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币制改革,这次改革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当时中国的国内形势及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共同促成了这次改革。此次币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统一全国币制市场、稳定经济、缓和危机等各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改革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应当中肯而客观的看待这次币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前,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极为分散,当时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繁多,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备的币制、实现币制现代化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历史动因.地方政府拥有的地方金融权是对抗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连年内战,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财政赤字愈来愈大,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掌控和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现实动因.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工业生产力的发展。西方各国开始了货币近代化的历程。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起.朝野人士就货币改革问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近代化货币理论的认识从肤浅到渐趋完善,给后来中国政府的币制改革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以中国为主要贸易对象的东西方白银贸易迅速发展;中国币制发生重大变革;中国铜钱广泛流通于日本等东亚地区;清朝取代明朝成为朝贡体制的核心。该时期政治、经济、币制的变动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日本近世以金、银、钱为主要币种的货币制度的建立,从而奠定了日本近代货币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既有其前袭的原因 ,又同美国的白银政策息息相关。而美国政府前后对中国币制改革的不同态度又完全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6.
受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提高白银价格,导致中国白银的巨额外流,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为此,国民政府采取相应对策。从1933年至1934年底,国民政府采取了征收白银出口税和平衡税,严厉打击走私等自救措施,同时劝说美国修改其白银政策。但由于美国的不合作态度,白银的外流势头并未得到遏制。1934年底起,国民政府决定改组三大银行,放弃银本位制,实行币制改革,并取得了英、美两国的支持。币制改革取得成功,白银外流问题得以解决。白银危机的解决,为随即爆发的抗日战争奠定了财政基石,但也使中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张元勋 《天中学刊》2008,23(3):109-111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自1895年甲午战争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中国政府关于无条件收复台湾的正当要求得到美、英等盟国的支持.中、美、英于1943年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决定将日本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随着<开罗宣言>的生效,台湾回归祖国有了国际条约的法律保证.1945年10月25日,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台湾和澎湖列岛,被中国政府依法正式收复,重新归入中国版图.这样,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美《华锡借款合约》签订之后,中国政府又向美国提出了经援要求。美国政府在动用“美国稳定基金”(ASF)支持法币、以“俄中美三角贸易”方式援华、沿例签订“货物信用借款”合约等三种方案面前,徘徊了五个月。美国政府虑及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环境,拒绝了国民政府的第一方案。美国的第二方案,也因苏联的否定而流产。最后,因1940年9月22日日本入侵越南北方,美国急忙决定再次贷款给中国,使“货物信用借款”性质的中美《钨砂借款合约》得以签订。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 本月8日日本法西斯政府已经对英美两国宣战,轰炸夏威夷、菲律宾、香港和新加坡,陆军在马来亚北部登陆,在日本宣战后,美国及英国亦已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了,……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应该继续过去5年的光荣战争,坚决站在反法西斯国家方面,动员自己一切力量,为最后打倒日本法西斯而斗争,为了这个唯一的目的,必须实施如下各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年,中国"钱荒"危机日益严重,迫使全国上下继续寻求新的币制改革方案,清末变通钱法改铸铜元说应运而生,这是近代中国币制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铸铜元说推动了清末钱法的近代化进程,也加剧了清末币制的紊乱程度。  相似文献   

11.
英美日三国与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英 《历史教学》2005,1(6):24-28
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虽说是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一次变革,但它却引起国际上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华利益较大的英、美、日三国,围绕中国货币的支配权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斗争.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1917年2月美国政府对德绝交,以及对中国政府一起行动的邀请,再次开启了中国加入一战的步伐。时任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对推动中国追随美国产生了重要作用,正是芮恩施的推,动实现了中国对德抗议与断交。但是否参战的争论,激化了中国政府内部的矛盾,对于中国的内争,美国希望能够和解,但并不愿意干涉中国内政。而实际上美国并非反对中国参战,而是希望中国在实现内部和解与统一之后参战。同时虽然芮恩施一再争取美国对华贷款,但美国政府担心刺激日本,不愿直接援助中国,而  相似文献   

13.
数年币制改革民国初年,虽经过辛亥革命,中国的货币依旧非常混乱。当时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有银两、银元、铜元、纸币等。这些货币品种繁多、市价各异、计量标准零乱,给市场交换带来极大困难,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即使是军阀袁世凯,亦感到中国混乱的货币所带来的严重弊端。尤为严重的是,当时世界银价暴跌,20世纪初年银价下跌过半,而中国对外大量赔款、借款和贸易都用向银支付,仅因银价下跌所受镑亏的损失就十分惊人。由于上述各种因素,促使袁世凯政府进行了币制改革。在几年的改革过程中,袁世凯曾统一了银元、整理了纸币、并对货币本位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21,(1):106-111
20世纪70年代,资源贫瘠的日本因第三次产业革命和石油危机的影响,对国家发展前途进行了讨论和定位,随即于1980年正式提出了"科技立国"战略,并依据"科技立国"战略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了考试制度改革、修订大学设置基准、加强和扩充研究生教育、改善大学教育等改革措施,为"科技立国"战略的推行输送了坚实的人才和科研支持,最终促使日本进入了世界科技大国和高等教育强国之列。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货币制度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北洋政府时期,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币制改革问题,他们以统一币制为目标,提出了种种币制改革的主张,统一全国纸币发行也同时被提上了历史的日程,这些都为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国内政局动荡、军阀割据以及国外列强的侵略,这都使得北洋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混乱、无序,缺乏连续性,最终没有完成币制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虽说是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一次变革,但它却引起国际上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华利益较大的英、美、日三国,围绕中国货币的支配权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斗争。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理论和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各国实践模式不同,笔者通过对英美、德法、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等多国政府改革模式的分析,试图从中找出值得中国政府改革借鉴的经验,从而提高中国政府改革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37年日本法西斯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苏联政府严厉谴责日本扩大侵略,对中国抗战表示同情与支持。同年8月中苏两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政府并先后向中国提供三笔从苏联购买飞机、大炮等军火物资的易货贷款,派遣3000多名军事顾问、军事技术专家以及数百名空军志愿飞行员来中国,帮助抗击日  相似文献   

19.
施辉 《历史学习》2002,(1):10-11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与我国强签的不平等条约以千百计,而像《二十一条》“订后即悔”“悔后而废”的却十分罕见。原因何在?第一,袁世凯的事后声明是中国政府废约的有利依据。《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中国为目的而强加于中国的单方面条约。日以支持袁世凯称帝引诱于前,以武力威胁于后,最后竟发出最后通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美国在20世纪初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作了系统的剖析。通过美国策划成立东三省银行,实施锦瑗铁路借款与诺克斯计划,进行币制实业借款等事件,说明美国对我东北主权的侵犯蓄谋已久。这些侵略图谋与沙俄、日本对我东北的侵略计划发生矛盾与斗争,最终导致日本将美国势力从中国东北乃至整个远东地区驱逐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