怨言;改正以后,  相似文献   

2.
前些年,我们曾听到了许多对“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批评、指责。但是,事实又证明高考对于教学确有指挥作用。既然确有指挥作用,高考命题及近年颁布的《高考考试说明》就努力使“指挥”更正确,这正是命题组的追求,而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总之,上上下下不仅承认了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而且认真研究应怎样发出正确的指挥信号。在我们认真研究《高考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到底对教学发出了哪些指挥信号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信号极少是“明示”的,更主要的则是“隐含”性的指挥信号。因为“考纲”和考卷的第一宗旨是准确地选拔具有学习潜能的…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依然需要“指挥棒”……应试教育有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指挥,那么,转向素质教育要不要有一根“指挥棒”去指挥呢?笔者认为,这个回答是肯定的。素质教育需要“指挥棒”,这根“指挥棒”在哪里呢?从理论上泛泛而淡,这根“指挥棒”应该是人们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4.
三根指挥棒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时就已经当上了乐队指挥,但他却没有忘乎所以。旁人对他的谦和、沉稳的态度,既欣赏又惊讶。还是沃尔特自己揭开了这个谜:“刚当上指挥的时候,我也有些头脑发热,以为才华盖世,没人取代得了。有一天排练,我把指挥棒忘在家里,正准备派人去取。秘书说:‘没关系,问乐队其他人借一支就好。’我心想,秘书一定是老糊涂了。除了我,谁还可能带指挥棒!但我还是问了一句:‘有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话音未落,三支指挥棒已经递到我面前。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手,每人都从上衣内袋里掏出一根指挥棒…  相似文献   

5.
“我的××”这样的半命题作文也是童年作文的经典模式,在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小猫小狗写过一圈后,无一例外的要写到“我的老师”。在当年还是小学生的我们眼里,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圣贤,做梦都想当老师,可以耀武扬威地站在讲台上,拿着教鞭指挥全班同学;更可以无所顾忌地拿着  相似文献   

6.
新年后第一天上班,一大早,倩倩的妈妈就带着倩倩来了。我们相互问候时,我说“没想到倩倩来的这么早”。她妈妈告诉我,倩倩这几天在家,夜里曾在睡梦中喊着“赵老师!赵老师!”而哭醒。问她,说是想赵老师了。爸爸问她:“想赵老师?赵老师喜欢你吗?”她说:“喜欢!”爸爸又问她:“赵老师喜欢你,为什么不请你做指挥呢?”倩倩妈妈问我:“您猜倩倩怎么说?”我有点尴尬,刚想解释一下,可倩倩妈妈紧接着说:“她说‘不是就只能有一个人当指挥吗?要是请两个肯定有我!’您瞧,这孩子还挺自信!”看着倩倩妈妈  相似文献   

7.
过去,曾有人把高考命题喻为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诚然,这个“指挥棒”曾一度指挥过中学各科教学。但是,随着中学教材的逐步统一,中学教学大纲取代了高考复习大纲。高考命题比较严格地限制在中学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范围内,逐步摆正了命  相似文献   

8.
“一个哨子一个球 ,学生老师都自由”形象地概括了农村中学体育在夹缝里喘息的现状。这也激发了我深沉的思考 :农村中学怎样才能够改变体育教育的现状 ,使之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首先 ,我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必须对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及其方式进行改革 ,这是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得以改变的中心环节。传统的围绕“考试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虽已不适宜时代发展的要求 ,但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教育要得以变革 ,必须找准“指挥棒”。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 ,教育的指挥棒就是一次次的“考试” ,然而那样的考试却是为了考试而考…  相似文献   

9.
幽默三则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同学们画一张抽象画,薛齐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你的画呢?”薛齐说:“这就是画。”“你画的是什么?”老师奇怪地问。“牛吃草。”薛齐回答。“草呢?”“被牛吃完了。”“牛呢?”“吃完草,走了。”夸爸爸王东夸耀他的爸爸说:“我爸爸是船长,全船的人都要听他指挥!”毛海说:“那没什么,我爸爸指挥人还要多,连那些大官都要听他指挥。爸爸叫他们低下头来,谁  相似文献   

10.
一个句子内部的不同成分使用了相同的词语,这种情况我们就叫做句内错位反复。它与一般反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相同词语之间不是平行对等关系,而是处在句子的不同成分位置上。例如: 他充其量只能是一支指挥棒,而不是指挥 指挥棒的指挥。(《中篇小说选刊》1991.6.87页) 后一句中的三个“指挥”,依次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和宾语,这显然是作者有意在句子的不同成分间使用反复修辞手法,利用兼类司的多种功能创造句子结构上多样的统一,追求整齐中的变化、谐调中的错综,达到谐趣的表达效果。在汉语中,这样的语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时就当上了乐队指挥,但他却没有忘乎所以。旁人对他谦和、沉稳的态度既欣赏又惊讶。原来沃尔特刚当上指挥的时候,也有些头脑发热,以为自己才华盖世,没人取代得了。有一天排练时,他把指挥棒忘在家里,正准备派人去取。秘书说:“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支就好。”  相似文献   

