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汉缩略词语的跨文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英汉缩略词语进行分类总结,以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词法为基本出发点,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了英汉缩略词语的异同,并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理解英汉缩略词语及其语言、思维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透视英汉思维方式,突破英语学习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英汉思维方式对比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在造字构词,词语表达,行文遣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透视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在思维层面的规律,帮助大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彻底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而突破大学英语学习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二者紧密相连并相辅相成,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英汉翻译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英汉思维方式的转化。介绍了英汉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表现,针对英汉思维表达的不同方式,从词语层面和句子层面具体阐释了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排除思维差异对翻译消极干扰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芳 《考试周刊》2010,(10):114-115
英汉文化差异尤其是内在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写作中观点表达和语构的差异。本文从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在大学生英语写作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人的语言表达是受思维方式支配的,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得英汉句型结构差异较大。因此,研究英汉思维特点,弄清其对句型结构的影响,对外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定语排列顺序、状语排列顺序、时间取向与时间顺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指出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能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将有助于推动英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两种思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汉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在词语、句子、篇章乃至一些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俗用法等方面都体现着诸多差异。文章尝试从英汉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句子的根本差异即:"形合与意合"、"复合与简单"、"主语与主题"、"物称与人称"四个方面来体现中西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与语言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模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比英汉民族不同思维模式,说明在该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在词语选择、句式结构、修辞方法、谋篇布局、语体风格和语法规律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的文化心理中,空间关系是一种十分活跃的图式,是探讨人类认知奥秘的钥匙,也是把握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基础,更是表达各种认知成果的基础。通过比较英汉维度形容词空间隐喻的表现特点,分析两种语言在空间隐喻层面的跨文化特征,并以此理析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的异同。希望借此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词语搭配、语义引申及隐喻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思维支配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翻译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两种思维之间的转换。思维差异对语言及翻译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这一问题,探讨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及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揭示了思维与语言差异在英汉互译中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二者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本文拟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英汉思维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揭示英汉思维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对英语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导入思维模式对比的文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语言结构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汉英语言在丈字结构及其发展、词语构成、使用与理解、句法和语篇结构上的不同折射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并增强处理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某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要表现其载体——语言上。英汉语言的巨大差异正反映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语言的系统不同,思维与形式的结合机制也就各有千秋。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形式之中。因此语言结构的对比研究不是孤立的。本文主要是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分析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从而找出其表象下面最深层的,具有支配性的初始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言,汉英两种语言有其相似之处,但由于民族文化和思维的不同,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又存在很大差异。着重从语言形态表达、句子结构表达、思维方式表达和造句构词表达方面说明汉语和英语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望本文的探讨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学习和掌握汉英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不少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够了解英文的表达习惯及其与汉语的差异。本文从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句子问题入手,分析了英汉语句型中表达习惯的差异,进而探索了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排除母语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以辅助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表征。英汉民族分属于东西方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他们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各有自身的特点,英汉思维的差异也造成了两种语言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汉、英两语量词丰富,用法灵活,具很强的生命力。因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成因不同,量词的结构及其蕴含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基于汉、英量词差异的认识,通过量词定名回顾和语用举例分析,提出采用适当且有效的方法英译不同语境中的汉语量词的建议,进而强调:进行汉、英量词的比较和翻译实践,才可能真正实现汉英两语及其文化的对等交流。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与意义关系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在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上,汉语较之英语更重其意而轻其形,属所谓的意合性语言,即行文大凡为以神统形。而作为形合性语言的英语,其语言形式则更多地表现为意义取决于形式。主要就汉语的以神统形所反映出的几种形式及其意义关系特点与英语作一些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与西方人看问题的方法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外语学习中束缚着中国学生.了解英汉表达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地道的英语,排除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写作中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