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亮 《乒乓世界》2010,(9):154-154
2005年10月,江苏无锡,十运会女单决赛,张怡宁上演大逆转,战胜王楠获得金牌。第二天,几乎所有媒体都用“女乒一姐,完美接棒”作为标题。  相似文献   

2.
李晓霞 新生     
邱晓戈 《新体育》2012,(8):30-31
在王楠、张怡宁等一姐退役,丁宁等小将尚需磨砺之际,中国女乒总会涌现出李晓霞这样的过渡性人物。她们足够强大,可以独当一面,也可以承上启下,唯一遗憾的是:她们总是无法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5,(12):32-32
入选理由:从1989年到2005年,风雨沧桑的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人才辈出.却在16年间,始终保持着“双凤朝阳”的态势.邓亚萍和乔红,王楠和李菊.王楠和张怡宁……从2001年的九运会到2005年的十运会,王楠依旧出色,而张怡宁也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0,(7):48-49
失利不是偶然 从表面上看,失利是“偶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女乒不会输。但是经过总结我们发现,这场失利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必然的原因。北京奥运之后。我们对整个队伍的建设有所放松,对形势的认识不够准确。虽然我嘴上说王楠、张怡宁时代过去了。要有危机感,我们也并不是没有对手,  相似文献   

5.
年度巧合     
年度巧合:张怡宁4比3王楠(-6,6,-8,-6,7,6,9),十运会,女单决赛 入选理由:从1989年到2005年,风雨沧桑的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人才辈出, 却在16年间,始终保持着“双凤朝阳“的态势,邓亚萍和乔红,王楠和李 菊,王楠和张怡宁……从2001年的九运会到2005年的十运会,王楠依旧出 色,而张怡宁也越来越强。 巧合的是,张怡宁和王楠是全运会46年的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在相邻 两届单打比赛中,都同时入围到最后决赛的运动员。略有不同的是,四 年前在广州,王楠胜得无可挑剔,张怡宁输得有些悲壮和难堪;四年后 在无锡,张怡宁的胜利虽然坎坷,却名至如归,王楠的失利让人有些伤 感,却依旧无可挑剔。又是一个四年,一个难以逃脱又不得不承认的运 动生命周期,“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张怡宁和王楠的 巧合,其实也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发展必然  相似文献   

6.
声音     
《新体育》2006,(2):9-9
张怡宁“本命年”包揽到底 2005年12月15日女乒世界杯决赛中,张怡宁以4比0完胜队友郭焱, 为自己的2005年再添一座冠军奖杯。这样,世乒赛、十运会、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2005年张怡宁包揽她所参加的所有重量级赛事的女单桂冠。“大巴”杀回CBA 从美国归来的篮球运动员巴特尔2005年 12月16日到篮协注册, 正式完成从NBDL联赛转会CBA的手续, 并于当晚在北京首钢队与山东金斯顿队的比赛中第一次亮相。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0,(3):42-44
两“款”张怡宁 这次直通比赛前,我们特意安排张恰宁出席了新闻通气会,向媒体介绍了她最近的状态和对以后的想法。大家对张怡宁从婚后的“失踪”到现在的“现身”一直非常关心,我觉得这也是对中国女乒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我要代表中国女乒以及我本人,向媒体和球迷朋友对球队的关心爱护表示感谢。让张怡宁出席新闻通气会,也是想让大家更了解她。我们会尊重张怡宁的选择,并给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做调整。无论最后她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会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交代。  相似文献   

8.
善始善终,是一种理想境界。过去的2005年,世界女乒和中国女乒的头号人物张怡宁从容淡定间做到了这一步。从世乒赛起,十运会、总决赛、世界杯、一个也没丢。“这是我比较精彩的一年,是我最成熟的一年。”张怡宁欣慰地解释道。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8,(11):12-23
无论在十几年前的“后邓亚萍时代”,还是在当今的“张怡宁时代”,王楠都是中国女队中最耀眼夺目的一颗明星;七次参加世乒赛,六次获得女团冠军,五次在女团决赛中上场拿分,王楠堪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女队缔造世乒赛女团八连冠霸业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0.
夏娃 《乒乓世界》2003,(4):16-16
1月19日,本刊记者到厦门体育中心探营.正赶上一出“新戏”呜锣开场:男队训练馆来了两位女队员——女子世界排名第一的张怡宁和排名第二的王楠。  相似文献   

11.
在1998年底的曼谷亚运会上,独得四金的乒乓球女选手王楠称得上是中国代表团里最耀眼的明星,在今年2月王楠终于打破了女乒“大姐大”邓亚萍长达8年的“垄断”,登上了世界排名首位的宝座。第45届南斯拉夫世乒赛前夕,笔者在河北省正定国际乒乓球训练基地采访了这位中国女乒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采访是在王楠去找队医按摩时进行的,王楠趴在床上,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回答我的问题。20岁的她显得很成熟很老练。) 记者:亚运会后你的知名度上升很快,很多媒体认为你已成为中国女乒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对此你持何种态度? 王楠:很多媒体称我已“超越了邓亚萍”,或是说“邓亚萍时代已经过去”,我自己可并不这样认为。我在素质上精神上与邓亚萍仍有差距,我这样说并非谦虚。亚运会不是奥运会,我们这些年轻选手要想达到邓亚萍的高度,还需要奥运会的检验和锤炼。  相似文献   