12.
眼下,不少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抱着等待观望的消极态度。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考试尤其是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形成了“教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教什么”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循环。尽管这一“指挥棒”受到种种谴责和限制,然而它的“指挥”功能却依然故我。不过,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正在加速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变,尤其是高考的改革,如考试的科目、内容、招生方式等。高考已不再单单具  相似文献   

13.
选择     
星期四下午,我们上了一节不同寻常的班队课。老师叫大家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这还不简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太棒了!”我很快在纸上写下了心里最喜欢的五样东西:父母、篮球、友谊、生命、老师。可是,当老师说了下一步的游戏规则后,同学们都犹豫了:“可不可以不划呢?”原来,老师叫我们按喜欢的程度依次划去四个词,最后只剩下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我左思右想,最终决定先把“篮球”划去。看着被划去的“篮球”,感觉似乎真的永远也不能打篮球了!一阵失落感涌了上来。当我艰难地“把友谊”“和老师”划去时,我想“:没有…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大到高考,小到中考(初中升高中)、初考(小学升初中),一切为升学应考开绿灯,把国家所设教学科目分出“主科”、“副科”、“大科”、“小科”分别对待,甚至对待不同学科的老师也厚此薄彼(如评模、评定职称等)。考试是指挥棒,指挥老师教,指挥学生学,考什么,重视什么。教师冥思苦想,猜题押题,学生沉入烟波浩淼的题海中,苦不堪  相似文献   

15.
沈桂荣 《文教资料》2005,(17):78-80
考试是根指挥棒,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指挥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就是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当前,考试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新课改的推进和实施无疑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发挥好“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可以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考试》。黑板上的大字白灿灿。“借题目!”“借人物!”“借结尾……”“别吵,再看看……”座位上的翻书声、耳语声、争辩声、调解声此起彼伏、错错叠叠,仿佛在演奏着一曲交响乐;“快速读一遍课文,巧借资料给课文提问,看哪组提得最多、最好!”古老师的这一“问”又恰似乐队的指挥举起了指挥棒。借什么“资料”呢?提哪些“问”呢?组内的  相似文献   

17.
以往,每次带孩子们玩大型运动器械时,总是摆出一副“老师”的样子,指手划脚地指挥着孩子。偶然一次,我忽然童心大发,说了一句:“张老师来滑滑梯了。”不料话  相似文献   

18.
那天,我去听六年级李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她讲的内容是《圆的认识》。在学习了圆心、半径、直径基本概念之后,李老师让学生自学“圆的画法”这部分内容。同学们很快自学完毕。“知道怎么画一个圆吗?”“知道。”“下面请两名同学配合,一个同学当‘指挥’,一个同学画,在黑板上画一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哪两位同学愿意完成这件事?”从同学们举手的情况能看出愿意当“指挥”的要多一些。大概是最后一排,一个愣头愣脑的男孩承担了画圆的任务。二人来到前边,开始汇报。“指挥”拿起书,态度镇定地读到:“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带内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老爸当学生     
我的爸爸是个农村小学教师,今年37岁,他已经教了十几年书了,现在却又当起了学生。前年的一天傍晚,我们一家人正围在饭桌前吃饭,爸爸突然说:“我郑重地宣布,我已经报名参加省里小学教育专科自学考试,从今天起,我又要当学生了!”我们全家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妈妈唠叨着:“又冒出什么歪念头!”我吃惊地问:“爸,您不当老师啦?”爸爸摸着我的头说:“我就是为了更好地当老师才去当这个学生的。女儿呀,以后咱父女俩比一比谁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一些老师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对后进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很严重,说话时常常流露出对这些学生的厌恶或不满情绪,由此而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综述之有两种情况。一、讽刺挖苦。一位同事讲过这样的事情:课堂上一位学生举手发言答错了题,老师随口一句:“幸亏你不会,要是会你能举三只手。”学生被羞辱坐下,满面通红,极难为情。课堂上,后进生能积极动脑筋举手发言,这本来是很可贵的,它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老师应真诚地给予鼓励。即使答错了,也是正常的。而这位教师用辛辣的语言,把学生刚刚萌动的求知欲望一下子给扼杀了。还有的教师为“制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