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昊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现今人们主要是以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为主进行体育锻炼.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学习掌握太极拳,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他们两者的特点、作用、形成、内容的进行分析论述.以此让人们更好的练习太极拳,掌握太极拳之精髓。  相似文献   

2.
周英南 《武当》2009,(11):14-15
杨澄甫宗师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故研究此道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与相当之时日。”又说:“学者尤宜先求其像,以养其气,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宗师所述,精辟地阐明了太极拳习练的至关重要之处,是“经过一定的程序”及“逐日自身之锻炼”。在程序上,一须“求其像”,  相似文献   

3.
石磊,男,1924年出生于河南滑县,汉族,陈式太极拳小架著名传人,中国武术七段。少时读书,1946年毕业于郾城高中,受党的地下组织引导,放弃学业(当时已被西北师范学院录取),投笔从戎,于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亲历洛阳战役、淮海战役、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的出现也是一个逐步成形的学术过程,太极拳形成了今天百家争鸣、各是其是的局面也是一个渐趋异化的发展过程。太极拳在其形成之初也必是一个纯粹的拳种,是单纯的个体而非群体的乌合,我们权称之为原始太极拳。那么,原始太极拳必有所自,  相似文献   

5.
凌金溪  金昔文 《武当》2014,(8):53-54
太极拳名家李雅轩曾说过,想练就太极拳技术方面的功夫,除了强调要有真传,要向明师学到高质量的拳架之外,还得在理论上不断深入研究。说明只有不断地从实践到理论,再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因此,要想学好太极拳,必须摸准门道,科学习练。经多年习练,笔者悟得“三要”,即要有明师真传,要深究理论,要费苦功,三者缺一不可,才能真正练好太极拳。  相似文献   

6.
为了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继承和传播,应《搏击》杂志之邀,石磊先生将自己多年前跟随陈克弟老师习拳时的学习笔记交给了我,说本不打算示人,是自己看的。这是厚厚一本手工线装、包了皮、纸边泛黄、十分规整的文献,里面记载了他习拳时陈克弟老师一着一势口传身授的教导;与陈伯先、陈伯祥、陈立清等太极名家切磋研讨的认同点及感悟;自己习练中的困惑及心得;拳友们的有识见解等等。从预备势到第六十四势,逐势分节,另将手、肘、肩、胸、腰、裆、腿、足等身体各部位分节,按时间排序,从1975年陆续记到1989年。我不禁为之震颤,为之感动。石老师敬拳,尊师、重友的道德品质,悉心钻研、不懈探索的学习态度,科学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方法,跃然纸上。大师就是大师。大师是常年日积月累的沉淀。征得石老师同意,现撷取笔记的前几页(预备势和前三势)发表。并附照片。其中除写出名字的外,均系克弟先生所讲。  相似文献   

7.
梁晓波 《武当》2014,(10):11-14
传统杨式太极拳在门派传承中一向认为,太极拳创自张真人(三丰),其源流如《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所述,“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师,乃蒋先生发唯一之弟子。其术本于自然,而为形不离太极,为式十三”。民国年间,唐豪先生提出“太极拳之祖,予断为陈王廷者”。加上《自序》中说,“余幼时,见先大父露禅公”以及对“陈长师,乃蒋先生发唯一之弟子”的解释,于是从二十世纪60年代起,杨式太极拳对其源流的描述即称,“约1850年左右,第一位陈家沟陈氏拳械的外姓传人杨福魁(字露禅,1799-1872),辞别其师陈长兴,返回故乡永年设教。  相似文献   

8.
《武当》2008,(11):39-47
武当太极拳流传民间后,经过数代明师的吸收改进,形成了今天的赵堡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陕西派太极拳、南派太极拳、李派太极拳、犹龙太极拳、武当张祖太极拳、武当顾式太极拳等十余个门派。目前这些门派,除陈式拳传人多尊陈王廷为拳祖外,其他门派均尊张三丰为拳祖。  相似文献   

9.
姚菊卿 《武当》2013,(6):22-22
习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含阴阳动静之机,包含了天地万物变化、发展与对立统一,故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在人体结构中,既有主次之分,又有相互联系,腰与四肢就是如此。太极拳尤为重视腰劲。拳论云:"腰为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等等。一、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方山 《武当》2011,(2):19
"杨澄甫定型架"问世后,极大地促进了杨式太极拳的发展。其原因在于通过"定型",定出了标准。《太极拳体用全书》的作者,将这个"标准"称为"常度"。作者在《例言》中说:"太极拳之主体,贵在动静有常。故练时举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运动之轻重,进退之伸缩,气息之宏细,顾盼之上下左右,腰顶背腹之俯仰,须知各  相似文献   

