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解读张亚勤     
《中国科技信息》2004,(7):58-59
很多人想认识比尔·盖茨,当然动机是各种各样的。比较低级趣味地揣摩一下,很多人碰到“比尔·盖茨”的第一句话可能是:“您这么富有,借点钱给我好吗?”说这样的话,在世界最强势的民族中最出类拔萃的人面前说这样的话,无疑是毫无自尊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很有自尊地站在比尔·盖茨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展现自己的价值,让这个最可以不可一世的人刮目相看。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就能做到这一点,他虽然是为比尔·盖茨打工,但他渊博的学识和突出的学术成就令比尔·盖茨钦羡不已。在微软公司内部的一次高层会议上,比尔·盖茨曾十分得意地向大家讲到,“我敢打赌,你们谁也不知道,张亚勤在中国领导着一个全世界最高水准的多媒体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2.
《云南科技管理》2006,19(2):54-54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全面阐述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建设文明民主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3.
静女夭夭 《知识窗》2013,(23):36-37
美国东部时间9月12日晚6点,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开奖。按照惯例,颁奖仪式在观众们扔上台的“纸飞机暴雨”中拉开序幕,人们欢乐地向颁奖台上扔着纸飞机,而不用担心打扫问题。10多年来,典礼结束后现场都由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负责打扫。尽管罗伊·格劳伯2005年获得了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他仍然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4.
李晓林 《科教文汇》2009,(21):68-68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人员期间强调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哈佛大学呆了很多天后.我才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怎么还没看到“哈佛大学”的校碑啊?哈佛园内只有哈佛像上刻着“哈佛”二字.可不是“哈佛大学”。路标上有“哈佛广场”“哈佛街”.就是没有“哈佛大学”。我于是问哈佛的职员和教授.“哈佛大学”校牌或校碑或任何指示“学校”的标识在哪?他们好像就没想过这个问题.琢磨了半天说:“嗯.没有.”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2010,(7X):35-35
<正>坐在家里,耶鲁大学名师在你面前讲课,可能吗?可能!站在公交车上,麻省理工大学的课程在你耳边响起,可能吗?可能!在百度上,输入"美国名校公开课",哈佛、耶鲁、华盛顿大学等名校的课程便赫然在  相似文献   

8.
王紫东 《人才与科技》2002,(9):20-21,56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立于1958年。40多年来,在原地矿部、国土资源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局党委(党组)团结和带领全局广大职工,发扬“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栉风沐雨,披荆斩棘,耕耘探索,常年奋战在宁夏6万平方公里这块热土上,不仅保证了自治区成立40多年以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李华 《知识窗》2008,(1):4-4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出人意料地回答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相似文献   

10.
善用金钱     
美国的石油巨子洛克菲勒,是个很懂得运用金钱的人。有一次,公司打算盖间仓库,请来两个建筑工人。这两名工人是一对兄弟,哥哥叫约翰,弟弟叫哈佛。 仓库盖好后,兄弟俩便到洛克菲勒办公室去领工资。洛克菲勒对他们说:“赚了钱应该储蓄起来,现款如果到了你们手中,一定很快就会花光,不如把它换成公司的股票,作为你们的投资如何?”  相似文献   

11.
哈佛式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的不适应性评析 继哈佛法学院首开案例教学之风以来.哈佛商学院也在1924年将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引入到工商教育领域当中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哈佛式案例教学模式逐渐成熟并被广泛推广。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最先进的”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时.我看到有人在本子上写道: “今天我以三中为荣.明天三中以我为耻.”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别人的试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相似文献   

13.
郭丽 《世界发明》2009,(2):33-34
电脑的普及成全了比尔·盖茨,网络的应用催生了“草根文化”的崛起,那么3G又会将技术、经济和文化创意以何种形式融合再生?  相似文献   

14.
1,引言国际上非常成功的C E O,个个都是优秀的企划人。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就是一位优秀的企划人。在比尔·盖茨领导的微软公司里,所有的营销行动、广告行动、技术开发等都必须有详尽的企划,没有作好企划前,绝不轻易,作出任何行动。约翰·瓦那卡被尊之为“百货店”之王,无疑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瓦娜卡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认为不断进行成功的企划是他事业发展的保证。他提出了一个“企划方程式”:成功的企划=他人的头脑 他人的金钱。瓦娜卡的时代还是以金融资本作为生产的主要资源要素。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信息正日益成为生产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发明》2009,(1):61-61
营业增长达1,917亿美元此份年度调查报告由License! Global全球授权杂志汇整国际授权产业协会LIMA(International Llcensing Jndustry Merchandisers’Association)委托耶鲁管理学院和哈佛商业学院研究小组所完成的最新全球授权行业数据:包含艺术授权、品牌授权、卡通造型图案授权、娱乐授权、时尚授权、互动授权、运动授权共七大类别之营业额和相关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耶鲁的毕业生们,我很抱歉,如果你们不喜欢这样的开场。 我想请你们为我作一件事。请你好好看一看周围,看一看站在你左边的同学,看一看站在你右边的同学。嗯,嗯,请你设想这样的情况:从现在起5年之后,10年之后,或30年之后,今天站在你左边的这个人会是一个失败者。而你,站在中间的家伙,你以为会怎样?一样失败者。失败的经历。失败的优等生。  相似文献   

17.
王翘楚 《科教文汇》2012,(32):124-125
主题教学模式以建构理论为主,教学注重人文关怀、师生合作为辅,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将拓展和深化的任务交给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该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会通过设计主题、创设教学情景来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以,主题教学如果想要保障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就更需要控制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这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课堂教学的行动纲领。在教学实践中,我以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探索出了以“实施目标分组教学,促进师生良性互动”为主题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一、指导思想生物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一定的教学理念作指导,“实施目标分组教学,促进师生良性互动”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1、以学生为主体,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参与,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世界首富是谁?毫无疑问,是美国微软公司总裁、“软件大王”比尔·盖茨。到1997年,他的个人财产已达到180亿美元。在世界历史上,他是第一个靠创造发明获得的知识产权致富的。他既是具有高技术知识的科学家,又是高瞻远瞩、不断创新的企业家。他并非白发苍苍的老者,而是精力过人的中年人——他今年只有42岁。电脑神童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雅图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中学教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10,(7):70-71
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于5月初在江苏南京召开。来自耶鲁、牛津、斯坦福、清华、北大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知名大学校长出席论坛。本届论坛以“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中外大学校长们围绕大学如何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高水平大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与评价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