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一位称职的教师,不但要拥有一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懂一些课堂教学的艺术。德育教学,由于它自身富于哲理性、思辨性、抽象性等特性,懂得井善于运用教学艺术辅助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同时,传统观念认为德育课就是说教课,导致“听课生厌”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学生不爱上德育课,教师不爱讲德育课,德育课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大?今后如何“重视”?诸多问题促使笔者思索。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和多年来的摸索,笔者认为,德育教学大有生命力,关键在于教师本人如何“上”,我们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应该注入新的技术和艺术,这便是本文题目要谈的德育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2.
郑晓池 《考试周刊》2011,(88):175-175
本文认为,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讲求教学艺术,做到角度“新”、方法“活”、形式“多”,让物理课堂教学成为德育开花结果的一块宝地。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和学科育人”与数学教学紧密相连.“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已成为当下很多教师的困扰之一.文章以“图形的旋转”教学为例,着重抓住问题设计、环节设计和小结设计阐述德育渗透,为数学教学落实学科德育做出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德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健康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思想教育要以“渗透”为教学艺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艺术是教学魅力必备的条件之一,是教师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展现,也是教师美好心灵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体现。因此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艺术尤其重要。我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是人们认识教学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在重新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现代思维方式为指导赋予了教学以“生成”的意义。“生成”对应于“预设”,也是新课改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本文的课堂“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出乎教师意外的、与教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问题的开发和处理。如何把握时机,运用教育机智,采取艺术方法,在课堂中生成教育资源,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接受道德、建构品德,这是德育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探讨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德育教师认识和掌握课堂“生成”手段,而且还可以拓展育人路径,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朱宇波 《教育导刊》2001,(21):18-19
实现德育艺术化,是广大德育理论学者和德育实际工作者努力追求的德育最高境界。德育艺术的显著效用是省时高效,融德育过程于艺术情趣,使学生感到仿佛不是在接受教育,而是在审美、赏美和创美;德育不再是人见人头痛的“苦差事”。然而,就目前看来,德育艺术仅仅为少数优秀教师的“专利”,大多数教师的德育艺术化程度不高,德育艺术尚缺社会泛化。德育艺术成了广大教师非常羡慕却又可望不可及的神秘之物。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与教师对德育艺术的认识不足和德育理论工作者对德育艺术掌握的规律研究不够有关。本文对此的探索也还很表层很初…  相似文献   

7.
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问题 ,从本世纪初以“现代教育派”和“传统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说”和“教师中心说”之间的争论开始 ,一直到现在都是德育理论界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 ,在我国 80年代以来曾引起一个高潮 ,然而人们对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目前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六种。(1 )主导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它的理论依据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决定着德育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和结果 ,学生 (主体 )认识道德知识 (客体 )、提高道德能力和思想意识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8.
时下,国人高唱“课程思政”,其间夹杂着不少的误读。论文认为,要克服这些误读,必须回到赫尔巴特。根据赫氏的教育性教学思想,“教学”须以“教育”为目的,“教育”不能脱离“教学”来进行;教学的教育性内在于教学过程,是教学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内在属性。由此推断,学科德育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各门学科独特的内在本质。离开了这一点,学科德育必然沦为表面化、形式化的装饰品。为了阐述学科德育与学科本质的内在联系,揭示学科德育的内在性与独特性,论文以“文学”“历史”“哲学”“科学”与“艺术”为例,作了相应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9.
秦大忠 《湖南教育》2002,(12):21-21
凯洛夫曾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德育内容?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开展德育,增强德育渗透的有效性。进入初中后,伴随生理的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已逐步趋向主导地位,但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到高中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明显增长。因此,对于初中生,教师要灵活运用直观教具和生动语言为学生思维提供感性材料,在德育的内容上,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对于高中生,教师要注重分析比较,在德育…  相似文献   

10.
实现德育过程的民主化,关键在教师。德育教师应当通过树立“平等性”教育观念、坚持“民主性”教育原则、倡导“合作性”教学过程和探索“开放性”教学活动等,着力解决传统德育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切实提高当前德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主阵地。音乐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2.
一、《教育学》课教学应重视德育内容的必要性1.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德育提到应有的地位并给予重视,这是因为德育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视为教师三大任务之首。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看到了德育的…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一位称职的教师,不但要拥有一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懂一些课堂教学的艺术.德育教学,由于它自身富于哲理性、思辨性、抽象性等特性,懂得并善于运用教学艺术辅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科德育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然而在理科教学中,哪里有德育?怎样做德育?这是我们理科教师必须思考的两个命题,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德育的广度、深度、频度和力度?在理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发现德育、发掘德育、深化并升华德育?这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海市理科德育实训基地",在生命科学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经过研究发现,理科教师的课堂育德能力关键体现在"融"字上,怎样才能做到德育融入学科教学,达到"无痕"的效果,这是一门艺术。下面以"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理念和课堂教学实践为例,粗浅地探讨一下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彭平平 《教师》2012,(19):116-116
当前,学校德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德育为首”也逐渐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识。然而.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被普遍得到了错误的定位。主要表现为将“德育”人为地与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体。”成功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也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艺术、在授课艺术中.我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取得教学成效的重要条件。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把握有效的教学理念和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在教学期间.我创立了“三部曲”.在此作简要介绍,以期与同行们共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学校德育教学中,不少教师未能很好地解决方法问题,其在较大程度上所依赖的灌输与填鸭式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德育教学的效果。在德育教学方法的革新中,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的“问题教育”、“对话教育”思想曾经一度引人关注并被广泛推崇。本文认为弗莱雷教育思想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对教学的生活化还原以及对美的境界的追求,在德育教学中体现出重要的人本价值、体验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卓雅芳 《教师》2023,(10):6-8
音乐是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能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真正做到“以乐育人,德育并进”。德育目标与音乐教学理念同向而行,均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逐渐成为当代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研究热点。文章作者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意义,结合音乐教学案例,研究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以期为教师的德育工作提供思路,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哲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育立美原则”———教学活渗透着教师爱美的感染力 ,充分挖掘并表现美的教学内容 ,选择美的教学艺术 ,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 ,表现教师美的仪表形象 ,在教师的乐教美和学生的乐学美中 ,实现德育美、智育美、体育美、劳技美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实现全面素质美。  相似文献   

20.
成平 《中国德育》2008,(1):59-62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就是要将德育“寓于”“融入”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师是关键,教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价值观,确立“每节课都是德育阵地”的意识,还要研究课堂教学中德育的切入点、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形态、研究渗透在教学中的道德影响,而且,教师要注重自我人格修养,强化人格魅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发挥道德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