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悉心翻阅该书,透过平实的语言,我们读懂了三个特别:一个特别的群体,一位特别的人,一本特别的书。  相似文献   

2.
李沁柯 《东南传播》2021,(11):120-123
社交媒体时代在给人们在带来信息交流的同时,也伴随着心理、生活等方面的焦虑情绪传播,这种情绪在基础教育阶段表现为当下中小学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感染.通过对武汉大学周边两所小学和一所初中实地调研,并对15位家长进行访谈,发现城市中小学家长的教育焦虑现状与其社交媒体使用存在关联,可以从"焦虑习得""焦虑抗争""焦虑主体"三个维度予以呈现.首先,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愈发传播扩散;其次,家长在与教育焦虑抗争时的媒介使用行为存在社交倦怠与错失恐惧的矛盾心理;最后,母亲作为教育焦虑的家长主体,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焦虑情绪的传播互享,实现母亲角色的自我建构与认同.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奥运有我》特别节目作为分析样本,发现并总结出一个循环建构模式,并对模式进行了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5.
6.
高静波 《新闻界》2008,(6):119-120
当前教育期刊面临着突出的发展困境。本文以《今日教育》为个案,探求了教育期刊的发展的长效机制,并对教育期刊数字化时代发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谢捷 《新闻爱好者》2011,(8):148-149
《喜福会》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多次获奖并被拍成了电影。《另类》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的另一个翻译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吴精美的故事》,讲述的是女儿吴精美和母亲吴夙愿的故事;故事中那一幅幅苦甜参半并充满波折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20世纪的20年代,由我的外公夏丐尊先生把它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外公夏丐尊先生,生于1886年,1946年病逝于上海。这本《爱的教育》是他在1923年翻译的,那一年他三十八岁,到如今已经整整八十五年了。  相似文献   

9.
李瑞丽 《出版广角》2015,(13):122-123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教育是人类教育事业的基础,其质量关系着整个教育的发展和成败.世界各地历来将幼儿教育当作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来做,各国专家学者对于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并将思想智慧结晶凝练成著作,流传于后世.本文以《教育漫话》一书为例,阐述了理性与科学关爱的儿童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报讯(记者张云宽、陈永和)昨(18)日,新世纪中国第一份300万大刊——《特别关注》庆典在楚天传媒大厦举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说:“在我国9800余种杂志中,《特别关注》单期发行量名列前茅,书写着中国期刊发展的新奇迹。”  相似文献   

11.
张昆 《新闻大学》2020,(1):113-123,129
中国当代新闻教育蔚为大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竞相创办新闻传播类专业,其教育模式也异彩纷呈。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作为非综合性大学最早设立新闻专业的高校,领专业性高校新闻教育的风气之先,并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教育模式--"华科大模式"。其核心内涵是:自主办学,学者治院;以人为本,教学相长;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物质强基,文化铸魂。这一模式对同类高校的新闻教育不无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教育出版业随之正从标准化向多元化发展。此形势下,教育出版长久以来依靠纸张为主要载体的传统出版模式,以及靠征订为主的销售方式,都已不能满足教育出版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数字化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逐渐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教育出版数字化发展的动力是赢利,合理有效的赢利模式才是发展的助推器。本文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对中国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赢利模式问题进行了初探,以期对我国教育出版数字化的发展研究近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爱的教育》出版125周年纪念。 十年前,在115周年出版之际,诸位专家都撰写了许多文章,勾勒这本经典译著的诞生及流布,详实而全面。《爱的教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限制,被译成数百种文字,全球销量已不可估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青少年读物之一。自被译入中国以来,我以为有三个版本能代表不同风格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是《爱的教育》出版125周年纪念。 十年前,在115周年出版之际,诸位专家都撰写了许多文章,勾勒这本经典译著的诞生及流布,详实而全面。《爱的教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限制,被译成数百种文字,全球销量已不可估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青少年读物之一。自被译入中国以来,我以为有三个版本能代表不同风格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说,《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与宣传活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示范法,即向社会宣传典型人物事迹,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并促使大众向榜样学习。《感动中国》可以说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对我国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感动中国》对思想政治教育榜样示范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17.
孔永红 《兰台世界》2017,(2):126-128
冯友兰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冯友兰在教育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特别提出了无形教育,即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中国文化,是有形教育的重要补充,不可或缺。冯友兰所著《中国哲学简史》最初是一部讲义,用于教育学生。此书是一部通俗易懂,且知识性较强的哲学文化读本,在社会上流传极广,对传播和普及中国优秀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新式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中西冲突的矛盾中逐渐展开的,可以说外来因素是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触媒剂"。但是外来因素必须通过中国社会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是在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下,由社会各方面影响所构成的"合力"推动的,其中人口因素是这一"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是激发与推动教育变革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因素对教育现代化产生了至为重要的影响;同样,教育也是影响中国近代人口变迁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说人口变迁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电视台《家长》(现改版为《帮女郎》)栏目是中国教育电视的探索样本,其三千多期节目,收集到各种各样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在栏目组每一年策划制作的公益活动中,在记者编导们自觉不自觉的公共服务意识中,教育电视台的媒介公共性不断凸显,在沪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媒介公共性的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本关于研究中国模式的书,书名叫做《中国震撼》,副标题叫做“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作者张维为,现为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我国其他领导人的英文翻译.本书是作者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并根据自己作为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就“中国崛起”作出的若干思考与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