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基本立场或方法可以被恰当地称为"媒介存在论",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并不是主体间或主体与客体之间传递信息的中性管道,而正是媒介构成了自然和人性。媒介或者说技术是人的延伸,人们在媒介技术中能够看见自己的映像,反思媒介亦是反思人性。麦克卢汉把人性问题从一个形而上学的玄思问题,转变成了一个媒介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汉云  杨祎 《当代传播》2011,(6):126-127
近20年,国外著名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及他的媒介理论在中国播种开花。国内研究学者从单纯的理论引入,渐渐走到了本土化的理论解析、理论应用阶段。本文收集1988年-2010年国内研究学者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研究论文256篇,择其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述评,为以后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理解媒介:国内麦克卢汉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对麦克卢汉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介绍到专题研究到深度挖掘的过程,学术界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主题回归方面尚待清理.  相似文献   

4.
塔尔德作为19世纪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对于机制及技术的偏爱在后人——麦克卢汉那里发展到了极致。本文以塔尔德和麦克卢汉关于舆论方面的论述为基础,着力探讨了他们在传播学上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FR.利维斯对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影响入手分析,试图厘清这一学界鲜有关注的麦克卢汉的思想源流.文章认为麦克卢汉从实用主义的文学批评、经验主义的评断标准及去精英化的文化视角三个方面,完成了对利维斯及"细察派"思想的承继与扬弃.  相似文献   

6.
常志刚 《东南传播》2011,(11):104-107
本文对麦克卢汉媒介研究中有关媒介教育的理论建设和领域拓展所做的开创性贡献进行梳理。试图探究其玄妙的格言警句式的媒介理论中,可用于指导媒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概念体系。本文认为,麦克卢汉较早地介入了媒介教育的领域的研究,他的媒介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电子媒介革命与媒介教育,反环境即媒介教育及媒介研究与媒介教育等方面的论述。他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的媒介理论大师,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地球村"概念的提出,以及对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论断和媒介四定律的论述,在当代社会有现实意义。网络媒介发达的今天,媒介面临形态变化和内容的道德批评。本文结合其理论,就当下的媒介形态文化进行道德批评。  相似文献   

8.
罗晨 《新闻世界》2014,(6):325-326
在浩浩汤汤的传播学理论之中,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种种理论可谓标新立异。一方面,从思想研究的谱系而观,麦克卢汉的研究方式既不苟同于传统学派亦有别于批判主义学派;另一方面,从理论的普适性来看,众多学者为争夺传播场域内的学术霸权或推崇或批判麦氏理论。本文剖析了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发掘其固有的内在逻辑优长和尚存的缺陷瑕疵。  相似文献   

9.
在浩浩汤汤的传播学理论之中,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种种理论可谓标新立异。一方面,从思想研究的谱系而观,麦克卢汉的研究方式既不苟同于传统学派亦有别于批判主义学派;另一方面,从理论的普适性来看,众多学者为争夺传播场域内的学术霸权或推崇或批判麦氏理论。本文剖析了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发掘其固有的内在逻辑优长和尚存的缺陷瑕疵。  相似文献   

10.
陈康亮 《新闻世界》2009,(9):139-140
本文试图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把握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认为拯救与认知是麦氏思想的两大主题,前者是其思想的根本诉求,后者只是获救的手段,并试图将其理论视为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1.
江璐璐 《青年记者》2007,(14):37-38
麦克卢汉认为电视媒介是一种清晰度很低、使人深度介入的冷媒介。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说一经提出就引起学术界的激烈争论。直到今天有关冷热媒介的争论和质疑似乎还是没有结束。麦克卢汉认为热媒介就是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接受者无须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的媒介,如广播、电影等。冷媒介是指提供给受众的讯息模糊、不充分,  相似文献   

12.
历来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化研究异议颇多,本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选取了宏观视角,在历史的,社会的和化的大环境下考量媒介技术,并且涉及技术哲学的研究课题。大大突破了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局限,因而,其媒介研究富含深厚的化意蕴和学科张力,不仅具备时曾经占据优势地位媒介的强大追溯力,而且蕴含了对未来可能出现媒介(如网络)的天才预见力。  相似文献   

13.
陈荣 《东南传播》2018,(4):32-34
通过文本分析和历史社会学的路径管窥麦克卢汉的思想和新媒体视域下的中国传播学研究,我们发现,21世纪10年代兴起的,以麦克卢汉百年诞辰为代表的,关于麦克卢汉研究的第三波热潮在中国被重视并引起广泛影响,是基于麦克卢汉本身文字特点与新媒体时代特殊的传播机制和规律的双重作用.通过回顾麦克卢汉思想精髓,并理解其原子化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对于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学研究未尝不失为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4.
15.
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研讨会,以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为主题,纪念麦克卢汉为全球媒体与传播研究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促进中国经验与国际视野的结合,推动全球传播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麦克卢汉与当今时代的连接:一是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与当代青年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的关联;二是不同人文学者对于麦克卢汉及其思想的多种解读;三是有关麦克卢汉在当代传播思想和流派研究方面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造环境--对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的一种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麦克卢汉传播思想渊源的考察,指出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的核心在于技术对环境的重构。这种重构,是通过对人类的个体感知、社会变迁和时空观念三个方面施加影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西方著名思想者埃里克·哈弗洛克是被波斯曼誉为和麦克卢汉并列的经典学者.他重视研究媒介形式本身,试图去理解特定媒介如口语主导社会中的社会运转、文化产生情况.哈弗洛克和麦克卢汉同为媒介环境学第一代的代表人物,都对媒介环境学的基本问题成形作出了贡献,他不仅在学术地位、经历、著作、影响等方面和麦克卢汉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并且,他还影响了麦克卢汉.作为学术思想深邃、影响广泛长久又富有争议的学者,哈弗洛克的思想宝藏亟待挖掘.  相似文献   

19.
尼尔·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媒介即是讯息"的传承是波兹曼理论构建的基础,也是媒介环境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同麦克卢汉一样,视媒介本身为一种环境,而非媒介传播的信息,所以,波兹曼媒介理论关注的是媒介技术自身对文化的影响及控制。理解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运用是理解媒介环境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方法是一种以"本质直观"为核心的哲学方法.与传播学两大传统学派所习用的经验方法和思辨方法相比,现象学方法既能突破前者的"经验一般化"困境,亦能补足后者的"先验判断"缺陷,从而实现对传播学研究的传统方法的超越.从在这个意义上看,代表了一种全新思维态度的现象学方法,足可通过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一种"思的可能性"而与传统方法形成互补,由此展现出它在这一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