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在文化管理定位上,从物本化管理向人本化管理转变。既往的管理倾向于物本化,是以物为本的管理。它见物不见人,当然谈不上人的幸福;其定位片面、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现今的中国,不仅制造业、服务业等假冒伪劣满天飞,甚至教育、社保、医疗等领域的种种问题也令人触目惊心。真可谓GDP上天,精神世界被掏空了,幸福管理首要应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从物本化管理转变为人本化管理。在社会关系定位上,从只讲个性化向关联域主导个性化转变。在强调市场化资源配置优越性的今天,必须  相似文献   

2.
黄伟 《职业圈》2008,(12):41-42
现代西方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片面追求数学化、模型化的管理技术,无视人的心理一睛感因素和管理艺术的丰富性。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日本企业文化不仅推行现代管理的体系、制度、方法,也重视属于文化层面的“软”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片面追求数学化、模型化的管理技术,无视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管理艺术的丰富性.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日本企业文化不仅推行现代管理的体系、制度、方法,也重视属于文化层面的"软"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裘军良 《职业圈》2012,(24):78-78
班组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根据安全系统论的观点,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四点: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环境:不良的生产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负面的影响;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直接因素。因为管理对人、物和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伟斌 《职业圈》2014,(6):118-119
本文分析了东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管理思想的几个特点,并阐述了如何将人本管理应用到公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去,以此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说过,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管理好了人是企业管理的根本所在。城市公交是城市文明窗口之一,如何将公交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关键是人的因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东方儒道的人本思想所蕴含的人本、人和、无为以及仁政等思想精髓,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笔者结合公交企业的实际情况,浅析东方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罗家锋  党洁 《职业圈》2008,(17):43-4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文章对“什么是能本管理?怎样实施能本管理?”这一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文章对"什么是能本管理?怎样实施能本管理?"这一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也认识到全球化经济竞争最大的挑战是全球化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重视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明显变化,把"人"作为一种使组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加以发掘和科学管理的主张,已成为当代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晓林 《职业圈》2010,(5):203-204
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重“物”而不重“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文化内涵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需要理清思路,深入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自身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本"的管理者行为,实质上也属于"物本"的管理者行为。从企业角度讲,他们尽管重视被管理者心理需求的满足,但管理的最高目标都是为了企业的成功。也就是说,实现企业的成功是管理者行为的最高目标。其中,"物本"的管理者行为通过满足被管理者的物质需求来实现,"人本"的管理者行为通过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来实现。而这两类管理者的行为都是以企业为本,其实质都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重"物"而不重"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文化内涵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需要理清思路,深入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自身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晖 《职业圈》2013,(24):120-120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重要性逐渐被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也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上来。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国家、企业之间都会对人力资源进行战略化管理。这是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的经济形势下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新认识与定位,并针对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必然会被重视。开发和集成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战略规划必然的发展方向,因此要从人力资源战略的角度重新认识、定位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王瑾 《现代企业文化》2023,(34):141-144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本质上属于人才的竞争。新形势下,人才已然成为关乎行业未来、决定社会发展的症结所在,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是势在必行之举。唯有将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贯彻好,方能在愈发白炽化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突出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举措及成效加以探讨,以期以高素质、高效能、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支撑,谋求稳定性、长效性、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雏 《职业圈》2012,(33):84-84
一、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现状 第一,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新时代的要求相脱节。电力、煤炭等行业依然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垄断型行业,受到国家的掌控。面对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很难做出改变,无法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吻合,更没法与国际市场相结合。电力企业的管理已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人、财、物集约化和三集五大以后,也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比如ERP的管控等,但是长期的垄断性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危机意识跟创新意识依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相似文献   

15.
杜光强  王元宁 《职业圈》2008,(31):64-67
“五到”管理法的内涵,是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班组评价体系,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充分激发人的潜能,使班组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南京白敬宇制药公司工会的做法颇有新意,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要求。要想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工会改革、团结职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就要注意对国企工会管理方式的创新、找准自己的定位、创新管理方法、了解工会职能定位、分析其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在新经济背景下,一定要重视对职工维权工作,在提高工会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创新管理方式,探讨新的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国企工会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彭忠富 《职业圈》2014,(16):123-123
俗语云,能人上台顺顺当当,庸才上台棍棍棒棒.不管谁做管理者,都需要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人、财、物等要素.会管的,团队凝聚力强,事业突飞猛进.不会管的,麻烦不断,事业止步不前.可见,管理是需要智慧的,管理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管理学实际上是西方社会舶来品,比如提出“目标管理”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就是美国人,连比尔·盖茨都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贾延峰 《职业圈》2013,(35):91-91
基层站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接触生产岗位的人、物、环境,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能够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消除隐患或落实风险控制措施,能够及时发现“三违”行为,能够随时对岗位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其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的安全形势来说至关重要。根据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事故预防原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基层站队安全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在对《奇幻山谷》的研究中,书中人物广受热议,但与人相对的物却寥受瞩目。该书实则是一部以画命名的作品,而这画,即这一物的意义亟待考察。2001年,比尔·布朗在《物理论》中首次提出"物理论"(thing theory),随后在《他物》中点明"物的生命化"(animation of things)。在与人物的交互中,谭书中的两幅画皆彰显了物的生命化的力量,生命化后的画作不仅揭露了人物的潜意识心理,补充潜叙述,而且通过内投(introjection)与外投(projection),促进人物顿悟,挽回其物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必须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只有充分重视人的作用,搞好人的组织管理,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