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向警予烈士的报刊活动,构成了她一生革命事业的重要部分,因此对向警予在首次国共合作期间主编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妇女周报)的活动史实作陈述与评价,有助于认识这位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报刊工作和宣传家。  相似文献   

2.
我院历史系戴绪恭编著的《向警予传》,在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传记分四章二十六节,共十三万字,较翔实地记述了向警予战斗的一生,展示了向警予斗争的时代和斗争生活,忠实地写出了向警予成长的过程,论述了向警予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地位和妇运理论上的重大贡献,再现了这位我党创建时期重要领导人、中国妇女的模范领袖和著名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3.
鲍刚 《安徽教育》2010,(7):15-15
<正>本刊讯新闻出版总署近期向社会公布了2010年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115种优秀少儿报刊名单,其中汉文期刊87种。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主办的《小学生导读》、《红蜻蜓》两刊,光荣入选。这次优秀少儿报刊推荐活动被列入新闻出版总署的全民阅读活动。自2010年3月正式启动,经新闻出版总署组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08,(10)
本刊讯:记者从内蒙邮政报刊发行局获悉,《小读者》将参与由内蒙古邮政和蒙牛集团联合举办的《订阅邮发报刊赠送蒙牛产品》的活动。以促使内蒙古全区在2009年度校园报刊征订工作有较大突破。活动范围在内蒙古全区。活动时间为8  相似文献   

5.
《恰同学少年》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而来,它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背景,描绘了1913~1918年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同时塑造了杨  相似文献   

6.
章太炎(1869—1936)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著名报刊活动家。主编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是章太炎一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报刊活动。值此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对章太炎及其主编的《民报》开展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位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巨子,也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状况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2013,(6):27-27
2012年10月,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基础教育课程》入选为201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的重要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4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初中生世界》编辑部特邀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普组师生,来到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中部,举行《初中生世界》科普校园行活动,为100多名同学带去了一节生动的趣味物理实验课,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收录报刊文献最多的索引,是上海图书馆的《全国报刊索引》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报刊资料索引》。这两种报刊文献索引的利用率甚高,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公务员们经常利用的工具。前者创刊于1956年,原名《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1966年9月停刊,1973年10月复刊,改为今名。后者创刊于1963年,原名为《复印报刊专题资料索引》,文革期间停刊,1979年复刊,改名为《复印报刊资料索引》,1983年以后又改为《报刊资料索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3月5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现代中小学教育》再传佳讯,榜上有名。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对国内外公开出版的3500余种报刊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进行收集、精选和编辑。多年来,《复印报刊资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丁玲的文学创作发生了由“化大众”到“大众化”的转向,前期她的创作积极干预社会生活,具有浓重的启蒙色彩。经历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王实味事件后,她的创作转入了大众化,取材于大众,服务于大众。丁玲曾是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的主编,她的编辑方针曾一度影响了文艺栏的发展,而文艺栏作为一个载体,它又真实的记录了丁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理论是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视阈,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个领域自身的特点及变化、理论在两个领域中表现出来的需要、形式和机制等差别决定了理论传播的差异,因此理论在非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显性传播,而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以隐性传播,通过文娱休闲活动载体隐性负载、内隐于日常生活中的制度、日常消费的合理建构、日常人际交往等活动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3.
晚清上海出现一种文艺报纸的潮流,构成了近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语境。文章以《游戏报》、《消闲报》为例,说明这类报纸在倡导现代大众阅读,扩大读者层面上的努力与成绩,以呈现文学现代化的历史情景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测评,对学习者的课程学习进行的阶段性考核.本文就电大开放教育英语本科《高级日常英语》形成性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使形成性考核发挥真正的监督、调控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为适应革命的需要,争取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报纸、杂志、文学刊物等传播渠道,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创刊于这一时期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合法党报,它运用各种灵活的斗争策略与国民党的新闻检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新华日报》在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宣传策略等方面坚持走群众路线,为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宣传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史上的一面旗帜和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陕西日报》和《华商报》在2012年春运期间有关农民工的新闻报道进行搜集和整理,由此形成本研究的解读对象。研究新闻报道所在的版面位置、报道体裁、新闻源的选择、新闻标题的加工、报道的主题和所涉及的领域等方面,并形成结论,即陕西媒体所呈现的农民工媒介形象——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人格魅力高尚和难以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外乡人"情结。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是解放战争时期于战火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作为党的"喉舌",该报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报宗旨,努力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走群众路线,并大幅刊登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报道。《人民日报》从消灭地主阶级,打破农村等级观念,到提高农民政治觉悟以及典型宣传等方面报道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运动,积极发挥着党报的舆论作用。作为宣传报道土改运动的媒介和载体,《人民日报》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充分体现了报纸为土地改革服务的价值特色和社会责任,使党在土改中凝聚了人心,树立了威望,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大型机关报,是党取得政权前出版时间最长的、公开战斗在国民党心脏地区唯一的报纸。虽然新华日报在武汉仅仅发行了九个多月,但广大的“新华军”却克服了报纸初创时期的诸多困难,在武汉九个多月时间里,高举团结救国、持久抗战的旗帜,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积极报道了我军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奋勇抗敌的光辉业绩,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宣传抗日的号角,成为抗战初期先进文化的集中代表,在我国和我党的新闻事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1941年延安处境艰难,但党报《解放日报》对美国极为关注。对该现象的解读可以发掘这一阶段对中共与美国关系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事关美国的消息社论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共对美政策变化及策略的形成与运用,苏联影响、领袖的政治远见和解放区被边缘化的焦虑是关注美国动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宣传时代主旋律,是社会主义媒介的基本职责,积极创新主旋律题材报道。更是都市报“主流媒体”意识觉醒的必然选择。“海西”建设作为福建发展的主旋律,《海峡都市报》在十七大前后连续推出两组“海西”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在报道的模式、视角、写作风格等方面积极创新。《海峡都市报》创新主旋律题材报道,是优化报业结构、追求主流化、强调以受众为中心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