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品读     
<正>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清·刘熙载——书如其人这个命题由来久矣,其影响可谓广泛而深远,而对此命题阐释的最为深刻与简净的当属清代刘熙载。"书者,如也。"这个命题本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针对文字学而提出的命题。刘熙载从书法的角度丰富了这个命题的内涵,并进一步阐释了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大学生的书法艺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人们常说"书如其人",是指一个人所写的字与他的人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书品乃人品",通过书法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3.
苏轼“书如其人”观的确立,与其贬居黄州时的际遇与心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对“书如其人”观的历史渊源,苏轼“书如其人”观的形成原因、化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考察,并揭示了“书如其人”观在当代社会政治、化、教育及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书如其人”是中国书法美术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命题,曾一度成为书法史上主流的批评模式。但是,随着书法美学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它的置疑接踵而至。此后,持论者往往对其持非否定、即肯定的态度,在对这一命题的认识上始终不能有共通之处。因此,寻其源流,回顾历史,深入思考,找到一个新的视点对这一美学命题进行全面的再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博大精深的古老民族。悠悠五千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是什么?是一个个精美的汉字。把汉字喻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丝毫不为过的。因此,写好汉字不仅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更是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古人有云:"书者,如也,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然而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总觉得"字如其人"实在离我们太遥远了。平时批改作业时,学生书  相似文献   

6.
"书如其人"是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书法艺术的创作实践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从这一概念的提出到丰富发展,整理出了一个符合历史实际的脉络.  相似文献   

7.
<中考命题指导-语文>一书中指出:"阅读足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两宋之际,佛教盛行,书法上倡导"尚意"书风。苏轼则是士大夫中关注禅宗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是倡导"尚意"书风的代表。探讨苏轼书论与书法艺术中,以书做佛事,书如其人,超尘脱俗,与心俱化的追求境界,从而看出苏轼书法之"意"的渊源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其中佛家思想对其影响尤为重要,使得其书法作品深具禅意,成为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9.
高尚学 《考试周刊》2007,(33):145-146
1750年,鲍姆嘉通以"美学"为研究感性认识的新科学命名,在西方美学史上功不可没。但实际上,鲍姆嘉通并没有真正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真正使美学独立出来的,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独自领域,使之成为一门新的科学的是康德,而完成这一工作的标志就在于《判断力批判》一书的出版。该书第一节"美的分析"中的第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审美不涉利害",这个命题在康德美学体系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康德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先验美学的大厦的,而它对后世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从书房中走出的王文祥,一件笔挺的藏蓝色西装马甲,里面衬着一件颜色稍浅的条纹衬衫,下面是一条藏蓝色西裤。即便在家中,他也是那么的整齐、庄重,的确是人如其"书"、"书"如其人。现年已七旬的王文祥看上去不过六十出头,和蔼、儒雅、健谈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位被称为"毛主席小书童"的老人,如今已经是赫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传统文论的一个古老命题,“文如其人”的内涵和当代价值一直颇受争议。本文首先从古人对文章和德行的朴素看法和文学接受两个角度对“文如其人”的传统内涵进行分析;然后从“文如其人”对作家创作实践的影响意义、构建民族特色文论体系的需要及当下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召唤三个角度论述的“文如其人”当代价值。最后,在此前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指出“文如其人”的传统内涵在当代仍有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水,因为具有进退自如,灵活变化,委顺自然,纵浪大化,随物赋形,随遇而安,柔外刚中,水平持中等特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作为品德高尚,修养深厚的人——“君子”的人格比喻和象征。无论是“荡荡尧舜”、“谦谦君子,”还是“孔子之圣洁”、“老庄之超然”的人格之中,皆可以看见坚韧灵动、晶莹照人的水的意象。苏轼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君子如水”的人格,秉承中华文化传统,在他一生的诸多方面均有鲜明的体现。“君子如水”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13.
比况结构中的"样"字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5个比况助词中,“样”是使用率最低的一个。“样”字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比喻,在单句中充当定语和状语,作定语时必须带结构助词“的”,作状语时可带可不带,作谓语或分句时则一律不带;“样”一般与喻词“象”构成“象X样”结构,其“X”通常是体词性词语。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苏联形成了一股“生态学”题材的创作思潮,在“生态学”题材的描写中,流灌着“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天人合一”这一东方传统的审美文化精神,在当代苏联文学中注入新的内涵,呈现出现代性、全球性之特征。  相似文献   

15.
“似与不似”的美学命题是在中国艺术千余年发展基础上的归纳与总结,凝聚着历代艺术家的真知灼见,比“神”、“气韵”、“意”等更直接、更明了,更一语道破中国画的本质。本文拟对“似与不似”的概念衍变及其在绘画上的处理手法进行界定与梳理,以此探寻传统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轨迹,并进一步思考这一命题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老子》的"道"在其书中的不同使用入手,总结了《老子》不论怎样论"道","道"的基本涵义只有两种:即作为物质实在的"道"和规律性的"道"。  相似文献   

17.
“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的秦可卿,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笔较少而又意义非比寻常的人物。她的美丽,她的智慧,以及她的乱伦情事都是复杂而又矛盾的。解读秦可卿,解读她的悲情人生,也就读懂了她在整个《红楼梦》中所体现的深刻的人物内涵,同时对理解《红楼梦》的思想价值、美学价值,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 0 0 0年第 2期《文艺研究》曾发表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一文。作者指出 :“审美反映论是文学的第一原理。”文章的一些命题有些不妥。文学的反映对象不应当如作者所言仅是“社会中的人的情感领域” ,而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属性。文学的客体主要不是“包罗全部生活的整体的联系” ,更不是人与对象的诗意的联系 ,而是“人的世界” ,是凝结着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属性的事物。审美价值是客观的存在。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不是越经过主体个性色彩的诗意情感的折射就越好 ,而是必须以高尚的审美理想为指导 ,以正确反映现实的审美价值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无字书”在影响学生成人、成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在界定教师的“无字书”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的“无字书”在蕴育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作用及丰富教师的“无字书”的内容,提出了提升教师的“无字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比喻结构的分析.不可简单地一刀切.应根据构成比喻基本成分的材料的不同,结合语法、语义的分析.才能对比喻的结构做出较合理的解释。在比喻的“A像B、C”格式中,“C”的构成成分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本体、喻体、喻解等概念的内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