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珺 《文化学刊》2014,(2):185-187
<正>清石成金《传家宝》篆刻"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印文语出明代哲学家王艮《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或言之,快乐是由于学习,学习在于学习之乐;不快乐则非学习,不学习谈何快乐。与古人对话,学习古人智慧,是人生一大快乐。故而,曾国藩的"君子三乐",首为"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其次是"宏奖人才,诱人日进"和"勤劳而后憩息"。  相似文献   

2.
艾珺 《文化学刊》2010,(1):25-25
<正>印文:"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此昔人诒厥之名言,是可为拜经楼藏书之雅则"。"此昔人诒厥之名言"者,确属古代藏书家的传统。据载,不仅是北宋资政殿学士、当时著名藏书楼"清风!!  相似文献   

3.
<正>《红楼梦》庚辰本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按,庚辰本十七、十八两回未分开)中,写贾政等一行人来到后来元妃赐名"蘅芜苑"的地方,有这样一段描写: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想要突破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束缚,以"人"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并把"人"这一概念用"此在"代替。"此在"就是"人"的外延,"此在"永远都反映我的存在,且"此在"无自身存在,也不可被重复和被替代。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他不是事先规定好的,而是在一开始来从存在中去获得本质。"此在"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实物,也不是一个真实存在,它是一个"在世中展开其生存的"一种模式,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其生命价值。对于"存在"而言,海德格尔首次揭示了它的自然本性,"此在"既然是一种存在,那么就只能通过它来把握存在的本质,于是就有了"此在"的世界个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语言教学呈现出将语言与学科内容相整合教学的趋势。基于此,笔者以近十年国际语言教育权威期刊文献主题的内容为基础,发现以下五个重要的研究趋势:教学研究整合"教语言"和"用语言教"理念;关注学生文化素养和身份认同;以语境为中心,关注课堂微生态;微观视角切入研究政策问题;多元方法拓展研究形态。  相似文献   

6.
大学之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大学》篇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为大学?显然此大学非彼大学也。自古以来人们对大学的解释不外乎为两种:一是大学即是博学。如汉代郑玄所言,大学就是"博学可以为政也"。二是大学即大人之学。如宋代朱熹所言,大学是相对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仪以外的"大人之学",即伦  相似文献   

7.
卜辞所见"河母""河女"等语词,当释作"以女献于河",此乃殷商人祭之法,后代沿此祭礼,更变有"为河伯取妇"的习俗。探究卜辞中"河母"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殷商社会面貌。基于此,将从卜辞中"河母"的相关记录入手,研究殷商"人祭"山川之礼,考察卜辞相关句式,希望能为此类研究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关键词,但海外舆论对其解读却众说不一,有人对中国经济放缓充满担忧,预测通缩压力和就业压力将日趋增大,也有人更倾向观察经济放缓背后的"阳光面",对中国经济给世界带来的机遇有更多期待。在此背景下,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这次会议为海内外舆论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可以预见,由于当前经  相似文献   

9.
南朝学术史中,刘宋元嘉年间设立儒、玄、史、文"四学"是带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本文通过比较"四学"中儒学馆与国子学的关系,分析"四学"所以能成立的原因、性质,及其借鉴国子学之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拓展考究其他三馆格选生徒的方式和课授内容,并分析各馆课授内容与各自的学术传统的关联性,藉此澄清像"文学馆"之"文学"等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讲坛"不过是电视台的一个节目,这与杂志设置一个栏目没有什么不同。我要说的是,从"讲坛"传播出来的大量信息,确已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姑且称之为"讲坛现象"。此一现象,已标示出当前的文化导向。"讲坛"以其政治地位之重,无疑主导着舆论的走向。这就很值得重视,有必要做个透视,以见此"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道"是什么?辞源上的解释主要是道路、方法与规律;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上的解释主要是世界的本原和规律.此百科全书还特别注明:庄子认为,"道"是终极本原,是无所不载、无所不覆、自生自化的宇宙本体.  相似文献   

