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叶涛 《科技风》2014,(20):121+125
本文首先对有关燃料乙醇工艺的理论及工艺过程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单阐述,如乙醇发酵动力学、乙醇分离过程。从而建立化学工程的视角对该化学工程中出现的流体流动、质量传递、热量传递以及发酵生化反应对燃料乙醇工艺产生的实质性作用。笔者提出以化学工程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得出燃料乙醇生物反应工艺工程中,对于工程规律的研究、工艺流程的创新以及工程放大等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  相似文献   

2.
专家系统在资源管理工程学中的应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鹏 《资源科学》1999,21(2):83-84
初步分析了资源管理工程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点,并与工程管理对象加以对比,认为资源管理学与工程管理学相结合就产生了资源管理工程学。尽管二者的研究对象各有不同,但其本质上是相通的。在详细分析了专家系统这一工具的主要特征基础上,认为专家系统是研究资源管理工程学的一个切入点。因此本文建议开展一系列专家系统的研究,做为资源工程管理学研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发酵工程是生物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发酵工程实验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专业技能。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改革实验课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后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技术是应用生物工程-固定化细胞改进酒精工业生产的传统发酵方法,提高其发酵速度,简化工艺,降低能耗和提高生产率.采用耐腐蚀蓬松型化纤为载体,结合低浓度海藻酸钠凝胶的包埋作用进行酵母活细胞的联合固定化,在完成了实验室和中间试验后,用4×6.5m3规模的发酵设备,运转120天,其中产酒99天,全期平均进料含糖177.8g/L,成熟醪酒9.94%(w/v),残糖22.5g/L,发酵率89.7%,转化率93.7%,发酵周期12h/批,乙醇生产能力6.21g/L·h,化纤材料可以回收复用,海藻酸钠用量减少,生产酒精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统计了1994~2004年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各研究领域发表论文的数量,并对各领域的研究内容、热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找到了周内外的差距,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沈芳  马宸  彭梦薇  赖芳  冯尚 《大众科技》2008,(2):108-109
优化了环十五内酯脂肪酶固定化条件和环化反应条件.研究表明,利用物理吸附法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时,固定化效果与载体的性质、固定化时间、固定化温度等因素有关,且利用NaY型分子筛作为载体,在28℃下固定化脂肪酶20小时,固定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郑军  胡蓉 《科教文汇》2020,(6):92-94
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教学模式转变是当前高校教研教改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BlackBoard教学平台探讨金融工程学混合教学模式。文章首先总结了金融工程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基于此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考察了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特点;然后探讨了通过BlackBoard平台进行金融工程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结论表明,BlackBoard平台提供的全程跟踪和随时互动特性有利于提高金融工程学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1999-2006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各分支研究领域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回顾了近年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和特征,使用非线性评价模型对热点问题进行界定,对国内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动态分析,并重点探讨热点问题的形成,为把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今后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地综合研究与土地资源工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土地资源学科知识积累、研究取向、技术手段,难以为破解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有效支撑,加强土地资源工程研究与实践势在必行。论文提出了土地资源工程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开展了典型案例工程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土地资源工程研究的地域模式及其作用。研究认为,土地资源工程是指对可供农林牧业或其他各业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开发整治、保护利用的综合性技术及其集成应用,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开发、整治、保护、利用等相关工程技术。新时期发展中国土地资源工程学,应注重土地资源工程的理论体系、区域诊断、技术方法、规范标准、运行模式、绩效评估、体制机制的综合研究,尤其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的地域性、稀缺性、退化性、低效性问题,亟需加强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强调公众参与、充分吸收地方化知识,研制面向区域、对象与问题的土地资源工程关键技术,探索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行动者网络,全面创新有效推进土地资源工程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逐渐增加。这时,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生物工程主要由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4大部分组成,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发酵工程作为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在食品领域、工业发展、和医药研发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发酵工程进行简要的阐述,来对目前发酵工程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设备管理与维修,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设备管理工程学”、。设备综合工程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设备工程学的目标是设备工程系统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系统综合效能最高。设备工程包括规划、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等各个阶段,其研究范围从维修过程扩展到设备运行全过程,不仅讲技术效果,更强调系统经济效益,重视人的因素,国外很重视设备工程学,尤其是发达国家,很多院校开设这个专业或这门课程。在国内,相关院校大多没有开这门课,但是大量举办的短期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设备工程学及其各分支(设备管理、维修技术、能源管理等)知识。  相似文献   

12.
罗驰 《内江科技》2013,(12):113-114
本文运用在工程评价中行之有效的系统工程学的层次分析法和价值工程法评价旅游资源。阐述了工作步骤,研讨了评价因子的分解和系统树的建立。最后讨论了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工程学部(ENG)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惟一专门致力于支持工程研究、创新和教育的学部,目前由5个学科、1个办公室和1个中心组成。2006年,ENG预算经费超过$580.68M(“百万美元”,下同),比2005年增加$19.38M,增幅3.5%。  相似文献   

14.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建发酵工程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海如 《科教文汇》2009,(23):37-38
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发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价值观和方法论,进而为创新发酵工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从更新发酵工程的授课内容、形式和手段着手,树立起发酵工程内容的系统性学习观念,形成课程内容教学与生活实际、科研成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加强基本实验单元和实验技能训练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项目,促进学生独立研究和综合实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生产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医药产业是台州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原料药的生产正逐渐从化学法向生物法转变,因此,台州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发酵工程是将多种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桥梁课程。本文介绍了台州学院结合台州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发酵工程课程建设的情况,探讨了学院在发酵工程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和教学基地的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台州经济发展以及国家需要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结合台州经济转型 探索发酵工程教改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药产业是台州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原料药的生产正逐渐从化学法向生物法转变,因此,台州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发酵工程是将多种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桥梁课程。本文介绍了台州学院结合台州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发酵工程课程建设的情况,探讨了学院在发酵工程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和教学基地的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台州经济发展以及国家需要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发酵工程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课程,这门课程的讲授目的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文中在分析发酵实验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酵相关实验的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整发酵实验项目和实践体系,改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发酵工程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课程,这门课程的讲授目的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文中在分析发酵实验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酵相关实验的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整发酵实验项目和实践体系,改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生物工程和微电子学,材料科学已并列为现代三大前沿学科。生物工程又称生物技术或生物工艺,是由多种基础学科和多种先进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一门综合性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的新兴科学。它融合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发酵技术等7—8个学科为一体,把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所以是生命科学中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技术。主要包括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固定化酶技术及新型发酵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构成生物工程的四大支柱。尤其前二者对于生命科学(医学、农业和生物)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把生命科学从认识生物,  相似文献   

20.
“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涵盖发酵工程、制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和皮革化学与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江南大学以“发酵工程”为主体参加“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获得全国排名并列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