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师范教育重要的认识,基于对乡村教育弊端的深恶痛绝,陶行知彻底改造乡村教育的伟大实践,势必要从改造旧乡村师范教育和建设全新意义上的乡村师范教育入手,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正是在这一点上,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发射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任何教育家都无法比拟的奇异光辉。陶行知先生清楚地看到:“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不得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仁人志士抱着教育救国的教育理想,期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陶行知通过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知行合一的推动乡村社会变革的领袖教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之主旨是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陶行知开展乡村师范教育的途径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寄希望于通过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乡村教师,从活的乡村教师产生活的乡村学生和未来活的国民,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与思想对当今乡村师范教育乃至乡村社会改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包括国家在制定师范教育宏观政策方面应加强对乡村师范教育的支持;师范院校需要推动师范教育课程变革,为乡村教育乃至乡村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氛围,培育师范生浓厚的教育忠诚。  相似文献   

3.
<正>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了一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极为丰富并具有鲜明的特色,尤其是他的乡村帅范教育思想和实践更为精辟,对我们今天改革农村教育,办好师范院校,仍具有它的现实意义。(一) 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主要内容有: (一)提出了“乡村师范学校”的概念什么是乡村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乡村师范学校,是依据乡村实际生活,造就乡村学校教师、校长、辅导员的地方。”①陶行知是第一个提倡乡村教育运动,也是第  相似文献   

4.
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思想,并且认为从改革乡村师范教育入手,推动全民族的教育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幼教师资无论是结构、管理还是培养、培训都存在问题,从陶行知丰富多彩的教育思想中挖掘其师范教育思想,以此审视农村幼教师资现状,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陶行知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987年解除党禁之前,对于陶行知的研究除去回忆性文章外,只会在有关乡村教育的文章中偶有涉及.解除党禁之后,台湾的陶行知研究开始逐步深入,涉及到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平民教育思想、幼儿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等多个方面,并呈现出研究起点高、专题性研究强、与实践联系紧的特点.借助学术史的视角对台湾陶行知研究进行梳理,冀望能够起到分源别派、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宗麟追随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事业,对陶先生的教育主张身体力行。张宗麟分析了当时乡村社会日趋衰落、乡村教育发展缓慢的状况。他从中国国情出发,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提高乡民觉悟,改善乡民生活。在此认识基础上,他开展了创办乡村幼稚园、推广乡村师范教育及社会教育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促进了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仍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4):145-146
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伟大的教育家,对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陶行知先生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并完善了平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理论等众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在陶行知先生众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中,生活教育理论又可以看作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在长期的乡村教育实践中完善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最符合中国国情,也是最能反映世界教育潮流的教育理论。因此,将陶行知教育理论贯彻落实到小学音乐快乐课堂的构建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小学音乐快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师范教育是“兴邦”、“立国”之大事。据此他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思想 ,并且认为从改革乡村师范教育入手 ,推动全民族的教育发展是发展生产师范教育的重要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师专要培养具有改造农村能力的教师唐文生徐学华张宝臣一、借鉴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明确师专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并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在中国教育史上,陶行知是最早关注乡村教育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师范教育百年史中,师范教育家屈指可数,陶行知是其中的一位.陶行知是教育学家,也是第一流的师范教育家.陶行知同其所创建的晓庄学校在我国师范教育史上均享有特殊的地位.对晓庄办学实践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还可以为实现"川流不息的师范教育现代化"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先后投身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留下极其宝贵的遗产。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办好师范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始自80年代。之后,我们成立了以研究陶行知教育理论为宗旨的教育科学研讨会,以科研带动教学、指导管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把理论付诸于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之中。199…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曾说:“要想小学办得好,先要造就好教师,要造就好教师,先要造就好师范学校,造就好教师的教师。”他一生的实践,为我们办好乡村师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从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实行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于1984年确定了“坚持教育改革,借鉴行知思想,培养合格的乡村小学教师”的办学思想和道路,开始了构建乡村师范教育新模式的尝试。实践表明,构建乡村师范教育新模式的过程,就是我们面对实际,正视困难,解决五个“矛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由省教委和省陶研会联合召开的省中等师范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最近在天长县召开。全省59所中等师范学校和17个地、市分管师范教育的教委(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教委副主任沈培新、省陶研会副会长丁丁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省社科院莫增荣同志作的《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学术报告,参观了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天长师范,听取了84级教改班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汇报。天长师范根据陶行知师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针对当前乡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师资不足、设备较差的条件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做了大量的实验和教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代表们受到了有益的启示。会议根据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目标研讨会的精神,讨论修订了  相似文献   

14.
<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体现在其职业教育思想之中,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联系,培养学生"生利""利群""奉献"精神。这一思想及其实践的成功,主要源于本土的文化熏陶、综合中外先进理论的本土化应用及结合中国近代教育实际的本土化职业教育理论的积淀。"本土化"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灵魂,及实践成功的重要路径。学界有关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研究,主要在对其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以及师范教育、普及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国难教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的奋斗历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创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他先后创办过晓庄师范和湘湖师范,并发表过《新学制与师范教育》、《天将明之师范学校》、《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师范教育下乡》等很多论著和演讲,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师范教育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形成了从乡村师范教育到高等师范教育系统的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这是他教育思想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当今的师范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 ,陶行知先生是最有影响而且有国际声誉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极为丰富而深邃 ,尤其是在师范教育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理论上有着精辟而完备的论述。这些 ,对于改革和促进我国的师范教育事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师范教育的社会地位“师范教育可以兴邦 ,也可以促国之亡。”〔1〕陶行知的这种认识来源于他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设想及他从事师范教育的实践。他于 1917年留美归国后 ,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务主任。“五四”运动后 ,他积极投身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 ,对国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痛感中国之贫穷 ,教育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实践盛极一时。至今陶行知的某些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本文在分析农村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之上,简单概括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探讨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本文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育途径等方面分析了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 ,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的借鉴、发展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我应香港妇女基金会的邀请,赴港参加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教育思想研讨会。这次活动受到香港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乡村教育和师范教育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实践工作,提出了系统的充满科学精神与创造性的理论与学说。他们不仅为中国现代教育的起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为塑造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倡乡村教育的先行者。他在《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说:“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决心把乡村学校办成农村生活的中心,而当时最感困难的问题,是缺乏乡村小学教师,因此,他于1927年3月15日,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学校。该校于1930年4月14日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封闭。晓庄师范学校虽然存在的时间仅三年,但在旧中国师范教育的混乱中,找到了一条出路,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也在晓庄师范学校得以形成和发展。下面仅就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点粗浅的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