11.
康戈武 《中华武术》2006,(12):11-14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杨式太极拳传人、专家,在太极拳的实践、研究和推广卜都卓有成绩,做出了可喜可贺的贡献。有机会身临会场,向大家学习,倍感幸运。这要感谢会议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感谢洪日镜老师等各位为筹备本次会议作出的奉献,同时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周英南 《武当》2010,(11):15-17
看了李亚萍先生的《传统杨式太极拳基本习练技法》(下称《技法》,载《武魂》杂志2009年第4~5期),很受启发。《技法》对传统杨式套路的一些主要动作要领和基本技法作了简明易懂的阐述,使习练者对依照规范动作习练拳架当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1陈杨二式之相同点 1.1哲理同源 太极拳的太极一词源出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取其含意为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而太极图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说明宇宙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原理的模式图。陈式太极拳是依据中国古代“太极”理论创编的,从其内在哲理上实为“把握阴阳”、“动静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至本始”。  相似文献   

14.
张世昌 《武当》2012,(2):15-17
一代太极拳名师徐震先生曾提出了太极拳修炼的三种境界:合度、精妙、圆融。习练太极拳由初学而至合度,至精妙、圆融,应是步步进,每步都有具体要求。合度合度,就是合于法度。在恭敬、虚静状态下,身体各部位在静态和动态技法中的方圆规矩就是"法度",使之到位便是"合"。  相似文献   

15.
周英南 《武当》2011,(3):20-21
翁先生:来函收悉。你提的几个问题,现答复如下,谨供参考。一、关于"前不露手,后不露肘"。这里的"手"是指拳或掌,"肘"指肘部。这是一句通俗拳论。指行拳中向腰际间收回拳或掌时所搁的正确位置。即收回拳或掌的小臂应平置于腰胯之间,不能过前,也不能过后。若过前,拳或掌必露于身体之前;过后,肘部必露于身体之后。诸如撇身捶、搬拦  相似文献   

16.
邢宝忠 《武当》2013,(3):18-19
关于练太极拳影响到膝关节疼痛或损伤,常有人议论,甚至有人下结论说,"练太极拳会导致膝盖严重受损",还劝说别人不要继续练了。我初学太极拳时,由于没有得到正确指导,加之本身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所以膝盖也疼过,也有过这样的疑惑。咨询过大夫,也没有解决问题。之后,我有幸遇到师傅赵幼斌先生。他为我解惑,反复强调动作必须准确,这样才能在打拳中科学地保护膝关节。自此膝关节日渐好转,甚至每逢阴雨天气也少有不适了。那么,哪些方面会影响到膝关节损伤呢?又如何避免?根据我的习拳体会和教学经验,现归纳几点主要原因和注意事项,供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银娟 《武当》2013,(4):46-47
沈氏太极拳是由三丰祖师始创并原始秘传的古传功法,为武当太极拳的一支奇葩,曾在较早的一段时日内,都只是在家族内部秘传,外间知晓者稀少。沈氏太极拳蕴含独特的太极原理和内功心法及实战技巧,动作古朴自然,独一无二。它把拳路分为春夏秋冬四段,对应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配合特殊的训练方法,以炼内功内气、培补先天元气为主,分阶段习练,逐步达到养身养心养生之功效。2002年,沈氏太极拳当代掌门沈智先生被邀请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基于体验经济理论,对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产业发展的缺失与潜力进行分析。从体验主题、体验过程、体验效果视角,构建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产业体验经济发展模式。建议:决策者尽快转变观念,把发展重点从资金投入转移至陈家沟的游人、"朝圣者"、习练者等在此所产生的心理体验上,并精心设计、安排、实施体验过程,促进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奏社会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就有更高的目标。"养生"文化已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热点话题。笔者素身体验,愿意与众人分享,其观点是:"太极拳的‘形体养’、‘心灵养’、‘以柔克刚’及‘海纳百川’等特点使之成为人类养生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20.
揽雀尾是杨式太极拳重要的拳式动作之一,起势之后,第一个就是揽雀尾,而且在整个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多次重复出现,足以说明这个拳式的重要性。在其他一些流派的太极拳中,揽雀尾被称为"懒扎衣"。杨式太极拳之所以把这个动作称为"揽雀尾",我认为是为了表现这个动作的轻柔沉稳、活泼灵敏,它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太极拳的稳健灵活特点。揽雀尾动作尽管复杂,但是,其基本内容就是掤捋挤按,表现了太极拳四正手法和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