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树利 《课外阅读》2010,(10):99-100
物理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物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科学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首要一环就是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和得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  相似文献   

2.
从事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大多数学生都不善于,甚至不会提问.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习惯了接受式教学,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十分薄弱,大多数学生自己提不出问题.然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开端,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田斌 《学周刊C版》2024,(2):46-48
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探究精神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需要具备科学探究精神的人才去解决,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本文就在物理课堂的实验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研究体会。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探究活动是最重要的物理学习活动,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需要重视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一、提问的意识 科学探究要依靠问题不断推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才能有更多收获。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科学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提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相似文献   

7.
一、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前提。对提问能力的考查,既能培养学生将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演变成与物理有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其运用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表达物理问题的本领。  相似文献   

8.
路凤群 《时代教育》2010,(4):199-199
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共识。物理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对物理学研究意义重大。《物理课程标准》中把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笔者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学生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只有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才能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落到实处。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提问呢?笔者提出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本文就在物理课堂的实验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研究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可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合作与交流入手。教师有意识的,分层次的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进行实验探究的机会、条件、器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定才能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2.
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其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探究中的第一环节,就像一篇文章的开头,盖房时打下的地基,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物理课标明确要求,教学过程要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物理实验当中包含物理概念、规律和定律,是学生发现物理问题的重要活动.在讲授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探究活动,高效利用实验课堂,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本文针对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冬萍 《现代语文》2006,(11):66-6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中,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可说是探究学习的出发点。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语文阅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这恰恰是一个不易突破的难点。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也怕老师让自己提问:老师怕学生乱提问敷衍老师的要求,也不敢要求学生提问。于是乎不愿意提问、提不出问题成了探究学习中永远的“痛”。笔者经过一段时间对阅读提问教学实践探究,试在此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精神和提问能力做简要阐述,以求与同行研讨改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操作能力,已引起了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但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猜想与推理能力,却是需要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对科学探究中,易被人们忽视的这三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  相似文献   

16.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或在探究中发现问题,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思维碰撞,带着更多问题离开课堂,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课堂中以问题为起点、以问题为线索,同时以问题为归宿,由此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亲身体验物理,在体验中感受物理,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物理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样,我们研究性学习物理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提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因此,在初中物理的入门教学中,就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究竟该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亲身体验物理,在体验中感受物理,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教学就是将科学作为探究过程来讲授,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科学探究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证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