12.
寇丹  朱敏 《文化交流》2013,(4):47-49
湖州西南方向的霞雾山高耸险峻,其巅有一座中韩友谊亭,亭柱悬联曰:"天湖半月禅授衣杖而去;太古三生愿光佛宗再来"、"霞照中韩禅风同一脉;雾润两国信众共此根"。2008年12月15日,山上梵乐回荡。三十余位身披袈裟、手持法器的韩国僧人和身着盛装、手捧茶具的韩国女子与中国人共同举行揭幕仪式。这是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第一个友谊纪念性标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两方面证明孟子的"浩然之气"取自道家一、孟子以前儒家无此传统;二、"气"的修炼见于<老子>的"抟气致柔",是道家的固有之术.同时,本文还有这样的判断练气的古宗教之术,尚不是老子的发明,它应当始于渊源更为古老的神仙教.进而本文认为,孟子所以修习道家之术,乃是为着应对生命的困境,克服意义的焦虑.因学派之间的壁垒及"气"之一术与儒家学术整体上的不合,因而练气之术并没有真正融入儒家的传统,只是孟子的一段"绝学".  相似文献   

14.
对儒家仕进之路的质疑,使得《红楼梦》试图借助对"女儿"纯洁的认同实现对文化危机的拯救。作为对"香草美人"文化隐喻传统的继承,"女儿"之真、纯、美在明清之际被视为"道德纯洁"和"政治干净"的象征,并因此被赋予形而上的意义。但是《红楼梦》的展开过程却宣告了此一拯救的失败。其原因可归结为:其一,宝玉的女儿崇拜论的狭隘;其二,宝玉对女儿气质的偏至认同。因之,"女儿"的终将长大与"诗性"的终将逝去,最终导致了整个诗性家园的毁灭。故而《红楼梦》既展示了对"女儿"救世理想的憧憬,又亲自进行了拆解。所以籍此,《红楼梦》不仅将晚明以降对"女儿"、"情"的讨论推向更深更远处,同时亦对文人在当时语境中的自我价值选择困境做出了一个批判性的、寓言性的表述。  相似文献   

15.
陈九香 《职业圈》2007,(12):128-129
文章从任意角概念和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出发,阐述了"诱导公式"的本质,即周期性和对称性.在弄清其本质基础上,探索运用"诱导公式"解题的一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诱导公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以及运用此规律进行解题时的独到之处."诱导公式"之妙用,让人运用起来如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6.
《诗经·驺虞》主旨关乎上古蜡祭中的"迎虎"及"田狩"之礼;作为上古的仪式乐舞,此诗用于与"迎虎"及"田狩"相关的"射礼";《礼记·乐记》等古籍关于"《驺虞》,乐官备"之说,并非毫无根据,其说源于上古乐官在确定时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上古田猎具有时节性,更为了焚烧草莱、开辟土地,而农业生产最重"时令","乐官备"是上古农业生产的保障;仁兽"驺虞"的原型是人间的虎,同时是天上的参星,参星在上古是指示正月等季节的重要星辰。  相似文献   

17.
《葛生》是《诗经》"国风·唐风"中的第十一首。对于此诗的主旨,历代名家各有见解;而其艺术特色,也颇受关注。本文就其主旨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综合再解读,以期与大家切磋学习,帮助自己及他人更深刻地理解该诗。  相似文献   

18.
<正>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一项富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广西外宣战线在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笔者以为,加强广西对外话语建设,必须遵照中央赋予广西的新定位新使命,切实将打好"东盟牌"摆在首位,优先解决话语内容建设、传播渠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个关键性问题,为讲好广西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奠定坚实基础。一、打好"东盟牌"是广西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之首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2013年5月20日,海内外闻名的我国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的故乡、宁波市鄞州区迎来了"中国书法之乡"的荣誉称号,第一届沙孟海书法艺术节同时开幕,中国书协领导将此评价为"近年来全国书法界的一项盛事"。书法之乡人才辈出书法艺术在鄞州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至1000多年前。史料记载,鄞州大地上先后出现过南宋四家之一张即之;元代翰林书风中  相似文献   

20.
《诗·豳风·狼跋》诗旨与所谓周初管、蔡等"四国流言"无关,《狼跋》陈述的是周人冬季季节性的"猎狼""献狼"礼仪;诗中的狼是人所扮演的仪式中的狼,所以才会进退有难,狼狈不堪;"猎狼""献狼"礼仪是上古四时巡守礼的组成部分,乃"冬狩"的准备性礼仪;诗中的"公孙",指"猎狼""献狼"礼仪的主持者,当为周公,此所以《豳风》诗多被认为与周公相关的原因所在。本诗诗旨,《序》以下多谓赞美周公,当是古来传承,不为无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