12.
春雪热线     
《新体育》2011,(5):78-78
春雪你好!请问王楠近况如何。她有可能入主女乒教练团队吗? (辽宁秦恕) 春雪:近两年,结婚生子的王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她并未打算告别乒乓球。闲暇之余,这位老将就给小师妹刘诗雯、丁宁等人传授比赛技巧。在世乒赛即将开战之际,王楠一度出现在央视的新闻节目中,作为女乒一姐接受媒体采访。这不难让人联想到王楠打算进入女乒教练团队。  相似文献   

13.
7月17日,上午9点,49岁的李隼走出家门,还是他的夫人赵辉当“司机”,轻车熟路地驶向天坛公寓。这是李隼执教生涯中的第四次奥运之旅。第一次随队去奥运会是12年前,悉尼,他主管的队员王楠拿了女单和女双两项冠军。第二次在雅典,他的队员张怡宁在自己的奥运首秀上收获了女单相女双两块金牌,而那个女单冠军恰好是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得的第100金。  相似文献   

14.
除了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女单冠军,几乎所有能拿到的金牌,张怡宁都拿过了。她对世乒赛单打金牌的渴望因此不言而喻。事实上,她也完全具备了这样的实力。在国家乒乓球队,很多教练和队员在赛前都看好张怡宁。遗憾的是,她又一次站在了冠军的旁边。就像以往和王楠的大多数比赛一样,尽管单论技术,张怡宁已经具备了与王楠抗衡的实力,但这一次她还是功亏一篑。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一回张怡宁没有哭。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她大大方方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平静得让人看不出她刚刚遭受了怎样的挫败。许多人说:“张怡宁成熟了。”还得学王楠张怡宁和王楠的比赛真…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09,(12):22-22
九运会乒乓球的女单决赛是张怡宁对王楠,我记得张怡宁一度以2比0领先(当时是21分制,5局3胜),后来被王楠把比分追了上去。打到第5局的时候,张怡宁就完全崩溃了。王楠大比分20:5领先。最后一个球,张怡宁打都没有打就把球摁在桌子上了。  相似文献   

16.
年度人物     
年度人物:张怡宁 入选理由:即将过去的2005年,对 于张怡宁来说,也许比她获得奥运 会冠军的2004年还意味深长。五月 的上海世乒赛,张怡宁获得女单冠 军,加上2004年获得的奥运会和世 界杯女单冠军,她成为了中国女子 乒乓球运动员中继邓亚萍和王楠 之后,拿到三大赛女单大满贯的 第三人。然而一周后,厄运突至, 欲在全运会预赛上大展宏图的张怡 宁在混双训练中意外受伤,手掌根 部骨折,在命运的捉弄下,她体会 了一次对抗伤病和挑战自我的艰难 复兴。 十月的十运会乒乓球赛场,张 怡宁依旧闪亮,复出参赛不久,她 就带领北京女队击败强敌广东、 香港,江苏、辽宁和山东,卫冕成 功。女单决赛,她从1比3落后,到 4比3逆转,摘走桂冠;从九运会广 州负于王楠,到十运会无锡击败王 楠;从激情似火,消极比赛,到兼 收并蓄,有抑有扬。这也是她在世 界三大赛称雄后,首次在国内最高 级别的赛事中超越王楠。  相似文献   

17.
王楠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之后,产生了三项纪录:第一,获得金牌的张怡宁成为第六位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另外四人依次是邓亚萍、伏明霞、李小鹏、郭晶晶和王楠):第二,获得银牌的王楠成为奥运会成绩最好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因为和邓亚萍、张怡宁相比,王楠多一块银牌;第三,王楠成为继伏明霞之后,第二位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都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王楠/张怡宁从个体看.两代天后王楠和张怡宁无疑在萨格勒布世乒赛上都有点儿失意。王楠没能跻身女单4强,张怡宁在半决赛惨败给郭跃。但从整体看,她俩却创造了一个历史:连续在47、48、49三届世乒赛上问鼎女双冠军.她们将获得复制的波普杯。这也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获得的第四个世乒赛复制奖杯。前三个复制杯分别是圣·勃莱德杯(庄则栋)、兹·赫杜塞克杯(王涛/刘伟)、吉·盖斯特杯(王楠)。如果算上45、46届世乒赛和李菊搭档获得的两个女双冠军.王楠已经成为乒乓球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女子双打球员。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8,(10):146-147
球迷雪漫说,北大体育馆在奥运期间与其说是一个赛场,不如说是一个充满感动的舞台,没错,奥运会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关于奥运的话题清寒没有停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泪腺”,为张怡宁、马琳的冠军泪,为站在亚军的领奖台上的王皓的那个军礼,为佩尔森向全场观众挥手致意,为王楠与郭斌在场边紧紧贴在一起的脸颊……为了我们的国球,感动永不停歇。  相似文献   

20.
奥运红粉组     
《乒乓世界》2008,(8):46-53
实事求是地说。这支中国女队是历史上阵容最为强大.主力队员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在这支“梦幻劲旅”中,王楠、张怡宁和郭跃都曾是世乒赛女单冠军。前两人还是乒坛大满贯得主。同时,王楠已是奥运会的三朝元老。比赛经验极为丰富,是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运动寿命最长,状态保持最好的人。张怡宁和郭跃也参加过雅典奥运会。张怡宁在雅典加冕了双冠王.而郭跃在女双比赛中夺得了铜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