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由与制度     
所谓“人生而具有不可剥夺的自由权利”是有失偏颇的,自由不是已然的,而是良善生活的实现所必须追求的理想。自由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意识与感受,因此能被强化于同化,所以公民对自由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相对性”这一泛泛而模糊的概念上,而应主动地去了解其具体的外延以防止当政者越界,而执政者也可利用自由这一特性,从维护稳定和绝大多数人良善生活出发去创建制度,并在逆反感极易爆发的地方加强强化以争抢同质感,维持政局的稳定。对于已成的制度我们应持有的是这样一种自由的观念:主观上宽容大度,客观上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2.
施蛰存的自由心性与文艺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蛰存内在个性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他的自由心性。“自由心性”是一种带有审美意味的人生心态,是一种在生活积淀的基础上,融情感与理智于一体的个性倾向。施蛰存的自由心性是他传统文化教养、现代思想意识、文艺趣味和个性气质等心理结构的产物,这鲜明地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和文艺追求上。从施蛰存的整个人生立意上看,自由心性是他热情而不拘执的达观的人生态度的表现,是他在积极入世的文化作为的背后一道淡远的人生风景线,他的融“游方于内”与“游方于外”于一体的生命境界,既有一种人生的无奈,也包含有一种人生的智慧。在施蛰存既热情执着又淡泊自处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多种个性侧面的矛盾和统一,而其中有着施蛰存最深隐的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林莹 《教师》2013,(29):118-119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部伟大且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它阐述了银行家安迪如何在自由意志的支配和鼓舞下,用了十九年的时间逃脱囚禁他的牢笼.如他所说:“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学术自由.一般是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真理的自由.它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活力所在.是“大学生命的真谛”。学术自由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即研究的自由:二是指教学自由.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学术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各种关于学术自由的界定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共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现代技能开发》2008,(8):52-52
学术自由.一般是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真理的自由.它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活力所在.是“大学生命的真谛”。学术自由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即研究的自由:二是指教学自由.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学术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各种关于学术自由的界定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共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8,(12):F0004-F0004
翻译家傅惟慈先生的一本自传性的新作,题为“牌戏人生”.此书名来源于印度尼赫鲁的一段话:“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你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意思是,一个人的天资、门第、出生地一往大处说,国籍和肤色,以至出生时代,都如一张张发到手中的牌,个人并无选择余地,但在拿到这一手或好或坏的牌后,怎么个玩法,每个人却都有一定程度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斯宾诺莎始终关注人的生活,试图找到一条通往自由之路,最终达到人生的圆满境界,他以独特的方式从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不同维度回答了什么是自由以及如何实现自由等一系列问题,其自由学说既完整又有内在逻辑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之后的自由思想家,并且或多或少对后来的西方哲学走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习作之“习”是一种如同“鸟类练习飞翔”那样的生存能力的训练;“习作”之“作”意在要人成为一个“站立起来”的人。习作中蕴含着川流不息的生命意识:小学习作应是从“阳光下百鸟练习飞翔”到“人成为站立起来之人”的训练,指向生命的自由,感受生命的成长,放射生命的光彩;张扬生命个性的言语训练是小学习作应有的理念。在天文与人文的感应中唤醒生命意识,唤醒习作灵感。在“大书”和“小书”的交流中寻找源头活水,寻找诗性智慧。小学习作在记实与想象的互动中,在人文精神的阳光下,在人类关怀的视野里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人的生命的一种需求,是人类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关于自由的理论学派纷呈、不一而足。哈耶克的自由理论极富特色,他的理论体系中的自由兼具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自由的状态下,每个人都能够自由的运用知识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自由又是“法律下的自由”。在人类无可救赎的“无知”的前提下,必须通过自由这一工具性手段,在自由的环境下行为规则互动才能实现自生自发的秩序。  相似文献   

