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无线电的发明和使用为广播事业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无线电传递语言和音乐的试验取得成功。不久,美国、英国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等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建立广播电台的国家。在此期间,无线电技术传入我国,外国人开办的广播电台在我国出现。中国的广播事业历史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华北地区,企图用武力霸占全中国,这样,更进一步激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中日矛盾变成特别尖锐的矛盾,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巨大压力,使国民党被迫实行联共抗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主张和政策的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肘期。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战场上的大溃退,使广大国土沦丧敌手,国民党政权偏居西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五年八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領导下經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終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結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顧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坚持实行卖国、独裁、內战的反动政策,妄图在中国建立起大地主大資产阶級专政的法西斯統治,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結的建国方針,領导全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一場釺鋒相对的斗争。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三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統治区的广播事业,在“接收”日伪广播电台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和扩大。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垄断和独占广播事业,为其反共反人民的統治服务,一方面极力强化官办广播电台,一方面压制和迫害民营广播电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联盟:广播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继红 《视听界》2009,(2):52-55
2008年底,全国有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258家,广播电视总台90多家,县级广播电视台近2000家。如果再加上军垦系统、大型国企和东南沿海地区乡镇一级自办的电台,广播电台的数量就更加庞大了。星罗棋布的电台大大提高了中国广播的覆盖率(理论上达到94%以上),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技术发射条件的限制,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之外,  相似文献   

5.
广播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英国BBC广播公司在1922年开始播音。两年后,南非也出现广播,接下来的是1927年的东非肯尼亚。而第一次来自索尔兹伯里和罗伦科马贵斯的广播分别是1932年和1933年。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的无线电广播建立起来之前,非洲大陆上的这四个广播电台的节目无一例外是针对白人居民的。当广播刚在非洲出现时,人们对它潜在的能量认识并不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广播电台分别建在约翰内斯堡、索尔兹伯里、罗伦科马贵斯、内罗毕和达卡尔。1936年,英国计划向殖民地土著居民广播,但这些计划由于二次大战的爆发而搁浅,但话又说回来,战争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非洲无线电器材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全国人民都在准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我們回顾一下黑龙江广播工作的十年,总結一下我們的工作,对改进我們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好处。广播的任务是为实現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而斗爭。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中,黑龙江广播电台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針政策,运用各种广播形式,动員、教育和組織广大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設。在动員全省人民为实現第一个五年計划和农业发展綱要中,电台也作了有力配合。  相似文献   

7.
一、“自治”的体制与通讯法律对内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和对外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总方针,也是它的广播、电视工作所遵循的准则。南斯拉夫联邦的六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按自治原则各自组成自己的广播、电视组织;各广播、电视组织之间,展开平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国土辽阔,面积仅次于苏联,为世界第二。但人口并不多,只有二千三百八十一万人。它历史不长,开发较晚,但是资源丰富,生产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比较高。这都给广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作为早期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  相似文献   

9.
今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50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回顾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展的道路和积累的经验,展望明天广播电视事业的宏伟蓝图,从而更清醒地认识今天我们所肩负的重任和面临的工作,这是很有意义的。1940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中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几点预测赵水福距离21世纪只剩下几年,国内外都有人在呼吁:“未来在冲击我们”,“应当帮助人们适应变革”,“为未来作好准备”……我国广播电视界也已有人陆续考虑有关问题,并已作出一些设想和规划。本文根据自己接触的范围和掌握的情况,拟...  相似文献   

11.
(一)城市广播发展面临的问题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巾广播成为一支令人瞩目的新军,在广播走出低谷、再造事业辉煌中独树一帜,尽显风采。与此同时,从中央到省、县各级广播电台在办台,办节目争取听众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倾向。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广播的城市化发展将是不可遏制的趋势。由于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群落逐渐形成,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发展中中心地位的不断加强,城市广播的兴盛发展有其一定的社会基础。从另一方…  相似文献   

12.
广播是人类信息传播进入电子时代的标志,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科学发明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下,中国的广播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曾铸造了近10年的辉煌历史。然而,随着其他媒体尤其是电视的发展普及,广播在媒体市场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另外,中国成功加入WTO,传媒市场将进一步向外国开放,以默多克、美国时代华纳和维亚康姆为代表的外国传媒集团,将携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以种种方式对中国传媒市场进行全面渗透。这样,包括广播在内的中国媒体不得不面临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借鉴发达国家广播发展的走向,以及中…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心目中,埃莉诺·罗斯福不愧为本世纪最杰出女人。她是人道主义者,政治家,社会改革家,演说家和新闻记者。同时,她还是一位拿薪电台播音员,这一点,几乎被所有的人忽视了。本文将尽力描述她作为第一夫人时的电台生涯,如实记录她对发展商业性广播所做的贡献,以求补上历史空白。但由于她后来成为联邦众议员之后,广播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我们只能对她白宫年代(1933—1945)的电台工作,做一些浮浅的研究。罗斯福夫人并不是第一位女播音员,然而是这一领域第一位重要的女人。三十年代,尽管许多妇女进入广播领域,但她们大多数只能主持一些与家务有关的节目。罗斯福夫人被编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最早研究广播的时间应该追溯到本世纪二十年代。随着二十年代初期世界各国广播事业的兴起及美国人奥斯邦把广播输入我国,在国内出现了一批对广播较为注意和感兴趣的人士。在我们发现的资料中,最早记述广播的特点、性能,介绍广播由来、原理及传入我国情形的文章或资料,就是写于这个时期。当美国的无线电广播还处在试验阶段时,1920年8月,中国近代大型综合期刊《东方杂志》第17卷15号就以《无线电传达新闻及  相似文献   

15.
关于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和科技工作何栋材一、关于1995年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一)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除继续完成“八五”计划预定的发展事业、科技工作的各项任务以外,要根据国家统一的部署结合我部及各省(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事业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联邦德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作为一个议会民主制国家,它利用广播事业向市民提供直接参预社会事务的机会,在这方面,其主要的政治作用如下:1、传播消息。这被认为是广播事业的职责,要求广播提供真实、广泛、明白易懂的符种消息,充分运用宪法的权利,让公众了解目前政治、社会、经济的实力,便于他们在社会事务中充分运用宪法规定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的广播事业,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的。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结晶。1940年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提出了对新闻采编人员全面、科学、严格管理的明确要求,提出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应当和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发展广播事业的制度保证。1.积极主动做好正面宣传。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方针原则和基本经验,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广播媒体肩负的历史职责与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广播稿件的写作同广播事业的发展能说到一起吗?回答是肯定的。笔者从多年广播工作的实践中领悟到,这是两个问题,但又是紧密相联的,它鲜明地反映着广播这一新闻媒介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进步的历程。广播是一种电声结合的现代化新闻传播媒介,它与报刊、电视有很大的不同。社会越发展,它们之间的区別越明显。因此,广播要自己走路,要走自己的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广播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广播自己的特长、优势发挥到什么程度。尽管人民广播建立初期,广播工作是新华通讯社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新华社的有声版;建国初期,广播也曾被误认为  相似文献   

20.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出现革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社会教育领域,电化教育兴起,其内容专指电影和无线电广播。3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电化教育开始小规模展开。本文以北平为个案,探讨抗战前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