10.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他性格品质中最美丽的华彩在于其自由生命意识,这使他成为梁山108位英雄好汉中为下层人民争得自由的代表。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人生境界,使人们能在自身的生命历程中发现生命本身的光彩和生气。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人的生命的一种需求,是人类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关于自由的理论学派纷呈、不一而足.哈耶克的自由理论极富特色,他的理论体系中的自由兼具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自由的状态下,每个人都能够自由的运用知识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自由又是"法律下的自由".在人类无可救赎的"无知"的前提下,必须通过自由这一工具性手段,在自由的环境下行为规则互动才能实现自生自发的秩序.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自由意识主要受到少时的生活,现实的磨难和国家民族的现状的影响。他在自己多年的文学作品中不断的追逐自由、个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自由意识也有新的批判和升华。他时刻追寻,反应人性生命尊严的自由主题,表现了他内在的自由意识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世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由,曾经是一种解脱,现在却成了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人们在享有现代自由的同时,亦在忍受分离感、孤独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等痛苦。面对这一现代自由的悖论,文章指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两条路: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勇敢地面对。作为一个满怀希望而又有理性的思想家,弗洛姆试图用“爱”来消解现代自由的悖论,因为“爱”既能克服现代自由的弊端。又能保存人的自由与个性独立。  相似文献   

14.
自由,既是人发展的前提,又是人发展的结果;既是人发展的目标,又是人发展的手段。自由教育思想的灵魂,是自由、理性与民主,这既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本质,又契合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自由教育的本质在于生命的哲学关注,在于从尊重生命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出发来培养“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历史。自由是每一个思想家不容回避的问题,一切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都不能不对此做出自己的回答。然而,国内外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许多混乱和误区,文中立主在理论上予以澄清。在哲学观念上研究自由问题不等同于在政治、体制上研究自由问题,自由问题无禁区,自由与人不可分离,自由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与发展的问题。本文力求揭示马克思立足于人的解放发展,揭示自由与人的“类生命”本质之间的联系。真正解答了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斯芬克斯之谜”——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认为,在政治共同体中一个人应该"像以往一样地自由".但卢梭自己在<社会契约论>中却并没有对这个概念做出解释.因此,有学者就从霍布斯-洛克式自由的角度理解卢梭的这个概念.我们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第一,卢梭在他早期的<政治经济学>中实际上已经反驳了这种理解;第二,卢梭的自由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不能有意志上的相互奴役,这根本不同于霍布斯-洛克式的自由.但应该如何在政治共同体中实现这种自由呢?卢梭认为必须到"自然自由"中去寻找,因为"自然自由"的两个特征可以保障在政治共同体中一个人的意志不会受到另一个人的意志奴役.因此,卢梭的"像以往一样地自由"指的是"自然自由".  相似文献   

17.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历史.自由是每一个思想家不容回避的问题,一切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都不能不对此做出自己的回答.然而,国内外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许多混乱和误区,文中立主在理论上予以澄清.在哲学观念上研究自由问题不等同于在政治、体制上研究自由问题,自由问题无禁区,自由与人不可分离,自由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与发展的问题.本文力求揭示马克思立足于人的解放发展,揭示自由与人的"类生命"本质之间的联系.真正解答了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斯芬克斯之谜"--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庄子的自由观具有两重性。即在社会历史层面上,他以循环论历史观为依据,抽象地否定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在精神象牙塔中构思自己的“自由王国”,其超越客观必然性的绝对精神自由是虚假的自由;但在宇宙自然层面上,他以“气本”,“气化”的朴素唯物论为基础,通过特殊的修养实践,肯定了个体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其养“气”功夫和艺术创造活动,建立在对自然宇宙内在规律的合目的性的认识之基础上,此种精神快乐是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斯宾诺莎整个思想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自由的追求,最终达到人生圆满境界的实现.所以,他的哲学世界观与认识论都是作为其伦理学的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他的自由观强调人的理性的力量.在理性、情感、必然性与自由的关系的阐述中,不乏真知灼见,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20.
品格     
我们常常慨叹人生苦短,然而生命的长短并不能以寿命来衡量.每个人都是人间的匆匆过客,唯有生命有品格能够成为我们来过、走过的见证.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地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